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到英国的乔治小王子也会被嘲讽吗?

乔治小王子六岁了,新学期快到了,他每天的上课日程也被公布开给大众。日前威廉王子表示:乔治非常热爱上芭蕾舞课,他每周都会去上。乔治说,学校的芭蕾舞课很有趣。他和同学们在课堂上还会有现场钢琴伴奏,他很喜欢。

小王子喜欢上了舞蹈,并开始认真上芭蕾舞课,这本来是一件非常可爱、值得鼓励的事情,但传到美国媒体那却变了味。

乔治王子学芭蕾舞蹈(英国乔治王子爱上芭蕾被嘲讽)(1)

在美国著名的ABC电视节目《早安美国》中主持人Lara Spengce向观众播报了乔治小王子的新学员课程表。在讨论这个话题时,主持人说到,“未来的英国国王将放下玩具,开始上宗教课、诗歌课、电脑课和芭蕾舞课。”但是在说“芭蕾舞课”时,主持人没有绷住,直接笑了出来。

而现场的观众们也和她一样,听到这里都笑了。笑声平息之后,主持人接着说道,“威廉王子说,乔治非常喜欢芭蕾舞课,我告诉你吧,威廉王子,我们看看他到底能坚持多久。”说完,主持人又笑了。

1.

主持人在笑什么,观众们又在笑什么?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观众们都能明白。在谈到乔治喜欢芭蕾舞时,主持人言语间充满了调侃和嘲讽。显然,她认为,芭蕾舞对小王子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合适的爱好,而且小王子的爱好也只是一时头脑发热,不会坚持多久。

观众们默契的笑声,也似乎读懂了主持人的言外之意。像王子这样尊贵身份的小男孩,怎么能够喜欢和坚持学习芭蕾舞这样的课程呢?这哪里是一个有无限前途的男性的爱好呢?

乔治王子学芭蕾舞蹈(英国乔治王子爱上芭蕾被嘲讽)(2)

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很常见,我们现在总会听到有人嘲讽那些比较阴柔的男生,说他是“娘娘腔”。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自觉不自觉的给男孩子蓝色的衣物蓝色、小汽车、机器人、刀枪这样的玩具;给女孩子粉色的衣物,芭比娃娃、布偶、过家家之类的玩具。不仅如此,当我们发现女孩子喜欢小汽车、恐龙之类的玩具,而不喜欢布娃娃,过家家之类的玩具时;或者发现男孩子很喜欢舞蹈、音乐或者毛绒玩具之类,都不禁会担心孩子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有问题。其实这样的思维背后充满着性别刻板印象。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不仅限制和伤害着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也伤害着男性。

2.

什么是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也叫做性别偏见。通常是指,对男性和女性所拥有的特质的概括和固定性的看法。

简单地说,就是当你说出“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样子”、“女人就该有女人的样子”这种话时,就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而我们的大人好像总是对男孩和女孩有着不同的“预设”。

乔治王子学芭蕾舞蹈(英国乔治王子爱上芭蕾被嘲讽)(3)

性别刻板印象是束缚孩子成长的枷锁

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去公园,旁边有个小男孩和妹妹以及爸爸踢球玩,他突然说以后要去当足球运动员,他爸爸说“好的”。接着妹妹说,“我也要”,小男孩马上对妹妹说:“女生没办法当运动员,因为会受伤,受伤你会哭。”

我曾在某音上,看到过一个小视频: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女孩子在手洗衣服。如果这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本没什么,但孩子妈妈配的文字是:我要从小培养女儿做家务的能力,希望她以后能够成为别人的好妻子、好妈妈。

性别刻板印象让我们认为男孩子更适宜学理科,能够成为科学家、运动员、工程师、医生、律师、大学教授;而女孩子则更适合学文科,最好选择做教师、护士、文员或者家庭主妇等职位。

而当我们开始用性别标签去定义男孩女孩时,其实就是扼杀孩子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孩子既可以有坚定、独立、善于思考研究的男性特质,也可以拥有温和、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女性特质。

乔治王子学芭蕾舞蹈(英国乔治王子爱上芭蕾被嘲讽)(4)

性别刻板印象束缚的不仅是女孩,男孩也是其受害者。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性别刻板印象只是对女孩不利,但实际上男孩也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伤害。

最常见的,在性别刻板印象的作用下,我们往往会对男孩说,

“你是男孩,男儿有泪不轻弹。”

“你是男孩,以后要养家糊口娶老婆,你要坚强一点。”

男孩在处处被要求坚强的环境中长大,他被要求有远大的目标,但同时不允许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导致往往男孩缺乏情感表达能力,也不善于寻求他人的帮助、不知道如何去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这让男孩难以处理情绪与人际关系,甚至会减少男孩从事业和家庭中寻获幸福的可能性。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克劳德M.斯蒂尔曾任密歇根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及心理系主任,在几十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聚焦刻板印象威胁。

他在所著的《刻板印象:我们为什么那样看别人,这样看自己?》中指出:

刻板印象会让人感到压力,以及实际背负却很难觉察的隐性压力,造成多重恶果: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胡思乱想等思维反应,并很可能因此引发并积累严重的心理问题。

乔治王子学芭蕾舞蹈(英国乔治王子爱上芭蕾被嘲讽)(5)

3.

