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扬州瘦马”一词由于无知者的错用,而引起了热议。于是我也来蹭蹭热度。

其实只要搜索一下,大致地就会给出解释:明清之时,先出资把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后调习,长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入秦楼楚馆,从中牟取巨额利润。

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扬州瘦马)(1)

在这里,“扬州”是个代称,实际从事此项“事业”的并不止扬州一地,而是在整个富庶的江南地区。因为这里是明清时的经济重心,以盐商为代表的富商生活奢侈,并催生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业,“养瘦马”就是其中之一。

好吧,从以上信息中提取几个关键因素:明清之时,江南富庶之地,年幼的女孩,调习,长成后出卖——《红楼梦》中的香菱,不正好符合这些条件吗?

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扬州瘦马)(2)

香菱原名英莲,本是姑苏人氏,被带到金陵出售。起初她是被男仆霍启抱出去看灯时丢失的。让男仆抱着小女孩出去玩耍,这女孩肯定非常年幼,说不定比贾雨村听说的“五岁时被人拐去”还要小一点。以至于引起贾雨村的不解:“却如今才卖呢?”

深谙世情的门子回答了贾雨村的疑问:“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时,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听听这解释,是不是与“扬州瘦马”十分契合?

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扬州瘦马)(3)

唯一的疑问在于,英莲的这几年是如何过的,有没有接受“调习”。

作品中没有显示,香菱,或者任何一位姑娘或者丫头懂得弹琴歌舞之类的“技艺”。会唱的芳官一进大观园,就受到瞩目,几乎成为明星,显然大观园里原来的女孩子们并不擅长此道。“寿怡红”时喝多了酒,晴雯、袭人等都“唱了一个”,第二天想起来“俱红了脸,用两手握着笑个不住”,可见唱歌或者唱曲,也是难得的消遣,更谈不到专业了。

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扬州瘦马)(4)

算来只有贾珍的侍妾有此类技能。在中秋前夜的家宴上,“配凤吹箫,文 (化)鸳唱曲”,有可能接受过专业训练。但是贾珍放荡,他的侍妾来源不明,有可能是像贾赦的嫣红一样,“费了八百两银子”(有的版本作五百两)买的。要知道刘姥姥一家四口一年的生活费不过二十多两银子,身价八百两的女孩,当然不会是蓬门贫女或者小家碧玉,而只能是艳名远播的名妓或者女戏子了。

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扬州瘦马)(5)

从这些地方来看,富贵之家要买姬妾,也不一定要以擅歌舞为条件,甚至还会对此暗怀鄙视,因为只有贾赦、贾珍这类比较荒唐的人,才会允许妓戏之流进门。像薛蟠这个呆霸王,过得这样放荡,看中的女人肯定不止香菱一个,但薛姨妈只允许香菱进门,显然不是以歌舞为选择标准的。

不是歌舞,那是什么?是什么样的标准,才能让“四大家族”之类的门第看中?

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扬州瘦马)(6)

香菱学诗时,宝玉曾发表过这样的议论:“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不会写诗就是“俗”,看来通文墨也是评判女性的标准之一。

贾府的女孩子大多不通文墨。袭人曾说“我们不识字”,是当着怡红院众丫鬟的面说的,并没有任何人反驳。但是总有例外。抄检大观园里搜出了司棋的情书,这样隐秘的东西,断没有请人代读的道理,所以司棋多半是识字的。另外贾雨村给黛玉教书时,有“两个伴读丫头”,林家也有读书识字的丫头。

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扬州瘦马)(7)

富贵人家买丫头、买姬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如果女孩子有特殊技能,歌舞也好,诗赋也罢,都能为人贩子换来更多的利益。香菱在跟黛玉学诗之前,已经“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当然是有一定的基础了。而宝钗并不支持女子识字:“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她不会有意地替香菱启蒙。

那么,香菱的识字启蒙在何时?只能是从五岁被拐,到十二三岁转卖这几年了。

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扬州瘦马)(8)

也就是说,人贩子把香菱养在“僻静之所”,不光是打骂,也教她读书识字。“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段经历显然对香菱的气质形成有帮助。而人贩子的目的,不过是驯养“扬州瘦马”,以换取更高利润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