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又买味精,说了多少遍了,不能吃,不能吃,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得癌症了你别找我哭。”张姨怒气冲冲地将女儿买的味精,扔进了垃圾桶。

“你又在哪听的,味精致癌?这话也能信吗,我都吃了二十多年了,这不还是好好的?”

面对女儿的逼问,张姨一时语塞,想了想又说:“我还不是为了你好,人“专家”都说了,味精有害处,你少吃点咋了,不放味精就不吃饭了?”

“又是专家,哪里的专家,你这是被骗了还不自知!”

“你妈我是没啥文化,但是基本的对错还是能分清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张姨这番话出口,彻底激起了和女儿之间的矛盾,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声音在楼道里回响,整栋楼的邻居都赶来劝说。

结果,面临味精是否有害的话题,掀起了整栋楼的讨论热潮,一时间闹声如沸。那么,味精究竟有没有害处呢?

味精是否含有致癌物质(味精是化学物有毒还致癌)(1)

一、味精由何而来,为啥100年来争议不断?

到了今时今日,味精已然成为了家家户户日常的必备调味品。尽管人们对它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与争议,但是鲜有人知味精真正的起源和争议由来,这就导致人们无法对它产生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味精诞生于日本。1908年,日本一位名叫池田菊苗的化学家在家喝海带汤时,发现了这碗汤的与众不同,那无与伦比的鲜味让他无法自拔。

池田菊苗发现汤中另有奥秘,他将目光集中在海带上,随后专心研究海带的特殊之处,最终发现了海带里的谷氨酸钠。

随后,池田菊苗又在大豆、小麦中发现了谷氨酸钠,于是专门经营起谷氨酸钠的售卖,取名为“味之素”,一时间味之素风靡日本,传向全世界。

中国一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家发现后,经过研究也得到了其中的秘密,他发现小麦麸皮中就有谷氨酸钠,于是将其命名为“味精”!

味精是否含有致癌物质(味精是化学物有毒还致癌)(2)

按理说,味精的风靡程度如此之高,获得大众的认可是理所当然,但是再好的产品在部分地区也会“水土不服”。

医学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1968年时刊登了一个叫做Ho Man Kwo的人的文章,内容宣称自己吃中餐后短时间内身体出现了麻痹症状,从后颈到双臂、后背、持续了两个小时。

这篇文章里的内容引起了很多人的回应和赞同,因此当地流行起来“中餐馆综合征”,关于味精有害、致癌的传言也就扎根于此。

味精是否含有致癌物质(味精是化学物有毒还致癌)(3)

二、味精是“害人精”,不仅伤身还致癌?

味精是人们烹饪食物时最常用到的一种用来增鲜的调味料,其内含有的谷氨酸钠在进入人体后水解可生成谷氨酸而谷氨酸具有鲜味,也是味精增鲜的秘密所在。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味精因谷氨酸钠和谷氨酸具有了提鲜的作用,也因此传出了有害、致癌等说法。有人说谷氨酸对人体有害;有人发现谷氨酸钠在12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种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这种物质会导致癌症;也有人说味精是工业产品,事实究竟如何?

医学研究发现,谷氨酸是一种对人体极为重要的氨基酸,在水果蔬菜中普遍存在,并非罕见之物。而谷氨酸钠在高温120摄氏度或1小时100摄氏度温度中会有0.6%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不过且不说这种物质含量微小,而且它本身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实际上,味精是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经过淀粉、谷氨酸、谷氨酸钠,最终被人体吸收,整个过程也和所谓的化工产品不沾边。

味精是否含有致癌物质(味精是化学物有毒还致癌)(4)

国际食品添加剂委员会通过20年的研究最终证实:味精是安全可靠的,和伤身、致癌这两个名词毫无关联。

味精除了大众熟知的提鲜作用外,对人体的好处其实很多,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增加人的食欲,间接促进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发挥滋补效果;第二,味精内的谷氨酸进入人体后,96%都会被用于形成蛋白质

第三,谷氨酸还可以和血氨反应,产生谷氨酰胺,这种物质可以解除人体内氨的毒性;第四,谷氨酸还可以参与代谢过程,比如:脑蛋白质和糖的代谢,能够对中枢神经发挥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谷氨酸钠本身还具有治疗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胃酸缺乏等疾病。由此可见,味精并不是“害人精”,适当食用味精还可以给人体带来不少好处。

味精是否含有致癌物质(味精是化学物有毒还致癌)(5)

三、吃味精也有讲究,注意3点更健康

就目前医学研究得到的证据来看,味精对人体不仅无害,反而多有益处,因此人们对于味精大可不必过于害怕,但是味精毕竟是入口之物,讲究一些指标、用法、用量还是有必要的。

1.选购味精看两处

如今的市场上味精品牌多如牛毛,想要正确地选择优质味精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自己无法判断,可以参考医生建议。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曾表示,购买味精要认准两点,分别是包装上的QS认证、包装上的纯度指标。纯度越高代表味精的质量越好,一般好味精外表晶莹、颗粒均匀,而坏味精的色泽就要差很多。

提醒:味道苦涩的味精有可能加入了硫磺铵,一定不能食用。

2.添加味精注意温度

上文提到味精在120摄氏度或100摄氏度长时间作用下,谷氨酸钠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会使味精失去鲜味,因此为了防止口味失调。

推荐:味精的使用温度掌握在70-90摄氏度,出锅时为宜。

味精是否含有致癌物质(味精是化学物有毒还致癌)(6)

3.鲜味好的菜肴不用放味精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人们每日食用盐6克为限制,其中所含的钠大约2.3克

而味精中的谷氨酸钠也是含有的钠的,尽管剂量微小,但是人们生活中日均摄入的不仅有食盐,还有酱油、咸菜、腐乳、辣椒酱、零食等基本都加入了大量的盐。其内的钠含量往往是超标的,因此人们要注意味精的食用,要克制剂量。

专家建议:不止味精,生活中要注意平衡任何含有钠的物质,在食物上凡是含有食盐的物质,最好综合考虑,搭配食用,控制钠的摄入。

人们对味精的“误解”说明,有时候看待一件事物,不能太主观,也不能太片面。

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人们要学会利用信息资源,对有关医学和健康的问题求证真假,避免传言误人。更要杜绝谣言害人,做一个健康的新时代人!#谣零零计划##守护银龄世界#

参考资料:

[1]《长期吃味精居然能致癌?味精到底能不能吃?》. 山西省中医院.2021-06-12

[2]《味精是化工产品?会致癌?》. 东莞疾控.2019-05-16

[3]《味精加热超过100℃会致癌?只是没有鲜味而已》. 人民网科普.2019-01-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