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爱心助学传递真情,助学十年路大爱满山乡?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爱心助学传递真情,助学十年路大爱满山乡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黔北山乡,冰雪覆盖。
2022年的春节,比往年都冷。但在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党建办会议室里,10个大学生心里却格外的温暖。
“今天来的10个同学代表,每人2000元,是这学期的助学金。”苟家坪嘱咐大家,在大学好好的学习,今后努力工作,就是对资助人最好的回报。
“把钱揣好哟,千万不要搞丢了。”发放仪式很简短,分别时苟家坪不忘提醒孩子们。
2013年6月遵义市播州区草根助学会创办以来,一对一认帮贫困学生1000余名,发放助学金350余万元,帮扶物资200余万元,开展帮扶活动3000余次,助力120余名贫困学子顺利进入大学。
缘起“金山”:大山让村民困顿于此
“金山二槽,尽吃红苕。早上吃的苕和饭,中午吃的饭和苕,晚上吃的改色样,红苕和白苕。”这句充满苦涩的顺口溜,曾是过去金山村村民的生活写照。
金山村名字听起来很美好,但说到金山村的旧貌,村党支部书记马勇直摇头。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金山村,位于播州边陲,隔乌江偏岩河与毕节市金沙县相望,曾是省级一类贫困村。
连绵的高山、落后的基础设施阻挡了金山村与外界的联系。封闭、贫穷、落后的标签,如噩梦般笼罩在村民的头上。
由于条件艰苦,当地教育部门定期派年轻教师到金山小学支教。很多年轻教师看到金山小学破败的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纷纷申请离开。
2013年初,在石板镇八合小学支完教的苟家坪临危受命,到金山小学担任校长。
据苟家坪回忆,那时的金山小学,教学楼破烂不堪,窗户都是用油纸钉的,一张课桌四个学生挤在一起用,凳子是沾满污垢的“杀猪凳”。寒冬腊月,很多孩子还穿着凉拖鞋来上学,这一幕幕,让苟家坪心酸不已。
更可悲的是,当时金山小学70多名学生中,就有50多名学生没有妈妈。由于环境恶劣、家庭贫困,很多母亲生完孩子就抛家弃子离开了,父亲为了一家生计常年在外务工,孩子只能丢给家里的老人来照顾。
看到这样的环境,苟家坪也曾打过退堂鼓。但想到这群无助的孩子,善良的他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那时的金山村严重缺水,苟家坪就到一公里外的山坡上挑水给孩子们喝;遇到极端天气,苟家坪就带领老师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到最远的学生家开车来回得两个多小时。由于道路崎岖,苟家坪新买的小汽车开了不到三年就报废了。
2014年,苟家坪多方协调资金,为金山小学接通了自来水,解决了孩子们饮水的问题。2015年9月1日,苟家坪多方奔走下,全校70多名孩子吃上了丰盛的营养午餐。那一天,孩子们欣喜不已。
苟家坪心里清楚,要阻断这片土地贫困的代际传递,唯有让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
从到金山小学开始,苟家坪就开始四处寻求帮助。一天,他偶然在网上和一个爱心机构聊起金山小学的情况,不久,对方来校实地察看,之后一个星期,满满一大车的衣服鞋子就拉来了,大人小孩的都有,还有孩子们的新书包和文具。
孩子们第一次穿上新衣服新鞋时高兴的样子,苟家坪至今记忆犹新。
这次帮扶经历,坚定了苟家坪助学之路的信心与决心。
通过苟家坪不断与各界爱心人士对接,金山小学逐渐迎来了多家爱心企业的帮助,“杀猪凳”换成了新课桌,油纸窗变成了玻璃窗,还安装了一间计算机室,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学生的成绩也大幅提升,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得到了爱心人士一对一的认帮。
随后,苟家坪申请成为广州草根助学会驻遵志愿者,广州草根助学会发起人黎小东还将全国各地的50多名爱心人士推荐给苟家坪。
年轻教师谭凯和苟家坪在金山小学共事了三年,过了三年苦日子,但也被苟家坪的爱心善举感染了三年。“三年,我和苟家坪校长,一人开坏了一辆车。”虽然如此,但在谭凯心中,他觉得是幸福的。是呀,山区学校条件是艰苦,但老师们精神生活很丰富,心里从来不觉得苦。
为了更好地、规范地开展助学活动,2016年3月,苟家坪联合6名志愿者到民政部门申请注册了播州区(原遵义县)草根助学会。
