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韵》是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曲韵韵书,该书在戏曲史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而在此著作中,将《折桂令》注“双调”。一名《秋风第一枝》,又名《天香引》,又名《蟾宫曲》。曲牌名,用于剧曲、散曲套数和小令。

很多人就有疑问,“折桂”这一词从何由来?为何折桂听起来会给人以收获,吉祥之感。

晋武帝泰始年间有个典故:“蟾宫折桂”。据说当时有一位名士是郄诜,他出任雍州刺史,晋武帝召见他,叫郗洗做个自我评价,郄诜说道;"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意思是说,我啊,是月宫桂树的一段枝条,昆仑神山的一块玉石“

元曲谁成就最高(中华灿烂文化之元曲系列-何为折桂令)(1)

而中国古代每年八月是科举的关键时刻,此时正逢桂花盛开,人们遂以“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来比喻科举登科和仕途顺风或金榜题名。

元曲谁成就最高(中华灿烂文化之元曲系列-何为折桂令)(2)

唐代科举制度方兴未艾,蟾宫折桂便被比喻考中进士。有传说讲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其堂弟白敏中也考中第三名。因此白居易写诗贺道:“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抒发了“月宫折桂"后的喜悦心情。

以上就是折桂一词的由来。

浅析《折桂令》

《折桂令》作为曲牌,属于北曲双调。是元曲中属变化较多的曲牌,为北曲双调“新水令”联套里第一支上板的过曲,几乎是这个联套里不可或缺的一支过曲。

元曲谁成就最高(中华灿烂文化之元曲系列-何为折桂令)(3)

也是昆曲里一支用途极广的曲牌,又是京剧、昆曲两界演员,尤其是武戏演员极熟悉的曲牌。

元曲谁成就最高(中华灿烂文化之元曲系列-何为折桂令)(4)

折桂令文词以四字为主,定格应为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十句十韵四十八个字,但多数曲子在第五句以后酌增四字句。

那为什么都是以四字的为主呢,因为元曲是需要唱出来的。四字句也便于处理音乐节奏。多种四字句节奏交叉使用,则表现出铿锵跌宕的力度。

且折桂令不是固定一个格式,分为正格和三个变格。其中每个格式如下:

正格:双调五十三字,前段六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一叶韵、三平韵。

变格一:双调五十字,前段六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变格二:双调六十三字,前段六句三平韵,后段十句一叶韵、四平韵。

变格三:双调一百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

历代《折桂令》曲牌的代表作

【元】马致远《折桂令·叹世》

【元】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张可久《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阿鲁威《折桂令·怀古》

【元】贯云石《折桂令·送春》

【元】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明】汤式《折桂令·西湖感旧》

【明】盛从周《折桂令·闺情》

【明】陈与郊《折桂令·硖山晚别》

【明】彭泽《折桂令·隐居》

【清】厉鹗《折桂令·述怀》

【清】许光治《折桂令·芭蕉绿上窗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