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际交往都是一门大学问。一个人不可能远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为了融入社会这个大环境,就要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用自己的聪明的头脑,来应付不同的人和事,才能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人们常说聪明人要做聪明事,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一些事情坚决不能去做,不但没有面子,还不一定能够达到想要的结果。

古代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打亲戚工”,这两句话虽然简单易懂,却也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世态炎凉,很多人在这上面吃过亏。

穷死不耕丈人田全诗(穷死不耕丈人田)(1)

一、穷死不耕丈人田

“老丈人”顾名思义就是媳妇儿的爹,也就是家里男主人的岳父。按理说老丈人和自己多少有一定的亲戚关系,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

然而在古代农村,人们对这“半个儿”的要求非常苛刻,既希望他能够拿好酒好肉来孝敬自己,摆出一副家长的姿态。而在对方遇到困难的时候,又不愿意给予帮助。

因此古代俗语有“穷死不耕丈人田”,意思就是即使饿死了,也不向老丈人求助。

这句话主要源于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意识,古时候女子地位非常低下,由于三从四德的思想,更导致女子低微懦弱。女性要做到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最后夫死还得从子。

穷死不耕丈人田全诗(穷死不耕丈人田)(2)

如果没有儿子就是无后,夫死之后,就很可能会被婆家赶出去。即使出现这种情况,其娘家人也很少关心自己的女儿。因为“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大多数女性出嫁之后,就不再回娘家或者很少回娘家。

女儿出嫁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他们会有自己的生活,家庭琐事方面和经济方面,父母都不会去干涉,当然女儿家如果过得很穷,父母也不会给予金钱上的帮助。

因为在古代家里儿女众多,一旦给哪个穷苦的孩子钱财,其他的孩子就会觉得不公平,甚至会将家里闹得鸡飞狗跳,更不用说女儿这个“外人”了。

穷死不耕丈人田全诗(穷死不耕丈人田)(3)

在古代女子出嫁之后,对自己娘家来人而言只是亲戚,如果关系亲密可以适当的走动,女儿和父母之间关系疏远,甚至几年不来往。出嫁的女儿即使回到娘家地位仍然很低,更别说女婿在娘家的地位了。

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道破世态炎凉。当你有钱的时候,亲戚朋友经常来往并且嘘寒问暖,当一个人没有钱的时候,就容易被人嫌弃。

在农村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所以女婿这个在家里是没有地位的外人,一旦耕种了老丈人的田地,就很可能会产生矛盾。

穷死不耕丈人田全诗(穷死不耕丈人田)(4)

老丈人家的兄弟姐妹,就会在言语上进行谩骂和讽刺,也会传出很多不利于自己的闲话。人们会认为女婿要贪图老丈人家的财产。所谓“再好的女婿半个儿”,既然是“半个儿”,就不要“耕丈人田”来给自己找不痛快。

二、饿死不打亲戚工

农闲时节老百姓出门打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到城里打工,也并不是容易的事,可能自己的工作经验不足,所以老板会拒绝任用。到了城市人生地不熟,找一份工作也比较艰难,所以就会有“好心人”介绍到亲戚家打工。

穷死不耕丈人田全诗(穷死不耕丈人田)(5)

到亲戚家打工看起来比较容易,实则工作起来非常艰难。干的活多了,他们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你”挣的每一分钱,都是他施舍给你的,否则现在还在外面风吹日晒的找工作,所以亲戚老板本身就有一种优越感。

如果像别的打工者一样干活,只是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也会引起亲戚的不满,认为你好吃懒做,平时不愿意干活,而且还经常偷奸耍滑,就会觉得这份工钱给的不值。

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亲戚之间的关系,工作方面干多干少都是错,自己名声也会遭到破坏。

穷死不耕丈人田全诗(穷死不耕丈人田)(6)

结语

古代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打亲戚工”,说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当你有钱的时候,亲戚就会高看一眼。当你没有钱的时候所谓的“亲戚”就会冷眼相对,从古到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有能力的时候,亲戚就会高看一眼。但是处于落魄阶段,就要记住“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打亲戚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