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尾油》:汪曾祺,这个东西不能给人吃,只能供佛

汪曾祺睡前故事(羊尾油汪曾祺这个东西不能给人吃)(1)

翻看史书,突然一个词跳了出来,这么熟悉,这么刺眼,猪肉,据说,明朝因为天子名讳,禁食猪肉,想了想,要是老百姓都不吃猪肉,有那么多牛羊肉填饱肚子吗?再翻几页,才看清楚,只有明武宗朱厚照一人禁食猪肉,原来他不仅姓朱,而且属猪。明朝初期,百废待兴,牛羊马多为战略物资,拿来食用实在奢侈,猪的繁殖能力强,畜养成本低,生长周期短,老朱家作为农民企业家,深谙此道,自然大多鼓励养殖食用。

汪曾祺睡前故事(羊尾油汪曾祺这个东西不能给人吃)(2)

我们总是以现代观念来衡量古代,其实,吃肉这件事,千百年来,都是老百姓难以企及的生活,《礼记》里规定,只有天子可以无所不食,依次递降,诸侯可以吃牛,卿相只能吃羊和猪,大夫只能吃猪。老百姓,呵呵了,难怪当时老百姓就以“肉食者”来称呼大官小吏。国外也一样,肉食量一直被当作幸福生活的指标,英国诗人彭斯有一首诗,现在还在苏格兰的一些宴会上当作祝酒词:有些人有肉啊不能吃,有些人没肉啊偏想吃,感谢老天爷!我们有肉啊我们又能吃!

汪曾祺睡前故事(羊尾油汪曾祺这个东西不能给人吃)(3)

许多美食家皆是肉食爱好者。汪曾祺说肉食者不鄙,显然误读了历史,吃肉才是古代文雅的事情,老人家在内蒙古吃拔丝羊尾,外面一层脆壳,里面一包清水,羊尾油已经化了,他说这东西只能供佛,人不能吃,因为太好吃了!蔡澜和沈宏非是猪油爱好者,蔡澜说若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美食家,什么都要品尝,哪怕是猪油;沈宏非说猪油会带来一种油然而生的快乐和安慰,“是一种弥漫着市井气息的、极致世俗的、温暖的幸福。”

汪曾祺睡前故事(羊尾油汪曾祺这个东西不能给人吃)(4)

书中那些与肥肉有关的文字,有老一辈对肥腻油渣的怀念,中年人对肥肉的垂涎欲滴,青年人对减肥瘦身的压抑,让我觉得尽管日子里更多是粗茶淡饭,可每一块肥肉都值得眷恋。手握此书,犹如拎着一块厚实的五花,切开它的剖面,一个个关于肥肉的文字跳出来了,它不仅关乎胃口,更埋藏着回忆与人情。

汪曾祺睡前故事(羊尾油汪曾祺这个东西不能给人吃)(5)

每个时代,人们的饮食习惯都有不同,甚至差别很大,吃肉,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有着太多的美好回忆,就因为当年缺少,闻到这个味道,就是一种幸福,还记得当年,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小姨手捧着一包热腾腾的羊肉,给我们几个孩子送来,真香啊,那个年代,羊肉是没有猪肉贵的,牛肉,鱼虾,都抵不过肥嘟嘟的猪肉,那份久违的肥腻,给了饥肠辘辘的我们多少安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