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襄樊战役正式打响。

司马懿夺得曹氏江山解析(三国归晋之司马懿④助力魏文保国防)(1)

兵者,凶器也。

关帝爷毕竟是关帝爷,威风也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战争的第一阶段,蜀汉大获全胜。关云长水淹七军,斩了庞德,降了于禁。曹仁被困在被洪水泡透了的樊城,城墙随时都有可能塌陷。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果然不靠谱,关键时刻投降。更有甚者,那些被他们弄成盗匪的武装也呼应关羽,成为敌后武工队。

樊城到许都只有五百里,曹操有些担心了。如果襄樊不保,许都可就直接暴露在兵锋之下了,而且还是暴露在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的刀锋之下。万一刘备再翻越秦岭,直取关中,再加上现在东线孙权呼应,形势很有些严峻啊。所以,曹操考虑迁都,离开一马平川的豫州,退到有黄河作屏障的河北。许多谋士也支持这个动议。

这时候司马懿又说话了:关羽之所以能水淹七军,不是因为我军被打败了,只是天气造成的,碰巧了。如果现在就迁都,是向敌人显明了我们的心虚,你都害怕了,老百姓更会害怕,为避战祸,必将逃亡,多米诺效应起来,好容易得到的安定团结的局面又将不复存在了。

曹操问:那你说该怎么办?

司马懿说,现在,刘备和孙权只不过是貌合神离,关羽如果打下襄阳,就会独占荆州。孙权肯定不会乐意看着刘备集团做大,必然会有所行动。所以,咱们只要等着,不用多久,襄阳就会解围。

这一次曹操认识到司马懿对形势的判断还是靠谱的。于是全盘接纳了他的建议。派了徐晃带兵支援襄樊,不求能击败关羽,只要能多撑些日子就好。

果然,战局走向了司马懿的预计。吕蒙白衣渡江,关云长败走麦城。

这场战役进行了四个月,到了219年年底,关羽被杀,刘备集团的势力被彻底清除出了荆州。

谈起战争,人们津津乐道的都是冲锋陷阵的将军,例如二战名将巴顿将军、麦克阿瑟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蒙哥马利将军,甚至沙漠之狐隆美尔将军。却很少有人出来说说马歇尔将军。可是战争结束后授勋,第一个晋升五星上将的美国将军,是马歇尔。

而襄樊大战时,司马懿实际担任的职责就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虽然曹操不会把这个职务实受给他。

《晋书》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曹操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三匹马同在一个槽子里吃草。多疑的曹操认为不祥,在脑子里把群臣都过滤了一遍,最后把这个梦锁定在司马懿身上。“因谓太子(曹)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曹操有可能动了杀心。但曹丕这个时候已经与司马懿非常融洽了,“太子素与帝(司马懿)善,每相全佑,故免。”

这个事不怎么靠谱,曹操到了后期虽然要杀人不眨眼,用精英的鲜血涂白了他的脸。但他是奸雄,不是神棍,不会凭着一个荒唐的梦就杀人的。

虽然曹操疑心重确实是不折不扣的。

其实曹操不光对司马懿有疑心,曹操的晚年对谁都有疑心。曹魏集团参联会主席这个职位只有荀彧担任过,荀彧死后,曹操再也没授给过别人。所以整个曹操时代,司马懿一直都是担任文官系统的工作。一直到曹丕继位,司马懿才真正获得军权。

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

此时,太子曹丕还在邺城(今河南安阳)。

司马懿夺得曹氏江山解析(三国归晋之司马懿④助力魏文保国防)(2)

图片来自百度

是司马懿主持了曹操的治丧委员会工作,辅助曹丕顺利地度过了曹操逝世留下的权力空窗期,迅速把权力集中在手,稳定住局面。仅仅九个月后,经过一番表演,曹丕搭了一个受禅台,正式登基称帝,改元黄初,国号大魏。追封曹操为武帝,庙号太祖。

