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好茶需要静心等待(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1)

1940年,昆明,刚考入西南联大的中文系学生汪曾祺迷上了泡茶馆。

所谓“泡”,指的是长时间地坐在茶馆里“杀时间”;一壶普洱老茶伴一本书,本属“阳春白雪”的自修生活浸染至地气浓郁的烟火之地。那是战火纷飞的年月,穷学生们一路流离,找寻一张宁静的课桌都属奢侈。在昆明文林街的茶馆里自习、社交、发呆、乃至谈情说爱,生活的构面看似奇异,实乃自自然的无奈之举。

一杯好茶需要静心等待(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2)

◬ 今日云南茶馆

当已和联大岁月时期的面貌大有不同 | ©视觉中国

“这是立体的构画,描在这里许多样脸,在顺城脚的茶铺里,隐隐起喧腾声一片。各种的姿势,生活刻划着不同方面:茶座上全坐满了,笑的,皱眉的,有的抽着旱烟……”

林徽因曾在《昆明即景茶铺》如此描述彼时的知识人“泡茶馆”景观。在生活物资条件最为匮乏的时代,日后成为国之栋梁的年轻学子反而爆发出人之所有的极大精神潜能。

告别联大岁月经年后,汪曾祺仍然记得当年有位姓陆的同学“是一个泡茶馆的冠军”。据汪老在《联大旧忆》中追述,此人的一天从在茶馆里洗漱开始,泡一碗茶,看书到中午,起身吃午饭,继续看书直到夜幕阑珊。

存在即感知。或许是云南特有的多样性水土滋养了知识人于处境艰难之际仍平静追寻光明的能量。这片土地不仅浸润过“南渡的星辰”,它地气中蕴藏的独特风味总离不开一缕普洱茶香。因茶而串联起的大时代故事已是余晖,而今置身茶马古道的故地思茅(今普洱市),这座因普洱茶而闻名的小城群山环绕,澜沧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茶树良种云南大叶种茶在此自然生长。

一杯好茶需要静心等待(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3)

云南普洱,澜沧江纵贯全境,因普洱茶而闻名

作为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湄公河的中国境内河段,澜沧江流域的地区孕育了滇茶。在诸多独属于云南的生态茶滋味中,我尤为偏好普洱熟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后变换轻巧形态,化身成“饼”、“砖”、“沱”、“团”乃至“小方片”的形态流通于世,那醇厚平和的滋味与实惠的价格令它成为不挑胃口的日常茶饮。

相较于普洱生茶的刚烈苦涩之味,普洱熟茶的风味香甜,宛如和煦微风中走出的端庄少女。夏日炎炎正好眠的解乏日子里,人蜷在茶室里烧水,投茶,待水沸腾冲入茶碗,几秒钟的辰光里看那金红色的芽头从熟普小方片上脱离,沉浮于汤中渐渐舒展开身姿;焖上几秒出汤分杯,一股馥郁的陈香袭来,如微风拂面。趁热一口入喉,醇浓甘甜之味唇齿留香;连饮三杯身上渐暖,那原本不振的情绪也随之舒缓,于品饮享受之外多了一重审美意味。

一杯好茶需要静心等待(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4)

一款高标准熟普,由有机鲜叶经过严苛标准制成,茶鲜叶种植过程严格按照有机管理进行,未喷洒一滴杀虫剂,依赖原生态多样化的生物及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在普洱的茶厂,传统茶师对待茶的郑重态度颇有着老派手艺人的严谨。为了达到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四个国家地区的有机认证,特选用天然矿泉水渥堆发酵,每生产1公斤成品茶,就要用掉0.6公斤泉水。

近来所饮的这款有机普洱熟茶,我更习惯称呼它为“小方片”。脱离惯常的饼茶形态,便携的“小方片”由金色锡箔纸包好,把玩手中好似一块诱人的巧克力。茶余饭后、办公休憩、无聊发呆之际,随手拿起一片有机熟茶轻巧投水,免去青筋勃起苦撬的尴尬;一片一泡,片刻间生发着日常所能寻到的雀跃欣喜。

一杯好茶需要静心等待(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5)

“有一杯好茶,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春·夏·秋·冬,有着普洱小方片的伴茶生活不挑时令、不拘泥胃口,是最轻松的宁静治愈剂了。

一杯好茶需要静心等待(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6)

「普洱茶·有机熟茶

限时折扣满减 口感香醇顺滑 有机认证

一杯好茶需要静心等待(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7)

*一起来找chá*

生活市集优惠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