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罗子清 整理:女报记者 周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白头偕老的爱情让人羡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白头偕老的爱情让人羡慕(有一种爱情叫白头偕老)

白头偕老的爱情让人羡慕

口述:罗子清 整理:女报记者 周瑛

50年前的七夕,罗子清和丈夫沈志强领证结婚,因为那天军人沈志强有空去婚姻登记处。如今,度过金婚之年的老两口都已经白发苍苍。曾经和丈夫两地分居21年的罗子清感慨,白头偕老,真不只是说说那么容易:身在两地时,两人商量着过日子,身累但心不累;反而团聚后却多了不少磕绊,甚至差点离婚……

电视剧《金婚》剧照

50多年前,我和沈志强大学毕业后都留在外地工作。

那时候,十里八乡出个大学生不容易,有一个就会受到全村人的瞩目。我们的婚事也不例外,很多热心人介绍。

介绍人是一个我们村嫁到沈家村的人,熟知两家的情况,还和我们家有点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凭着对介绍人的信任,我和沈志强在介绍人家里见了一面。

虽然时隔五十多年,但是那一次相亲,我还是记忆犹新:沈志强个子不算高,也就1.7米多,但是穿着军装的他眉毛浓黑,双眼炯炯有神,那个时代推崇军人,虽然他军校刚毕业不久没上过战场,一直在工程部队服役,但是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呆过的人,身上自有一种别人没有的硬朗。第一次见面,我对沈志强还是满意的。

结婚后,沈志强跟我说,第一次见面,他对我有着农村人少见的白皙皮肤和两根又黑又亮的大麻花辫也是印象深刻。

第一次见面,我们俩算是对双方都比较满意。我们俩都是家中老大,我下边有四个弟弟,沈志强也有好几个弟妹,家里的老人也都看好我俩。至于人的品性,我们的村子相隔只有五六里路,一打听就什么都知道了,也没什么好说的。

部队的时间紧,我的探亲假时间也不多,见过一面后,沈志强匆匆回了部队,我也回到了济宁的单位,两个人开始书信联系。

鸿雁往来半年后,双方老人拍板,我们该结婚了。那年,我已经25岁,而沈志强已经28岁,绝对符合国家的晚婚晚育政策。

我们本来是打算那年国庆节结婚的,但是算了算时间,国庆节期间,沈志强的部队要去青海施工,我们就在他修整的间隙里,去部队驻地所在的湖北麻城领了结婚证。

巧合的是,那天正好是农历七月初七。

一包水果糖,两包瓜子,在部队的会议室里,我和沈志强在他领导的见证下给战友们一起鞠了个躬,完成了我们人生当中唯一一个简朴又不失热闹的婚礼。

婚后,我回到山东的单位上班,而沈志强则随着部队天南海北地四处跑,今年青海,明年东北。他经常给我写信,问我一个人生活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事情要跟他说。有急事就发电报。

但是,部队的施工地点多在荒郊野外,别说是发电报,就是信都不一定能及时收到,所以我给他写信不多。一方面,单位的同事人都很热心,年轻人居多,都是来自各地的年轻大学生,远离家乡,大家有事情互相帮忙,而年长的同事体谅我是个两地分居的军嫂,也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现在的人都不愿两地分居,说是受不了一个人生活的寂寞。说实话,50多年前,我每天都被工作和各种生活琐事占得满满的,没有时间去寂寞。不过,那会生活不是很方便,做饭需要生煤炉子,洗衣服靠手洗。那会卖成衣的也不多,衣服、鞋子很多时候都要靠自己做。所以,下班回到家,洗衣做饭就要占去很多时间,如果有了孩子,更是忙得团团转,再加上工作忙碌,晚上躺在床上几乎闭眼就能睡着。那会,孤独也许是有的,尤其是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忙工作,但寂寞却几乎无从谈起,因为生活太“充实”了。

所以,那个年代的离婚率很低,一方面是人们意识传统,不愿意轻言离婚,另一方面,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让人们无暇去发展婚姻以外的感情。我和沈志强就是如此。

