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行测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得高分,这真的是高手和高手之间的对决了,比的就是谁掌握的知识点更多更扎实,谁的解题方法运用的更熟练,解题更快!想要得高分就要从这两点入手!

简单说一下个人情况,公务员考试我考了两次才上岸,第一次的时候是刚毕业,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家里人让考,但是刚毕业那是满腔的抱负啊!怎么能一辈子拴在单位呢!所以也没做任何准备就去考试了,理所当然的没考上~

第二次是自己受了社会的毒打,那份工作整天加班,说是996丝毫不为过,失去了社交,失去了生活,反正活的很累,加上身边的朋友也有考上的,看着他们悠哉悠哉的日子也着实是有些羡慕,所以决定二战考公!此时距离第一次考公已经过去三年!第二次备考也认真了很多,经过一番努力,最后成功上岸。

行测始终到不了70(行测一直上不了七十怎么办)(1)

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希望能够对备考公务员的伙伴们有所帮助。

行测属于综合性考试,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涵盖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等诸多方面,范围广泛,内容庞杂。而且这些知识,都是需要我们记忆的,可是想要把行测整本书的知识点都记住的话,也不太现实,尤其是常识这一部分。所以我备考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的:

一、打好基础,熟练掌握答题方法

这个主要针对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三个模块,出题的比重很大,知识点很多,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主要也是因为常识和数量关系这两个部分不好复习,进步的空间远没有其他三个模块的大。另外在学习的时候借助一些辅导资料,这样可以减轻备考压力,也能学的更全面更扎实一点。

我备考时候用了不少资料,有粉笔的教材、粉笔系统班网课和江鸣百技斩:

粉笔的教材

其实在没有官方教材的情况下,中公、华图和粉笔,选哪个机构出的都可以,除了包装和顺序,其他并没有太大区别。我用的是粉笔出的,也是报课的时候送的一套书,感觉还不错,里面的知识点多且详细,排版很清晰,讲解的也很细致容易理解。最重要的是颜值很高,嘻嘻~不过光看书的话容易钻不进去,会很吃力,也很难理解透彻,所以我是教材和网课结合着一起学习。

行测始终到不了70(行测一直上不了七十怎么办)(2)

粉笔系统班网课

粉笔的课刚开始听的时候感觉有点啰嗦,老师上课的时候有种教小朋友上课的感觉,但是认真听下去老师讲的没一个知识点都很细致,一些边边角角的知识点都会讲到,这些内容单靠自己是想不出来的。只有一个缺点,因为是直播课的缘故,一节课长达3小时,前一个半小时还好,后面真的有点坐不住,所以有时候我都不看直播直接看回放还能快进。

另外跟着老师学有一个好处就是会有清晰的学习框架和学习目标。这个课我小白和基本功不扎实的人来上效果会很好!基础课我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过了一遍,该记的记忆点都在当天解决,第二天温故而知新,所以基础部分我学的还是很牢固的,后面再去学习答题技巧也会更容易理解,掌握起来还是很快的。

其实基础的东西主要就是靠背,怎么快速的记忆,就是理解着记忆,比如:安静这个词语,你只知道有这么一个词,就一直在那边安静,安静,安静的,到时候只知道有这么一个词语,不知道什么含义,不知道怎么运用。这种情况下背了跟没背一样。我是把“安静”这个词写在本上,在旁边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含义,写上它适用的语境,再写上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造句。如果是有连贯的知识点的话,建议各位最好做个思维导图,记忆起来会更连贯,有什么新得知识点也方便加在里面,后面再回头去看的话也更清晰明了。

江鸣百技斩

江鸣主要是讲答题技巧,讲的还是很透彻的,对某一技巧的点拨,可能也就几分钟,但是就能够get这个点,从而提高解题效率。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题目他都会结合例题来讲解,这样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更方便理解和记忆。毕竟是技巧课,可能基础的知识点不会讲很多,所以上这个课一定要打好基础!

江神讲的技巧偏多,但是我们不可能每一个都能掌握,不然我们就也是大神了,所以我在听课练题的时候就是着重于一个我理解更透彻的方法去练,比如资料分析,他讲的有415份数法、假设分配法、拆分法等其实是很实用的,但是我觉得我更能掌握拆分法,用起来也更顺手,所以平时做题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练习拆分法,本身资料分析的数据又大又多,再去死算太浪费时间了,学会快速扫题列式,掌握考点算得又快又准,节约了很多时间,一套题每个模块节约3分钟5分钟的,一整套题下来十几二十分钟就省下来了,还能去检查个错题研究一下数量关系啥的。

我看江鸣百技斩的时候花了得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去研究,通过不断的练结,在这一个多月里进步还是挺大的,方法练熟准确率不断的提升,真的是质的飞跃,之前粉笔模考的时候成绩一直在60上不去,后面基本稳定在75上下。江鸣的课有个好处就是他是视频课,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停下来消化,我就是那种前期宁愿多花时间研究一次性掌握,也不愿后续做题的时候再浪费时间回头看的人。后面做题的时候有哪些忘记的点我一看笔记就懂了,也省去了再去翻看视频的时间。

行测始终到不了70(行测一直上不了七十怎么办)(3)

二、大量练习,重点放在易提分模块

行测的精髓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会做的题,全部做对,这样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并且行测的复习主要靠刷题、练习、总结、易错反复练,尤其是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言语理解,通过刷题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分数的。我个人的做题方法是先坐上两三套真题,了解下自己的薄弱项,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哪里,然后针对劣势制定的对应的复习策略。

