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教育心得,让家庭沟通更有效!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有一个叫刘劭的文人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籍——《人物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关于人才资源的书籍。在书中,刘劭作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

怎么培养孩子做到三不惯(读懂这三会)(1)

领导的艺术,就如同一个大厨做烹饪时,那些主要的佐料——酸甜苦辣咸——永远都不能成为一道菜的灵魂,真正能引领一道菜的,是那一瓢无色无味的水!

咸了,加一点水,辣了,也加一点水……

领导的艺术就是这瓢无味之水!

那么,如何才能变成这瓢无色无味的水呢?

一个顶级的领导者必须掌握“三会”:

会听,会用,会赏罚!

怎么培养孩子做到三不惯(读懂这三会)(2)

1.

真正的会听,不是简单学会学倾听就能真正领悟领导的艺术。一个合格的领导,必须学会如何让一个不主动说话的下属,敞开心扉地把话说出来。这才是倾听的最高形式!

会用的含义是什么?

会用,就是能够把对的人安排到正确的岗位上。一个领导者不是一个全能选手,他可以不会招聘,也可以不用销售,还可以不用培训。但是他必须拥有伯乐的慧眼,能识别各种千里马,并安排到能让他们发挥最大潜能的岗位置上!

最后,会赏和罚,才能服众,才能得民心!

一个领导者只要能掌握以上“三会”,就能统领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国家!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这三会是否能通用呢?

怎么培养孩子做到三不惯(读懂这三会)(3)

2.

很显然,《人物志》针对的是成人世界,而家庭教育,针对的是儿童,从更大的范围上看,针对的是未成年人。成人的世界和儿童世界是有根本性的不同的。所以我们不会一味地把这三会照搬到家庭教育中

但是家庭教育的精髓也存在“三会”:

会看!会用!会赏罚!

一字之差,就是老鼠到老虎的距离!因为这两个三会针对的对象和目标是不同的,所以,其包含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怎么培养孩子做到三不惯(读懂这三会)(4)

在家庭教育中。会看比会听更重要,因为儿童还不善于表达,如果父母希望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点或者潜在的天赋,就必须学会看,通过仔细的观察,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一举一动背后隐藏的动机和想法。这对于日后的培养,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会用,必须建立在会看的基础上,通过看,掌握孩子的个性,从而做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方法,激发孩子最大的动力和潜力。

而会赏罚,在如今因快节奏而导致更多焦虑的社会中,显得尤其重要。这其实是最重要的家庭沟通方式。前段时间,武汉14岁少年因妈妈当众扇俩耳光就跳楼轻生的悲剧,就足够证明会赏罚的重要性了。

所以,父母只要能读懂以上“三会”,就能让家庭教育变成件一件游刃有余的事情!

每天分享教育心得,让家庭沟通更有效!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