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文聊了广州“南武城”的叫法,如果说这种叫法有些牵强的话,“楚庭”的称呼更显得扑朔迷离,像雾像雨又像风,甚至有些空穴来风。今天来到广州,如果有机会去越秀山公园的话,会看到一个清代的石制牌坊,上面刻着“古之楚庭”,就是为了告诉世人这里曾经和古楚国很有渊源(图1)。

广州的别称有几个(广州的别名二)(1)

图1 古之楚庭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事实上关于广州是楚庭的说法更像一个不知从何时开始的传说,晋代有两个版本的《广州记》,作者一个叫顾微,一个叫裴渊,但两个版本的《广州记》都说南海人(这个“南海”就是现在广东地区)高固在楚国当相国时,曾经经历了五只山羊叼着谷穗入广州城的瑞兆。但让人无从可考的是,《广州记》原著已佚,人们只能从宋代的《太平御览》中搜集一些碎片的信息(图2),更何况晋代离战国时期的楚国也相隔了五六百年,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又是个X,我们也就只好听听而已啦。

广州的别称有几个(广州的别名二)(2)

图2 《广州记》片段 图片来源:网络

总的来说,楚庭这种对广州的称呼,其来源有至少四种。提前声明一下,这四种说法目前都没有得到任何历史考古的证据支持,所以,权当是传说吧!第一种说法是周夷王的时候,楚国老大熊渠(姓芈)攻伐杨越,可能是现在江汉一带,然后说南海这边“事楚”,还有楚亭,这个说法所描述的年代距今2800多年;第二种说法描述的年代在春秋时期,差不多距今2600年,说的是周惠王赐楚王熊恽祭祀的肉(胙),然后派他去镇压南方蛮夷的暴乱,于是熊恽一边吃着周天子分的肉一边带着手下小弟南下复命,可能是周王赐的肉有神力,熊恽顺利征服岭南各地,还修了楚庭;第三和第四种说法都和五羊的传说有关,但描述的年代一个是距今2300年的战国,一个是距今1900多年的西晋,大概意思都是说五羊瑞兆的,广州属楚,这个以后会细说。

说到“楚庭”二字,还是有些内容可以讲的。首先是各个“庭”字,通“亭”,建筑学专业的朋友大都会了解,传统建筑中“庭”就是宫室或住家堂前的空地,家庭的这个“庭”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自家门前种菜养鸡鸭的院子,而放在古代官方,这个庭就有官署的意思。例如,秦汉时期比较著名的就是“泗水亭”亭长刘季,也就是后来的汉高祖,他这个官相当于当时最基层的行政干部,当时可能就在这个“泗水亭”里当差,所谓“古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说的就是这个,所以广州的楚庭有可能就是一个古代的“亭”,然后里面坐着一个很了解本地民情的亭长(图3)。

广州的别称有几个(广州的别名二)(3)

图3 泗水亭 图片来源:网络

综上所述,不管“广州事楚”这件事是否有考古资料的支持,至少影射了一个点:广州自古以来与中原的文化交流从未断过,来自中原吴越等地的华夏族群与岭南的百越诸族,经历了数千年的融合之后呈现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广州##我要上微##广州城事##广州资讯##广州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