相对来讲我的资料分析真的是一个老大难,本身我对数字就不是特别敏感,从小数学就不好,然而资料分析里面的计算量有巨巨巨巨大!光背公式和练技巧都做了不知道多少道题。不过后面看江鸣的课弄懂了各种名词代表的含义之后,列出算式相对比较容易,比如增长率和比重的公式都算是比较复杂的了,但是列出式子一化简其实也就只剩下一两步了,加上速算的技巧在考场上不会浪费很多时间。只不过速算技巧需要好好琢磨一下,比如说多位数的乘除上,9650*9650就看做是10000*10000,每个数估算误差大概是350/9650稍大于3.5%,整体的误差应该是略大于7%。同样当我们把它看做9600*9600时,误差大约是两个0.5%,整体误差实在1%左右。这就是估算法,根据选项间的差距,更好的选择截取几位数来估算,我感觉比截位直除要好用多了。

行测始终到不了70(行测一直上不了七十怎么办)(4)

后面在练习的部分,我的练题过程是:模块练习(找短板、逐一突破)——套卷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提速)。

刷题主要是做的粉笔5000题,起初最开始我是在手机上刷的,就是粉笔的APP,但是我发现我不太适应用电子题库做数学和逻辑的一些长题。所以我就用电子题库来做一些方便看的,每天做三十道左右吧,掐时间做,坚持了一段时间有效果但是不大,我还是不太喜欢用手机做题的感觉,后面就改用纸质版粉笔5000题了,还能在旁边标注一下解析什么的,粉笔5000题里面有很多是真题,实用性还是蛮高的。

截止到考前最后一天,除了常识和数量关系,别的模块我基本上都刷完了,资料分析刷的比较慢,像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刷快点一天几种题型问题倒不大,我的书里面真的密密麻麻写完了笔记和解析,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自己的错题,不断加深记忆。

三、做题顺序,查漏补缺适当放弃

行测的题目如果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大家基本都可以取得一个很不错的分数,但是关键就在于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就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答题顺序,把会做的题目争取全做对,比如资料分析,如果技巧掌握得当,是完全可以拿满分的。

行测的答题顺序,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短板来定,要敢于放弃,比如数量关系,不会做,就直接跳过。对于我自己来说,本身也是文科生,平时做题就是先做常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数量关系。

我准备了近10年的国考省考题,这些在粉笔app上都能下载的到,其实准备的有点多了,一直到考前我也没全部做完,最后的冲刺阶段大概是每天两套的样子。

我有准备一个计时器,刚开始就是看每个模块大概会用多长时间,最初的目标是言语35分钟,判断35分钟,常识5分钟,资料35分钟,数量关系看情况。连续做了几套卷子觉得不行,还得再快一些,不然后面根本没有时间去涂卡!每天不停地练习,不断的思考怎么做才能更快一些。

行测始终到不了70(行测一直上不了七十怎么办)(5)

我就从最擅长的言语开始,言语理解考的其实是“语文”,主旨概括题、选词填空题,但是最浪费时间的就是读题,快速找到题干和关键词是解题的重点,哪些题型可以速读、略读、跳读,哪些需要精读,这都需要练习,我每次都是配合对连接词和标点符号,快速的划分段落。然后就是和命题人博弈!看到一种题型就要知道考点设置在哪里,常见的错误选项是怎么设计的。这些做的题足够多了,分析到位了,自然就掌握了。把这些练熟以后言语还能省下个一两分钟。

其次是比较有难度的资料分析,上面我就说了,为了资料分析我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因为计算量大啊!所以速算估算还有混合增长率计算方法以及公式我练了很多也背了很多,练得熟了,资料分析基本上20分钟就能解决,并且准确率保持在90%。

最后是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其实可找的规律还是很多的,如果不想自己找,江神都有总结,尤其是图形推理,最笨的方法就是把那些规律背下来,如果图形不像,可以按 封闭 曲直 对称 一笔画 交点 边角数 这个规矩来一一排除,长得像的话就 重叠 旋转 遍历,图推也是一样的,只要做题足够多,就能拿分!还有翻译推理,这部分好像很少会有人提到,翻译推理就是把语言转化为公式,用公式给他推理出来,如果公式能完全掌握或者熟练运用,这部分满分无疑。最后通过练习判断推理基本上是30-35分钟。

数量关系上做好取舍。整场考试,哪种题型时间弹性最大,这个模块,那些不会做的题型甚至是耗时过长的题型我都直接放弃了,这个很好判断,一扫题发现没有头绪果断放弃,没有必要在上面硬耗,因为性价比真的低。我觉得这方面我还是很果断的,不行就算,绝对不会浪费每一秒钟,一定保证能得到的分数到手了且还有剩余的时间再拐回头去研究。

通过计时练习,确保每个模块所用的时间是,言语35分钟,判断35分钟,常识5分钟,资料20分钟,数量10分钟。每次做完以后还能剩下大概十几分钟涂卡和纠错的时间,也不会那么慌张了。至于模块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如果你要做数量关系,那可能别的部分你就要更快一些,或者舍弃某一点,如果不做,那空出来的时间可以匀给有把握的部分,这都是可灵活变动的。

行测的复习,没有什么捷径,掌握解题技巧,然后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解题速度与正确率才是拿高分的关键,总而言之想得高分你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