在苟家坪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参与进来,助学对象也从金山小学逐步扩展到全镇乃至全区的贫困学生。
托举梦想:爱心助学一路不停歇
2016年6月,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事杨之华告诉苟家坪,石板镇八合小学有个孩子家庭比较困难,想问问他有没有爱心人士愿意资助一下。
苟家坪知道情况后,就和杨之华一起走了2公里山路来到学生家里,了解到这是一个单亲家庭,孩子跟着爸爸奶奶生活,家里确实比较贫困,收集完资料后他就忙着联系资助人。这是苟家坪帮助八合小学的第一人,但却感染了包括杨之华在内的其他教师来当草根助学会的志愿者。
十年来,通过播州区草根助学会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的各界爱心人士有200余人,遍布全国;播州区内有200余名教师成为草根助学会驻镇(乡、街道)志愿者;社会各界参与的志愿者达1000人以上。
2017月9月,苟家坪离开金山小学,到石板镇政府工作。虽然离开了金山村这片土地,但他做公益事业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
“这些孩子还需要继续帮助,我不能丢下他们。”
到政府工作后,苟家坪更忙了,他只有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投入到助学会的工作中,走访贫困学生、发放捐赠物资、收款、打款、公示信息……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苟家坪一边要指导一线志愿者如何采集贫困学生资料;一边要打电话与受助学生家长沟通,了解、核对求助学生家庭情况是否符合助学要求,确保实事求是;还要与资助人联系助学金、汇报求助信息、寻求资助人资助。
今年在鸭溪中学上高一的刘仕鑫,每年能领到3600元的助学金,据刘仕鑫的母亲王会介绍,从在金山小学读二年级开始,苟家坪就开始帮扶刘仕鑫。
按播州区草根助学的资助标准,小学每年1200元、初中每年2400元、高中每年3600元、大学每年4000元。并由志愿者亲自送到学生或家长手中,小学、初中、高中按月发放,大学按学期发放。
郭银梅和丈夫在广东打工认识,从陕西嫁到了贵州,并生下3个孩子。很不幸,丈夫后来患了尿毒症,让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手术费就要30多万元。”郭银梅找到石板镇政府,在政府的关心和安排下,由草根助学会牵头,开展募捐活动,迅速筹集了4.8万元善款。
丈夫手术成功了,然而遗憾的是,在术后第二年因感染不幸去世了。
郭银梅靠着石板镇政府当打字员的临聘工资2500元,不仅要供养3个孩子上学,还要照顾70多岁的老母亲,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苟家坪了解情况后,联系乐意小学校长周生贵,迅速采集信息,第一时间让郭银梅大女儿周明丽得到爱心人士资助。资助三年后,周明丽2021年顺利升入了初中。
这两天,苟家坪和周生贵正在积极想办法,帮郭银梅小的两个孩子找认帮的资助人。
周生贵很感谢苟家坪,他所在的学校也得到了草根助学会的资助和帮扶。2019年,乐意小学被确立为足球示范学校,政府修建了足球场。是苟家坪通过草根助学会联系爱心企业捐助1万元,给孩子们每人送来了一套足球服、一个足球。“鞋袜衣帽全配齐,6月1日儿童节,孩子们欢天喜地上起了足球训练课。”
孩子们训练很卖力,参加播州区5人制U9足球联赛,拿了全区第六名的好成绩。周生贵说,学校的足球社团办得有声有色,周二下午和周六周日全天训练,孩子们圆了“足球梦”。
“苟家坪在各地助学会爱心人士群里的影响力非常大,爱心人士都信任他,甚至对遵义的资助活动,只信任他。”周生贵认为,这么多的孩子能够得到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认帮,是因为苟家坪的工作扎实,资料收集精准,信息反馈及时,得到了资助人的充分信任。
在苟家坪看来,得到大家的信任,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在经济上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帮扶过程中的油钱、饭钱等所有开销,助学会志愿者都是AA制,绝不用资助人的一分钱,确保每一分爱心款都送到学生手中。
翻开苟家坪的微信朋友圈,全是贫困学生的资助信息、送帮扶物资等内容,“不是炫耀这份事业有多了不起,主要是让爱心人士、志愿者、学生和家长们看到,这份爱心事业一直在坚持和接力,在实实在在开展”。
寒暑假期间,苟家坪还会联系受资助的大学生参加贫困家庭走访慰问活动。
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的2020届学生袁露露,2016年到2020年期间,一直接受播州区草根助学会的资助。
