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科院 杨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对先秦史的看法:先秦史官缘何知天道晓人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先秦史的看法:先秦史官缘何知天道晓人事

对先秦史的看法:先秦史官缘何知天道晓人事

作者:中国社科院 杨博

编者按: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清人龚自珍在《定庵续集》里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高度重视历史,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文献与诸子对历史的重要性就有着清醒认识和深刻阐发。

教诲天子

《国语》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以国分类,记言论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前后跨越500年。书中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包罗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常与《左传》并称,是研究先秦特别是春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重要文献。其中,对“史”的重视主要有两个表现:一个是担任史官职务的人,大都成为贤明的智者;另一个是强调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明智。

《国语·周语上》记载了著名的“周厉王止谤”故事。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渔猎采伐。国都镐京的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政策,怨声载道。

大臣召穆公进谏说:“民不堪命矣!”周厉王却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国人就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朝政了,甚至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一下,然后匆匆走开。这就是“道路以目”典故的由来。

周厉王得知这种情况后,感到十分满意。他对召穆公说:“我有能力制止人们的非议,他们再也不敢议论了!”召穆公劝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是,周厉王对此置若罔闻,最终导致“国人暴动”,周厉王被放逐到彘,郁郁而终。

在召穆公的谏言里,专门提到“瞽、史教诲”。给《国语》作注释的三国时期吴国人韦昭说:“史,太史也。掌阴阳、天时、礼法之书,以相教诲者。”意思是说,太史掌管天文、历法与各种仪节,所以对天子负有教诲职责。他们都是贤明的智者,知天道,晓人事。

教育太子

《国语·周语下》还记有“单襄公论晋将有乱”一事。

在柯陵盟会上,单襄公看到晋厉公走路时眼望远处,脚步抬得很高;又见晋国的郤锜语多冒犯,郤犫谈吐善绕弯子,郤至则自吹自擂。于是,单襄公对鲁成公说:“晋国很快就要发生内乱,国君和三郤恐怕都要大难临头了。”鲁成公问:“你说‘晋将有内乱’,这是从占卜得知的天意,还是根据人事推测的呢?”单襄公答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单襄公否认自己知天道,却承认了知天意是史官的职能。

《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晚期,周王室衰败不堪,郑桓公感受到风雨飘摇的危险局面,专程去请教王朝太史伯阳父,亦称史伯。对于桓公的疑惑,史伯报以长篇大论,详细分析了天下形势,并为郑桓公及其宗族选定虢、郐之地作为东迁居处,从而为春秋初年郑庄公始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桓公还曾请教有哪一些国家会兴盛,史伯给出的答案是晋、秦、齐三国。形势发展正如史伯所预言,这些国家的国君后来都位居春秋五霸行列。可见,史伯不仅熟悉西周各种典籍,而且对西周诸侯国的情况了然于胸。所以,后人称史伯为西周末年尽知天下事的第一人。这显然与其担任的王室太史职务是分不开的。

或许是由于史官的智者形象,学史使人明智观念的流行也就顺理成章了。《国语·楚语上》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请教申叔时如何教育太子,申叔时提出有9种书是太子必须要学习的:“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这里可以看到,申叔时列出了“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和“训典”这几种要“教之”的文献。其中,多达5种即“春秋”“世”“语”“故志”“训典”等都是史书类古书。学习的目的,无论是“昭明德而废幽昏”,还是“知废兴者而戒惧”,着眼点都在于以史为鉴,体现了“多闻善败以鉴

戒”的学习意图。

问学智者

上面用《国语》记载的故事为例,叙述了春秋战国先民对“史”之社会功能的认识。其实,战国及秦汉时期流行的诸子文献中也包含同样的意蕴。

例如,《吕氏春秋》里就讲到夏桀、商纣和晋国末年的三位太史:夏太史令终古、殷内史向挚和晋太史屠黍因分别见“夏桀迷惑,暴乱愈甚”“纣之愈乱迷惑”及“晋之乱,见晋公之骄而无德义”,故而“出其图法,执而泣之”等。《吕氏春秋》的编撰者将这三位太史视作“守法之臣”,并专门强调由于史官智者身份与尊崇地位,故视之为“先识”,即有先见远识的智者。

著名的“孔子问学于老子史事”,在先秦诸子典籍中,如道家的《庄子》、儒家的《礼记》和综合各家学派的《吕氏春秋》中都有反映。《庄子》中至少有8条是记述孔子与老子的。其中,《天地》篇记述老子跟孔子谈“至道”的问题;《天道》篇记述孔子与老子谈《诗》《书》《易》《礼》及“仁义”等情况;《天运》篇记述老子跟孔子谈求道、仁义、古代典籍及“三皇五帝治天下”等问题;《田子方》记述老子跟孔子论“天道”;《知北游》记述老子跟孔子谈天地万物的自觉性。

《礼记·曾子问》中,也用四则的篇幅记载了孔子说到老子之事,其中三则是“吾闻诸老聃曰”,另一则说到“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内容上,都是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孔子从老子那里得到的教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庄子·天道》篇记载的“孔子见老子”故事中,通过子路之口明确指明老子的史职身份。将这一情况与上述老子广博的知识面相联系,一个贤明智者的形象跃然纸上。可见,诸子文献都认同史官多为智者。

总之,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的宝贵传统,让中华文明绵延千年而从未断绝。正如所强调的,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极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面对这一情形,广大文史工作者更要继承先秦史官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牢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充分发挥史学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