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在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题记

马西良

有位学者说过:旅游的最高境界是对历史文化的感悟。

游五台山归来多日,一直沉淀和思考,现用拙笔记下我所收获的五台山的那份诗情画意与禅意交织的美,让如水的记忆感悟出一点静谧思索。

五台山禅悟(青未了五台山悟禅)(1)

香客如云的五台山,人们不远千里来这里又是烧香又是磕头,无怪乎求财求福求好运。在这纷繁如烟的世界里,求得安享惬意,让自己浮躁半生的心境安静安静,求得一点禅意和感悟,就是最大的收获。

去年和几位朋友相约,沿太行山游走,不论是山岳的俊秀,峡谷的幽深,还是太行屋脊的玄妙,石板岩乡独特自然的风光,感受到太行山屋脊的雄奇和险峻。

在大寨村小住几日,感受当年改变黄土高坡面貌的艰难,建设大寨田的艰苦,战天斗地的大寨精神。4月21日早晨,在细雨朦朦中参观了虎头山森林公园,看过了七沟八梁的老虎窝,陈永贵纪念馆后,我们冒雨赶赴山西北部的五台山,真正体验一下中国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的禅意,

五台山禅悟(青未了五台山悟禅)(2)

太行山山脉蜿蜒起伏,像一条巨龙卧伏在华北大地上。它把山西和河北分在了两边,用宽厚的脊背挑着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2017年我和吕宜芳、江永香两位好友驱车到河南、山西、陕西考察,感受中国西部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太行山,不管是山的西面还是东面,不管是山边还是山里,都蕴含着古老苍劲的中华文化,都蕴含着独具特色的人文风貌。

在太原休整一天,朋友说能够上五台山烧香礼佛、观光览胜,是人生一件非常向往的事。商量好了直接去五台山,可惜家中来电话有事,我们急急忙忙当天立即回家,从太原市立即回返,一天急行军赶回家。山西五台山位居四大佛教圣地之首,它的名望自然十分令人仰慕,没去成五台山,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四月的太行山咋暖还寒,加之细雨薄雾,出发时已是春暖花开,可是行走在太行山之中,还是非常寒冷,大部分树木还未吐绿开花,只有一些向阳的山坡展现出一簇簇零星的桃花,点缀在枯草荒坡之中,让人们感受出这里已是春天。

五台山禅悟(青未了五台山悟禅)(3)

五台山位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中国十大名山之一,是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道场;因五峰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山;传说文殊菩萨云游四海,寻找静修之地。某日来到五台山,被这里的景致所迷住,便决定在此修行。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不见炎暑,故又称清凉山。

五台山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座台顶分别位于五台山的不同方位,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即东台望海峰可观云海日出、西台挂月峰可赏秋夜满月、南台锦绣峰可观山花茂盛、北台叶斗峰可观雪景、中台翠石峰可观天象。

五台山禅悟(青未了五台山悟禅)(4)

通常人们说去五台山,指的是到五峰环抱的腹地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诵经声相闻,在佛教徒心中,这里是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主要场所,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的中心,因此,拜了台怀各寺庙的佛就可以告慰灵魂了。对于旅游者来说,台怀镇的佛教建筑精华和浓郁的香火气息也是足可让他们欢快而归。

清朝早期的顺治皇帝一生钟爱董鄂妃,后宫之中只有和董鄂妃心心相印。但董鄂妃后来身染恶疾,最终死于非命,酿成了两人阴阳相隔的悲剧,也致使顺治帝看破红尘,放弃了大清江山,甘愿至五台山出家。据传,康熙曾多次来五台山寻父。不日,当康熙再次来到寺院门口,见一慈眉善目的老师傅正在扫地,康熙看此人分外眼熟,走上前去问道:这位师傅,我们似曾谋面?请问您姓甚名谁?师傅答道:“出家人哪有什么名字,贫僧法号八叉。”说完便离开了。不久,康熙便悟道了个中玄机:八下面一个叉不就是“父”字吗?原来那就是父亲呀!

五台山禅悟(青未了五台山悟禅)(5)

五台山禅悟(青未了五台山悟禅)(6)

五台山禅悟(青未了五台山悟禅)(7)

千年的五台山,太行山的北端一处山峦,信仰让这片土地染上了神秘的色彩,如这场春雨滋润着这里的山山沟沟,连突兀的石块,干枯的小草,奔腾的小溪,有了强劲的生命力。

人生不会绝对的安逸,我们都是时光的过客,也许,当繁华落尽时,才会彻底悟出,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的道理。

人的一生,一定要来一趟五台山,这里是一处安放心灵洗涤心境的好地方。

马西良,山东滕州市人,山东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晚报》副刊签约作家。在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通讯、散文、随笔、小说作品300万字,出版了散文集《眷恋》《沉香》和文化读本多部。几十篇散文获国家省市大赛奖励或选入国家年度散文作品集。

壹点号山东马西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