受资助期间,袁露露走访了播州区泮水镇西安村等4个村10多名留守老人。她编辑留守老人情况资料转给苟家坪,由苟家坪发布在资助平台筹集资助金,之后将收集的资助金给留守老人购买米、油、纸等生活用品,并将剩余的资助金发放到留守老人手上。
大学期间,袁露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袁露露说:“助学会的精神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一直鼓励和影响着我,我相信,平凡的我们因为有了感恩的心而不凡,我会继续感恩草根助学会,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党、国家和社会。”
在苟家坪看来,联系受资助的大学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的目的是要让这份爱传承下去,希望他们以后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情满山乡: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金山村环境恶劣,土地资源受限,发展特色产业是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谈起金山村农业产业的“逆袭”,苟家坪这样认为。
在决战脱贫攻坚中,作为“两新”组织的播州区草根助学会党支部主动结对帮扶金山村。
一边助学,一边战贫,苟家坪带领播州区草根助学会党员和志愿者入户走访,察民情、体民意,鼓励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走访中,苟家坪了解到金山村家家户户都种花生,但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们很少把花生拿出去卖,因为卖花生的收入只够来回的车费。
为了让村民的花生卖个好价钱,苟家坪开始在朋友圈里把金山村小米生态花生的“名号”打出去,随即自己掏钱以干花生每斤10元、生花生每斤5元的价格收购村民的花生,然后送货上门原价卖给各个单位和身边的朋友。
几年时间,苟家坪不计报酬,用自己的小轿车把金山村的花生拉到县城售卖,销量达5万余斤。
“以前卖不到这么高的价格,多亏了苟老师。”去年,村民王应才种了3亩花生,一共卖了6000多元。今年,王应才还将扩大种植规模。“有苟老师帮我们销售,我们可以放心种。”
90岁的赵福文身患疾病,老伴也是常年疾病缠身,家中房屋破陋,下雨天漏雨严重。了解情况后,苟家坪立刻协调爱心人士资助4000元为他家“捡瓦”翻修房屋。“苟老师是个大好人,我们老两口感谢不尽咯。”
金山村民阳组一段马路有10多米高没有修护栏,附近有10多个小孩经常在那里玩耍,一不小心,就会跌落造成生命危险。苟家坪了解情况后,筹集资金9000余元帮助群众修建护栏72米,消除了安全隐患。
为群众修断头桥、翻修房屋、为困难家庭购买床和床上用品,为老人送电视机、送火炉……在金山村,苟家坪这样的善举还有很多。初步统计,草根助学会党支部与金山村党支部结对帮扶中,帮扶资金和物资合计达到了20余万元。
疫情防控期间,苟家坪带领志愿者站岗值守开展志愿服务100余次,还筹集资金10多万元购买了防疫物资,由志愿者送到疫情防控点上,送到有需要的群众家中。
说到苟家坪,和他一起共事的同事、金山村的群众、受资助的学生和家长都赞不绝口。
然而每每谈到家人,苟家坪内心总是充满愧疚和自责。
妻子袁文丽说,“苟家坪的业余时间大都用在了公益事业上,煮饭、洗碗、拖地、洗衣服等家务事几乎全是我一个人的。”“最气人的是女儿都高三了,他没有好好的接送过、陪伴过。”
其实,苟家坪的家庭也很具体,收入很少。妻子袁文丽是环卫工人,一个月领到手的工资只有1400元。苟家坪的工资4250元,每个月交1500元给袁文丽。
“每个月助学走访下乡,油钱最少1500元。”苟家坪说,在学校教书时工资要高1000多元,每个月交给妻子是3000元,到镇政府工作后收入少了,不过不后悔。“当初决定到镇政府工作,就是因在政府接触的人更多,有利于帮助更多的困难学生。”
袁文丽虽然有过埋怨,但是陪苟家坪走访几次后,不仅没了怨气,还主动加入,成为了草根助学会的一名志愿者。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十年如一日,苟家坪一直奔走在助学、助人的路上。在他看来,爱是与生俱来的,在血液里流动,在骨子里结晶。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如甘霖沐浴大地,一定会处处盛开幸福之花。(图/文 丁思江、蒋洪飞、陈代斌、韦同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