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师利国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1)

前几天,偶尔看到十堰市竹山县擂鼓镇几篇文章,感受颇深,尤其是镇党委书记赵斌的几次讲话,全面讲述了擂鼓发展的目标规划。我出生在那里,自认为对那里很了解,其实不然。由于离开家里时间较长,虽然经常回去,但每次都是在老家院子里转转,通过他们的文字介绍,感觉家乡的变化太大了,似乎有一种冲动,应该回家重新了解我的家乡。9月20日,我又一次回到老家,这次是抱着期待探究而来,没想到,所见所闻比我想象的要好上加好。

擂鼓镇坐落在竹山西部,是竹山通往竹溪陕西的必经之路。擂鼓镇有一个地名叫擂鼓台,相传杨六郎曾在此驻军,筑台以窥敌虚实,日则耀兵示威,夜则悬羊擂鼓,若进军状敌遂遁去,擂鼓因此而得名。其实擂鼓镇周边有很多的传说故事,听地名就很有来历,也赋予传奇色彩,仔细品味,足以证明擂鼓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2)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3)

擂鼓镇还有个地名叫护驾,有一座山峰叫护驾山,有一个村叫护驾村,坐落在镇政府周边。这几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却都有出处:相传隋朝末年李世民因打仗来过此地,由于供给跟不上,已经弹尽粮绝,遇见一位仙风道骨老妪相助,帮助李世民逃此大劫。李世民继承大统后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他的擂鼓人,下令封此地为护驾。我上小学时曾多次到护驾山上玩耍,山上仍然留存着瞭望塔,烽火台,石围墙,饮水池。

护驾村有一个地方叫研槽沟,估计这个地方曾经为当地驻军加工粮食的地方。可想而知这里在历史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咽喉要道。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4)

紧挨着擂鼓镇有一个地方叫草鞋垭,小时候经常路过此地,给我的印象这里就是一个驿站,供来往客人休息之地,也是情报交换之地。听老人讲在战争年代,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了迷糊敌人,我方将穿过的破草鞋丟弃在行军路上,造成大部队曾经来过此地。也因此而得名。目前步行人少了,很少人去。但竹山到竹溪的高速公路上,有一个隧道仍然用草鞋垭命名。

烟墩子村,听起似乎与烟草有关,其实一点关系没有。此地是古战场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情报的高台,白天以烟为号,晚上以火为号,将情报从一个山头传递到另一个山头。现在想想我们先辈用聪明的智慧保护家园,多么不易。

擂鼓镇叫寨的山头特别多,都是与打仗息息相关,什么红岩寨、四方寨、鸡窝寨、广山寨、江西寨、天垭寨、锣鼓洞寨,每个寨都有动人心弦的故事,故事真假虽无法考证,但地因传说而得名。

为了更全面了解擂鼓镇的变化,我找了一位对当地比较熟悉的人当导游。我们先去了擂鼓镇金岭村。四十年前我曾去过几次,今天来看,简直不相信我的眼睛,有点找不到北的感觉,曾经储存的记忆已不复存在,似乎到了城市公园一般。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5)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6)

我游览了金岭又去了西河村,这里是农村振兴示范村,宽敞的公路,整齐的农田,漂亮的村庄深深地吸引了我。用天翻地覆的变化一点不为过。现在的农房不仅仅是穿衣戴帽,而是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从外观上看,属于一房一景,造型十分美观,内部结构坚固耐用。给我的感觉是:人居环境大改善,思想观念大转变,文明新风大扭转,致富信心大增强,旅游资源大开发。

在田间地头上,我遇到一位农民大叔,他给我讲,现在党的政策深入人心,知道我们农民想什么盼什么。照这样速度发展下去,农村不比城里差。9月24日我们村将举办西河村第二届庆丰收文化节,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激发农民热情,展示我们致富成果,探索农村振兴新路。镇里赵斌书记,别看他是个女的,工作十分扎实,经常到我们这里指导工作,为我们出谋划策,有这样的好领导是我们农民的福分。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7)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8)

顺西河村到邻近枣园村,田园风光无限,一派丰收景象。峰之谷成为亮丽的风景线,这里已成为蜜蜂王国。在这里可体验养蜂、割蜂、摇蜜、品蜜。擂鼓农民养蜂历史悠久,过去一户只有两三箱,主要是供自己家里享用。现在无论是厂房设备,还是技术含量都好于过去。这里已经成为科普基地,也是人们休闲打卡之地。

从枣园顺河而下就到了高望滩,现在叫烟墩子村。村主任柯美春知道我回来了,特意到高望滩等我。他给我讲,上午正在协调村民土地流转。我问又准备招商引资吗?他说张韦豪老板准备在家乡建一个航空科普实验基地。我问是那位37岁,已经购买三架直升飞机,春节将价值600万美国产的罗宾逊R44载人直升机,存放在自家小院里那个人吗。柯主任说就是他,张总是成功人士,心系家乡,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我为张总点赞,不久的将来这里又是人们关注的地方。

柯主任又带我去参观锣鼓洞纪念馆,刚到纪念馆遇到了宝丰镇中学,组织学生参观。柯主任说,自开馆以来,单位有组织的,家长带孩子的,旅游团队的络绎不绝。参观后给我的感觉是十分震撼。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9)

1947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大量歼灭,我军力量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全国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国民党已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我军则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9年1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在锣鼓洞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战争打得十分残酷,歼敌500余人,我军335人牺牲,无名烈士就有252人。很小的时候听父亲讲述过锣鼓洞战役,一天一夜炮声不断,这里已经变成一片焦土。当地村民掩埋了烈士尸体,后来政府又出资修建了烈士陵园,这些英雄已经长眠在擂鼓这片热土上。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10)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11)

参观纪念馆,我思绪万千,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要知道如果没有这场残酷的战役,他们一定会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冉冉升起,他们一定会亲手建设新中国,他们一定会见证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一定会是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传承,老一辈打下的江山将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擂鼓镇党委书记赵斌讲,擂鼓一定要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抢抓省级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机遇,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旅文章。

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值得旅游观光的地方没有去,但这次不虚此行,听到了擂鼓很多传说故事,看到了秋收忙碌的景象,观摩了当年锣鼓洞战场的炮声军号声,领略了擂鼓农村振兴新变化,品尝了农家乐纯天然美味佳肴,体会到农民从心底里感谢党的富民好政策及镇党委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我更期待下一次回家乡,看到更多的变化。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12)

我的老家最美的乡村(稻香四溢的美丽乡村)(13)

2022.9.24十堰

☆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