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这部剧实在是太烧脑了,为了追剧小编特意去看完了马伯庸的原著。第一次北伐失败,是因为白帝传出来的情报遭到掉包造成的。

剧中很多人为此付出了代价,诸葛亮自请连降三级,成为右将军暂代丞相之职。马谡因为镇守街亭失败,被空明斩首示众。而传出错误情报的陈恭,自然被第一时间怀疑变节。

风起陇西为什么要黑诸葛亮 烛龙真实身份曝光(1)

而孔明手中的司闻曹更是被交到了大将军李严的手中,李严和诸葛亮的证件并不和。诸葛亮屡次示好,但是李严为了自己身后的利益更是无动于衷。

孔明对杨仪说,相忍为国,合则两利。李严的背后是蜀中士族的势力。他们本就不同意诸葛亮北伐,如今北伐的失利。

风起陇西为什么要黑诸葛亮 烛龙真实身份曝光(2)

不同以往诸葛亮高高在上,坐在神坛之中。这部剧中的诸葛孔明更加有血有肉,没有那么的神。不过读完了风起陇西的原著,我承认我见识短浅了。诸葛亮还是那个诸葛亮,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算计

情报被调换是因为曹魏一位潜伏在司闻曹的间谍烛龙干的。但是有谁能够想到呢,烛龙居然是双面间谍。其实他是诸葛亮派到曹魏去的,有被曹魏予以重任潜伏到蜀地去。

诸葛亮对于司闻曹的掌控非常的严密,外人根本安插不了人手,连大将军李严都无法做到。

风起陇西为什么要黑诸葛亮 烛龙真实身份曝光(3)

烛龙作为唯一一个能够潜伏到司闻曹中的探子,不得不说曹魏是真的实惨,唯一潜伏的卧底,居然还是对方的人。

如果不是看过原著的话,首先排除陈恭是烛龙,然后其他人都有嫌疑。一个埋藏在司闻曹内部的高层。

其实一切都是诸葛亮的一局棋,原著中烛龙是狐忠。

原著中白宇饰演的荀诩,也并非是前往曹魏查探陈恭,而是去了东吴。东吴掌握了不少关于烛龙的消息。当然荀诩也并非是作为暗探去的,而是正经社交去的。

此时的东吴和蜀地关系正处于最好的时期,对于荀诩等人的到来也不是直接动手,只是打打嘴炮而已。用一用跟踪之人罢了,没有直接动手。

而在原著中,陈恭和郭刚的关系远不如剧中那般好,只能说关系不差,但是陈主簿和大家的关系都很不错。是一个很好相处的同事,为人也很热心。同事酗酒,他会帮着遮掩,而不是打小报告。做事认真仔细。

风起陇西为什么要黑诸葛亮 烛龙真实身份曝光(4)

原著中,那名游枭死在了陈恭的面前,陈恭很是难受,倒不是同事情深,而是他手中的情报需要补全,这让他很难搞。这个地方蜀地的游枭,生存下来的只有他们两人。如今他一死,陈恭难免悲伤。

陈恭是在第一次北伐之前潜伏下来的,没有了战争的掩护,原著中提到曹魏的户籍制度很完善。

风起陇西这部小说,是小编在马伯庸所有小说中最喜欢的一部。没有什么感情戏,大家一心搞事业,也没有所谓的反派,大家只是立场不同罢了。

如今这种专心搞权谋的剧,也越来越受欢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