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摩生人)

大阳在死磕自己的路上有很多苦涩、艰辛的故事,不仅如此,大阳在死磕自己的同时,不忘拉上配套厂一起死磕。

大阳150adv动力升级(车厂要比配套厂更专业)(1)

记得之前我给大家讲的大阳为了在发动机功率和声音两者间找平衡的故事吗?有个别用户在骑乘150ADV时,充分感受到了150水冷机在功率输出方面明显超越125排量的车型,但却不考虑大功率输出这个前提,仍然选择性地提出还希望150ADV运行的声音更小。

按理说车厂对这种要求可理可不理,但大阳仍然为此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进行科研攻关,一方面在诸如之前我提到的皮带轮等部件上做文章,进一步降低声音分呗,而这一过程的确是相当地折磨了配套厂。

大阳150adv动力升级(车厂要比配套厂更专业)(2)

150ADV这款车用的皮带轮是国内非常知名的头部配套企业,在整个行业中其产品的口碑相当硬气。但大阳就是凭着自己的那股执拗劲,通过自己无数次的试验、对比和分析,最终让这个配套厂心服口服,承认自己的产品虽然做到了98分,但确实还有改进空间做到99分甚至100分。

同样是为了150ADV的声音分呗,大阳还在消音器上动起了脑筋。据工厂内部一线的技术人员给我们分享,仅仅是为了调校出声音分贝更好的消音器,大阳前前后后起码做了上百个各式各样的消音器样品,不停地装在整车上试验和验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且配套厂也跟着一起“倒霉”,反复加工,反复调整。

面对众多配套厂的诸多“抱怨”,大阳提出了“配套厂要跟随整车厂一起进步”的口号,并借主机厂的优势,不断反向给配套厂输出产品标准,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摩托车整车厂与配套厂的关系。

大阳150adv动力升级(车厂要比配套厂更专业)(3)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国内摩托车整车厂主要是负责整车的外形设计、配套件和配套厂的选择、整车的总装等工作,很少将来自市场上用户的声音转化成技术语言和标准反向输出给配套厂,尤其是近几年的行业形势急剧转变,有越来越多的配套厂越位成了供求关系中更加主动的一方,更有甚者个别关重零部件厂把供货数量和供货周期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整车厂反而得被动地获得配套厂的零部件。

而大阳却不这样想,更不允许这样的状况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在充分尊重配套厂的前提下,鼓励甚至要求自己的技术和配套部门的员工,要对很多配套厂供应的零部件进行各种分拆和解析。

大阳150adv动力升级(车厂要比配套厂更专业)(4)

公司高层甚至是带有强制性地要求自己的技术人员要完完全全搞懂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检验和品控的原理,要站在配套厂的角度理解和吃透每一个配套件的全生产链条。在这个前提和基础上,结合自己内部获取的用户使用场景和骑乘要求,一并转化成工业化的技术语言反馈给配套厂。进而与配套厂一道修订和建立新的供货技术、质量和检验标准。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

如果我们说一个产品身上的零部件好不好,需要法官来判案,那么我认为大阳的用户就是“原告”,配套厂就是“被告”,以前是部分配套厂(尤其是强势的配套厂)既当被告又当法官,而在大阳不是这样,大阳是法官。

大阳150adv动力升级(车厂要比配套厂更专业)(5)

关于大阳是如何死磕自己,又同时死磕配套厂的故事很多,后续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更多的关于大阳死磕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