顺便说一句,庙号太祖和高祖的区别在于,虽然都是开国皇帝,太祖是白手起家打下了的天下;高祖则是承袭了祖宗的基业,只是开创了一个新局面。例如李渊就是高祖,赵匡胤、朱元璋就是太祖。

刘邦庙号也是太祖,谥号高皇帝。结果后人稀里糊涂地把两者合二为一,给人家刘亭长降了半级。

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名副其实。没有人有意见。

而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以河内郡山阳邑(今山东巨野县)万户为食邑,允许他在封地内仍奉汉为正朔,建汉宗庙以奉汉祀。

曹操的三个闺女都嫁给了汉献帝,论说曹丕是他的大舅哥,但是汉献帝的闺女又嫁给了曹丕,他又成了曹丕的老丈人。两人就是这么个关系。所以曹丕很客气地给汉献帝说:“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可是曹丕远没有汉献帝有寿,他只享受了六年就死了。而人家汉献帝又活了十三年,直到234年才寿终正寝。

这都是闲话,咱继续说司马懿。

曹丕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曹丕登基后,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而历史也给了他时间和机遇。

这时候刘备正厉兵秣马,一心要干掉孙权,为关羽报仇。而孙权方面积极备战,不敢松懈。所以曹操去世后的这个空窗期,孙刘双方不但不能去搞曹魏一家伙,还要祈求北方别借机搞他。而孙权更近了一步,还给曹丕写了贺表,等于承认曹魏代汉的合法性,承认自己是曹魏的藩属。

刘备当然不能这么不顾脸面,他立刻在益州称帝,追谥汉献帝为孝愍皇帝,以示自己才是合法的大汉继承人,改年号为章武。

做了皇帝的刘备御驾亲征,夷陵之战爆发。大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虽然大败的蜀汉伤了元气,但东吴举全国之力打了这一仗,也受到重创。

三家谁也没有力气磕了,江湖上暂时平静下来。

曹丕利用难得的这个机遇,实践了自己的治国理念,政治、经济、文化几个方面都做了一些改革,确实振奋了朝纲。

军事方面,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还趁机搞了一下蜀汉,招降了其宜都太守孟达,大破刘备义子刘封,收复上庸三郡。

到了黄初三年(222年),缓过气来的孙权不再把儿子送到洛阳当人质,曹丕以此为借口,两国重新开战。

这期间司马懿真正成为了曹丕的荀彧,曹丕御驾亲征前对司马懿说:“我深深地担心后勤和朝内之事,所以将这些大事委托给你。历史上曹参虽多有战功,但是萧何在后方的支持才更为重要。如今你留守后方,使我无西顾之忧,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司马懿留守大本营,征兵、征粮、支援前线,同时,还要安抚百姓,震慑朝堂。事实证明,司马懿干得不错,让曹丕很满意。所以几乎每年都要给他加官进爵。司马懿照例要客气一番,推辞一下。而曹丕则说:“朕夜以继日处理国家大事,没有须臾片刻的休息时间。如今册封你不是加以优荣,而是要你为我分忧。”

司马懿都是怎么做的,史书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我们吃瓜人也明白,这些活不好干,是很劳心费力的,头绪多,琐碎,还看不出成绩。

所以,汉朝开国,萧何功劳第一;明朝开国,李善长功劳第一。所以大家才认为荀彧是三国英雄里最被低估的。

司马懿应该是完成的不错,所以曹丕说:“我向东用兵,你就总理京都的事情;我若在洛阳,你则总理东征的战事。”

这时候蜀汉还在恢复中,暂时没有对曹魏发动战争的能力。所以西线无战事。

可见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也可见这一对君臣关系的和谐、和睦。

只可惜,曹丕命薄,只当了只当了七年皇帝,四十岁,一个政治家刚刚成熟的年龄,就溘然长逝了。

临终,遗命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

这一年是黄初七年,226年。曹叡22岁。司马懿则47岁了。

司马懿夺得曹氏江山解析(三国归晋之司马懿④助力魏文保国防)(3)

图片来自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