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秦可卿兄弟秦钟的描写对比对于贾宝玉的描写,相似与相异之处

宝玉在第五回时与秦可卿说道关于叔叔不可住到侄儿房里时,秦可卿说道自己的兄弟上月来过,还说到要比贾宝玉高一些,贾宝玉便要仔细瞧瞧秦钟。

在第七回宴宁府宝玉会秦钟里,详细写了宝玉见到秦钟时候的映象

眉目清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

就这段描写,笔者做了个对比,对比于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里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第一印象,看看他们相同与不同之处,顺便做一个小总结,对于美男子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红楼梦写得最好的一句话(眉目如画肤若白雪)(1)


第三回写宝玉时候,对于宝玉穿着的描写还是有一些篇幅的,这里不看对于衣着的描写,主要看对于容貌的描写,在第三回里,总共有两段,第一段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第二段

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现在开始总结吧。

红楼梦写得最好的一句话(眉目如画肤若白雪)(2)


首先,对于面部的刻画不多,就算是直抒容貌也是通过比喻——面若中秋之月,面如桃瓣。对于五官不描写,那要怎么样展现出美男子的俊逸呢。

通过眉目的刻画,婉转的表达了男性的性格特征和外貌特征。对于秦钟的描写是,眉目清秀,对于宝玉的描写是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目若秋波。通过眉目表现出来秦钟的青涩与贾宝玉的眉目含情。

其实写眉目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写其他器官,比如形容一个人说他口大如盘,或者是说他一双招风耳,不具有刻画这个人形象和性格双重的意义,口大如盘,也许是说这个人举止豪迈,声如洪钟,但是也不好说他究竟是不是美男子,不具有代表性。

对于面色的描写也是随后而来,对于秦钟的面色描写是粉面朱唇,对于贾宝玉的面色描写是面如桃瓣面如敷粉,对于面色的描写虽然是寥寥几笔但是却是必不可少,至少在对两位公子的描写里,每一次描写到容貌都描写了面色。

红楼梦写得最好的一句话(眉目如画肤若白雪)(3)


两人面色红粉代表了什么呢?第一是代表了两位容貌的俊丽,为眉目的描写在多加一个层次,从眉目写到了脸颊。再者说明了一点,他们两人都是肤白的人,如果要是其中一个人面黑,那么就算是发粉,看起来也是发红,这里专用发粉,则是巧妙衬托出两人的肤白气色好。

对于唇色的描写也有,秦钟是朱唇,宝玉是唇若施脂,都是写气色好,古代对于男子朱唇的描写有对于潘安的描写“一双朱唇,语笑若嫣然”,运用朱唇的写法写这两位男子,则更是说明了两位男子的美男子的特性。

对于两人容貌描写的最后一个共性就是,都描写了两人的神态,对于秦钟是描写了举止,说他举止风流,而对于宝玉则重点在面上,说道他眉眼含情,怒时而若笑,语言常笑,通过对于两人神态的描写勾画了两人作为美男子的重要特征,贾宝玉是时而带笑,秦钟是举止风流。

说完了共性就要说不同了,贾宝玉的描写就写了以上几点,而秦钟多了一点身材俊俏,这个词形容过贾蓉,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说他——面目清秀,身材俊俏,是夸秦钟(文中说过比宝玉瘦些)的身材清秀,不像是身材健壮的男孩。宝玉其实特征也是瘦弱的,但是秦钟更多了一分单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