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数学的谚语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听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试举几例。
★一退六二五★
“一退六二五”本是珠算斤两换算的一句口诀,旧秤(chèng)1斤为16两,所以旧秤1两等于新秤的6钱2分5厘(也就是0.0625斤)。“退”的意思就是小数点后再退一位(小数点后加1个0)。
中国老秤
“一退六二五”衍生出“一推六二五”,以此形容当事人逃避责任:“退”也,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推也,嫁祸他人作替罪羔羊。例句,如 “你就别一退六二五了”;又如“事到临头,你一推六二五,我怎么办?”
延申阅读:珠算老秤斤两换算口诀表
一退六二五 (1两=0.0625斤)
二一二五 (2两=0.125斤)
三一八七五 (3两=0.1875斤)
四二五 (4两=0.25斤)
五三一二五 (5两=0.3125斤)
六三七五 (6两=0.375斤)
七四三七五 (7两=0.4375斤)
八五 (8两=0.5斤)
九五六二五 (9两=0.5625斤)
十六二五 (10两=0.625斤)
十一六八七五 (11两=0.6875斤)
十二七五 (12两=0.75斤)
十三八一二五 (13两=0.8125斤)
十四八七五 (14两=0.875斤)
十五九三七五 (15两=0.9375斤)
牢记这些口诀,并不是要让你换算斤两去,因为16两制老秤早就废除了,甚至连新的市斤制都差不多被千克制代替了。现在常常把这些口诀用于速算,是一种“大脑体操”吧。
★半斤八两★
接着还说1斤16两制,8两即半斤,上述珠算口诀中,有一句“八五”,说的就是老8两等于半斤,半斤与8两轻重相等。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较多用于贬义。也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半斤八两”和“势均力敌”,都有“彼此相等不分高低”的意思。但半斤八两偏重在形容两方水平相当;“势均力敌”偏重在形容力量均衡,主要用于双方势力相当。
例句:如,“你们两人半斤八两,谁也不必取笑谁”。又如,“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二一添作五★
“二一添作五”本为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1/2=0.5的意思。这里的5就是0.5。
“二一添作五”就是一分为二,好处各得一半的意思,人们常用“二一添作五”来表示两人平分东西。有时也用“五五分成”来代替“二一添作五”。例句:“咱们交易结清后,利润就二一添作五吧”。
★三一三十一★
“三一三十一”本是一种珠算除法口诀,意为:10除以3,商为3,余数为1,也即3个人分10个分不均匀1人拿3个还剩下1个。
“三一三十一”引申为"三个人分东西",例如,"将这些东西三一三十一地分了”。三一三十一不同于二一添作五,要害是分东西的多了一人,利益更不好平衡,因为二一添作五总能分净,但三一三十一就不一定了,有好多数并不能被3整除。
★小九九★
个位数算术乘法的口诀,从一一得一,一二得二,直至九九八十一,也叫九九歌。九九歌是民间谚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9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9个9即81更是“最大不过”之数。
后来又引申出冬至数九的习俗。我国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为简陋缺乏,为挨过漫长冬季,人们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时光。
另外,还有“写九”,就是写“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这九个字(其中“垂”为左右各一个“十”字),每个字的笔画数皆为九,从冬至开始,每天写一画,写完这句话,春天便来了。再有就是“画九”,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来。
九九歌还引申出“小九九”的俗语。“小九九”比喻为自己打算,犹言小算盘。例句:如,“生意场上,谁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就看谁能先算一步”。又如,“这种揩农民的油,装自己的兜,打个人小九九,把群众利益抛到脑后的行为,是很不应该的”。
★九九归一★
“归”是珠算的一种除法,小九归是除数为个位数的除法,大九归是除数为2位数的除法。“九九归一”与大小九归都有关系。引申为比喻绕了不少圈子,归根到底,又回到了本源。但这种回归并不是原地轮回,而是螺旋式上升,体现了人类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辨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
九九归一图
在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终极的,古今人文建筑都以之为“最”。要想“九九归一、终成正果”,还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九九归一作为一种升华、一种再造、一种涅槃,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多说一句,伟人去世恰逢9月9日,是为巧合!
★三七二十一★
原为一句乘法口诀。借比喻为不顾一切地执意行事,常与“不管”连用。据说,源于原始时期先民的计数方法,都是扳着手指头数数。在人们印象中,三是少,数三只要一只手;七是多,数七需要两只手。因此,人们说“不管三七”,意思是“不管多少”“不管好歹”。后来,人们在这种说法后面加上了“三七”的乘积,“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俗语就流传开了。
九九归一图
“不管三七二十一”,含有“不问客观情况如何”的意思,什么都不考虑,一切都不顾,表示态度坚决、决心很大,甚至有时是胡来蛮干。
例句,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是要给他点颜色看看”。又如,“管他三七二十一,机不可失啊!”
★三下五除二★
“三下五除二”原为珠算加法口诀之一,意思是在算盘的下档上有2个珠或者多于2个珠时,再加3个上去,操作时应从上档拨下1个珠,下档除去2个珠,即先加5再减2,这个除字不是正常运算中的除法,而是去除、去掉的意思。简单说就是要加3,就先加5再减2,也即 3= 5-2(在珠算中,上档每个珠为5,下档每个珠为1)。
后多形容做事干脆利索。例句,如,“他三下五除二把我交给的任务完成了”。又如,“她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把地板上的斑点给搞掉了”。
★一五一十★
五和十都是计数单位。口语中的“一五一十”,和以手指头计数有关系,表示5个10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例句:如,“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大家讲了一遍”。又如,“经过耐心开导,小明把所犯的错误一五一十告诉了老师”。
知识链接:十进制与十六进制
如果说10进制是产生于积累,那么16进制则是来源于分享。
我们用手指来计数,1只手5个手指头,2只手正好10个手指头。当需要计数的对象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就自然产生了10进制。
东西多了就要分配,最简单的分配就是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但是随着参与分配的人口增多,二一添作五就会反复进行,于是,人们把平分4次的每一份,变成一个更小的单位,16进制就产生了。
各种进制换算关系
16进制在分配时比10进制有先天的优势,让你不借助工具把1斤稻谷分成10份,恐怕有点麻烦,误差也大。但是如果分成16份,你只需要平分再平分再平分再平分,误差会比10进制小很多。还有,过去流通货币相当一段时间是白银,按16进制也有利于银锭切割平分。因此,十万雪花银,黄金万两,这些“两”都是16两的两,千万别搞错了,1两不是现在的50克,而只有31.25克(也就是1斤500克÷16两),跟国际黄金交易中的1盎司(约31.1克)差不多。
中国人不仅勤劳,也习惯分享,所以有大堆的谷子拿来分,所以从实践中就发明了16进制。
(文内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 | 黄超年
各位朋友,您一定对历史、地理和数学等有一点点兴趣,您可以关注“超超的史地纵横”!本号致力于传播史地小知识和趣闻轶事,将不时奉上一道道开胃“史地小菜”,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