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算 子

咏 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

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

中笑。

【注释】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赵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卜算子咏梅》,以孤高与劲节的梅花自喻,抒发不平之气。其词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我读毛泽东诗词(我读毛泽东诗词)(1)

【赏读】

诗人咏梅,意在赞美梅花品格:独于早春绽放,不与群芳争艳。陆词中所见到的是“寂寞”、“愁”、“苦”、“零落”,一副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的封建士大夫模样。而毛泽东的《咏梅》“反其意”,所见到的是“俏”,是“烂漫”,是“笑”,一扫陆词的消极和感伤,展现迎风傲雪,大无畏的革命家的风采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格调上,毛泽东的《咏梅》明显高于陆游的《咏梅》,而在韵律上,毛词也好于陆词,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毛泽东对梅花情有独钟。

我读毛泽东诗词(我读毛泽东诗词)(2)

毛泽东生前,无论是居室还是工作室,都要摆上几盆梅花。如今,根据毛泽东生前酷爱梅花的性格,在毛泽东纪念堂里,水晶棺前摆放着五盆梅花。

1961年11月6日,毛泽东书写了一首《梅花》诗:“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明月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出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在诗前特加一个小注:“高启,字季迪,明朝最伟大的诗人。”对湮没无闻的高启有如此高的评价,可见毛泽东对这首《梅花》诗的喜爱。

我读毛泽东诗词(我读毛泽东诗词)(3)

过了不到一个月,毛泽东就创作了这首《卜算子咏梅》。

一年之后,在《七律冬云》中,毛泽东又满怀豪情地写道:“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梅花凌霜斗雪的特质与毛泽东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奋斗哲学非常契合。

刘松林,即李思齐,是毛岸英的妻子,毛泽东疼爱的儿媳妇。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不幸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年仅二十八岁。毛泽东失去了他的长子,而结婚刚一年的刘松林则永远失去了她的心爱的丈夫……

我读毛泽东诗词(我读毛泽东诗词)(4)

十二年后的1962年2月,刘松林与空军学院教员杨茂之结婚。结婚时,毛泽东非常高兴,把新作的《咏梅》写给刘松林,以示祝贺。

晚年的刘松林钟情水墨丹青,而她最想画的就是梅花,她深情地说:“因为主席最喜欢梅花,我想他送的《咏梅》诗词给我,是希望我学习梅花的品格,敢于战胜任何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