摆脱性别刻板印象,让孩子有更多发展可能、更幸福

生活中有不少男孩有着我们认为“应该是”女孩的兴趣爱好,反之,也有不少女孩喜欢“应该是”男孩才会喜欢的东西。

同乔治小王子爱好芭蕾舞一样,英国近日有一名4岁的小男孩却因爱好芭蕾舞在网络上走红。

男孩身穿浅蓝色上衣、白色舞蹈裤,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认真上课的样子,十分可爱。

他是芭蕾班里唯一的男孩,并凭借完美的动作脱颖而出,成了班里的形象大使。

他母亲说:“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不必担心会受欺凌或歧视。”

乔治王子学芭蕾舞蹈(英国乔治王子爱上芭蕾被嘲讽)(6)

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无疑是幸运的,而父母冲破偏见,给予无条件的支持更让人幸福。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周围生活中并不少见。我的外甥女很喜欢恐龙――这种通常被认为只要男孩才会喜欢的玩具。而且小家伙还不是一般的喜欢,她几乎对所有的恐龙如数家珍,不但能从外形上一眼辨别出恐龙的名字,还非常清楚它生存的时期,体型大小,吃草还是食肉等等生活习性。

在外甥女喜欢恐龙这件事情上,家里大人曾经有过意见分歧:日常养育她的外婆认为女孩子成天玩这些“不像个女孩”,而且她对布偶洋娃娃之类的玩具从不感兴趣,这更加加剧了外婆的担忧。她的爸爸妈妈则比较开明,认为并无不妥,还常给她买很多恐龙玩具、恐龙书籍、去逛恐龙主题的博物馆、展览。正是在爸妈的开明引导下,4、5岁时她就掌握了很多恐龙知识。

而更多的孩子则由于刻板的性别偏见,玩着我们提前给他们筛选的“应该”玩的玩具,剥夺了他体验的乐趣,也限制了孩子全面、均衡地发展自我能力。

美国蒙莫斯大学教授Lisa Dinella说:如果我们限制孩子的发展轨道,导致他们无法自由探索,那么这两种性别都会是失败的。

玩具和兴趣,都是激发孩子潜能、探索未知世界的渠道,没有男女之分。

乔治王子学芭蕾舞蹈(英国乔治王子爱上芭蕾被嘲讽)(7)

4.

那么在养育中我们如何尽量摆脱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呢?

首先,给孩子更多选择,不用性别来限制孩子的发展,接受孩子有悖于“期望”的兴趣爱好和选择

只要孩子喜欢,就鼓励他的兴趣和爱好,接纳他个性和气质,给他更丰富多样的环境去探索。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鼓励男孩去玩布娃娃,女孩去玩刀枪;而是说如果这是孩子的选择,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这意味着,当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选择不符合我们家长的“期待”的时候,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并且在他们违背传统时,在公共场合支持他们。父母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不同,他才敢于去尝试。

第二,不要用性别来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

当女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我们要教导她守规矩,而不要说,“真不像个女孩子”;当男孩子犹豫退缩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振作勇敢,而不要说,“真不像个男孩子”。

夸奖孩子的时候也切忌用性别色彩的话语来夸:夸孩子如何做表现了勇敢坚强,而不是说他,“像个男子汉”;夸女孩子美丽大方,而不是说她,“像个小公主”。

第三,在游戏中淡化性别的刻板印象

孩子通过游戏形成对未来生活的准备,特别是角色扮演的游戏,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进行更丰富的角色体验,男孩子也可以当护士和幼儿园老师,女孩子也可以成为警察、工人和消防员。过家家游戏中,妈妈的角色也要去上班工作,爸爸的角色也可以照顾小孩,做饭,等等。

结语:

如果学过心理学,你会知道有这样一种说法:人到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融合,中年男性在原先男性人格的基础上,逐渐表现出温柔、敏感、体贴等女性的特性;而中年女性呢,则逐渐表现出果断、大度、主动的男性特性。这种“男女同化”的人格,一般认为是一种“完美人格”。而如果我们在孩子的生命之初,就能让其朝着这种“男女同化的完美人格”发展又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