我和沈志强有两个孩子,都是在我们两地分居期间出生的。

老大沈伟在我身边长到两岁多时,就被送到了姥姥家,和比他大上8岁的四舅一起由姥姥照顾。因为那会我又怀了老二,且月份越来越大,身子笨重,不方便去照顾才两岁多的他。

老二沈军比老大小三岁,不像省心的老大,刚出生就让我把心都操碎了。沈军刚出生时还胖嘟嘟的很可爱,但是出生不到三天就开始吐奶,眼看着别的孩子见风就长,而沈军因为吃不进奶日渐消瘦,我慌了。得到消息的沈志强连夜从武汉赶到济宁。当地医院查不出原因,我们就到武汉去查,结果发现老二是先天幽门狭窄所致。在武汉给孩子做了手术,除了喂奶,又在医生建议下给孩子喂食蜂王浆,老二的脸色才一天天红润起来。

从25岁结婚,到46岁我随军调到济南工作,终于夫妻团聚,中间间隔了足足21年。21年间,我和沈志强有商有量地过日子。不着急的问题就在信里说,紧急的事情就发电报,后来是打电话说,虽然也经历过一些不如人意,但是总算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

在济南团聚后,长期不在一起生活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

首先,生活中开始有了各种小摩擦。那会已经有了煤气灶和瓶装液化气,做饭比以前省时省力多了,可怎么做,吃什么产生了不少摩擦。老沈在部队呆了大半辈子,又是过过苦日子的人,对生活基本零要求,吃饱穿暖就行。

比如买菜,别人是论斤称,他是论堆数。晚上天快黑时,菜贩一般会便宜处理当天剩下的菜,按种类一堆一堆地分好,不能说都是歪瓜烂枣,但好的不多,而且量还不小。我们经常连吃五天芹菜,或连吃四天的茄子。比如穿衣服,除了军装,老沈的便服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件,有的穿破了还不舍得扔就打上补丁,这在上世纪90年代,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次我出差,老沈去我们单位领发的东西,因为皮肤黑又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竟被当成收破烂的被拦在办公大楼外边。

我劝过他,一我们不缺买菜的那俩钱,二稍微注意一下形象,但倔强的老沈一句也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其次,团聚之后,老沈开始和我分居。那会正好赶上我更年期前后,本来就容易多思多疑,老沈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多年的两地分居没感情了?说实话,老沈不像是那种见异思迁或有什么想法的人,但是这种事情谁说的准?

后来老大放假带女朋友回家,房子紧张,老沈不得不和我同床而眠,我才明白,他是怕影响我休息。除了呼噜打得震天响,老沈不知道什么时候养成了一种睡觉时手脚会突然抽动几下的毛病,我一向浅眠,如果被他碰到,就会半天睡不着,自然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虽说老沈大我三岁,但是性格执拗的他很有几分倔脾气,所以在孩子们的眼中,平常都是我让着他。没办法,就是遇上了这样一个倔老头,我能怎么办?再说,现在快80岁的老沈心脏不好,还有高血压,高血糖,等闲的小事我不会跟他拌嘴。再说了,老伴老伴,老来是个伴,两个孩子都不在济南工作,平常只有我们老两口一起过日子,能互相体谅就互相体谅着些吧。

如今我和老沈结束两地分居已29年,今年七夕还是结婚50周年纪念日。老大和老二都说要好好庆祝一下,节俭惯了的老沈大发脾气,有钱没处花了?所以,就改成了老大和老二周末都回家,我们在家里一起吃顿饭。不过,有心的大孙子还是在七夕晚上跟我手机视频了,祝我和老沈金婚快乐,还说等我和他爷爷钻石婚的时候,他就用自己攒的钱给我买个大钻戒,哄得我心花怒放。虽然结婚50年了,但老沈几乎没给我买过首饰,指望他给我买钻戒更是想都不用想。开心之余,看看身边这个倔老头,虽然固执了点,抠门了点,但如果能跟他庆祝钻石婚,也挺好。(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