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端化工产业链(制造业复工达产须做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1)

本报记者 刘慧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1-4月份,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9819.2亿元,下降8.3%,降幅较1-3月份扩大6.2个百分点。尤其是在4月份,制造业利润总额下降了22.4%。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国家统计局官网上了解到,1-4月份,除了食品和酒等制造业、电气器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为正以外,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的利润总额同比均是负增长。

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提振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全力以赴提振工业经济,为全国稳住经济作出贡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生产端修复会带动营收小幅回暖。此外,还须研究出台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投资政策,组织开展新一轮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等。

制造业发展环境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

1-4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2.9%,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4.0%,汽车制造业下降33.4%。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对本报记者表示,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9%,制造业和公用事业受疫情冲击出现下滑。未来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生产端修复会带动营收小幅回暖,但在经济内生动能较弱的背景下,营收回升的幅度相对有限。

赛迪顾问首席咨询专家王高翔对本报记者表示,202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面临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4月份以来,全国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对制造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前,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外需下降、内需承压、物流不通畅等问题。

王高翔分析称,受欧美主要经济体通胀持续走高等影响,外部需求有所下降。在疫情影响下,国内消费需求被压抑,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同时,部分产业链仍受到4月份上海市疫情冲击的余波影响,产业链协同效率仍未完全恢复。在供应链方面,近一段时间物流不通畅的问题得到初步改善,但在国际航运上卡点较多、国内跨区域物流尚有堵点,2022年4月份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下降2.9%,为2020年3月份以来的首次回落,物流的不通不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上下协同、内外联动、大中小融通”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保链稳链是提振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

王高翔表示,推动制造业更高水平复工达产,应“上下协同、内外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首先,要做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强产业链信息协同,有节奏地系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主体协同复工复产,提升产业链条整体效率。

其次,做好产业链的内外联动,要在推动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提升物流运输、能源供给、人力资源服务、金融服务等供给能力,加强各类保障与支持要素的供给,提升产业链复工复产的稳定性。

再次,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要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产业链复工复产中的关键作用,引导大型企业共享生产要素、搭建共性平台,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形成协同发展优势,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链韧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要把帮扶中小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从政策层面帮助制造业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王高翔表示,推动制造业稳定发展,要在已出台的减税降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措施落实的基础上,积极出台一批制造业主体帮扶纾困、稳岗拓岗政策;研究出台促进制造业投资政策;组织开展新一轮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协调力度,切实保障重点产业链稳定运行。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随着全国疫情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的各项政策效应不断释放,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将逐步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