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内容编排 人教版注释看我的(1)

教材课下注释有哪些需要修正补充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补充:晋和秦国在春秋时被赐予侯和伯的爵位后,这一时期,他们在位的国君都可以对外宣称此等爵位,只不过在本文中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晋文公和秦穆公的“公”是尊称而非爵位,这种称呼遵循一个规律:国---谥号----公。

1、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焉,哪里。之,指代土地。

修正:焉,解释为哪里,那句子中的“从哪里”怎么解释,这里也没有省略的词语。因此,文中的“焉”字,解释为兼词,“于何”之意也,这样和整句的解释就吻合了。在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焉”字的义项中有“于何,在哪里。《列子 汤问》:且焉置土石。”其实,在之前的教材中,编者曾做过这样的修改,但不知道为何又删去了。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修正:这种解释并不合理,它给人一种怨恨之感,此时,晋文公说这番话只表达对秦国的感激,并没有怨恨之意。建议改为: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的。

3、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

修正:这里的“而”被编者解释为“又”,不太合适。愚以为“又”表并列关系,这里的“而”应表转折关系,解释为“却”,所以整句意思为:依靠别人的力量得到发展,不去报答他,却损害他。

4、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代替,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补充:此句的解释太过简单,不是很明确。“混乱相攻”指晋国和秦国之间发生战争,“联合一致”指晋国和秦国同盟一心,团结一致。

《荆轲刺秦王》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补充:以上的解释,显然是采用了意译的方式。句中的“之”,是代词,但编者并没有解释出来。因此,这样解释可能比较好一些: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拜见你)请求行动。

2、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借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修正:句中的“而”字解释为“却”,表转折关系,不是太合适。因为从句意看,前后关系应为假设,准备信物是行动前的设想,属于假设;而后面的“则”解释为“那么或就”,因此,可以构成“如果----那么”的固定句式。《论语》中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此中的“而”就表假设关系,这两个句子在句式上是一模一样的。

3、荆轲废:荆轲倒下了。废,倒下。

补充:废,《说文解字》:屋顿也。顿,倒下也。《汉书 陈遵》:顿仆坐上。顿和仆同义复合词,都是倒下之意。坐,通座。因此,废,就转注为倒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