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情况,通过财务报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无论是企业的内部管理者还是外部的投资者都非常关心财务报表的数据。编制财务报表是财务人必会的技能,这里面有哪些编制技巧呢,一起来学习吧!

会计报表制作技巧与方法(财务报表基础及编制技巧)(1)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 净资产的要求权。

编制原则: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编制依据:总账、明细账

只要有余额的科目,就一定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才能保证报表的平衡关系。

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

递延所得税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租赁负债、递延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根据总账、明细账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存货:原材料 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 商品进销差价 发出商品 委托加工物资 库存商品 周转材料 受托代销商品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 … -减值准备

二、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利润表的列报应当充分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和构成,有助于 使用者判断净利润的质量及其风险,有助于使用者预测净利润的持续性, 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编制依据:损益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有关科目的发生额

损益类科目期末结转本年利润后,借方和贷方发生额一致,期末余额为0,根据其发生额填报利润表。

若未结转本年利润,不影响利润表的填报,根据发生额填报即可。

贷方发生额为正数,借方发生额为负数或减项。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从编制原则上看,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从内容上看,现金流量表被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各类企业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对经营活动的认定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工商企业而言,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职工薪酬、支付税费等。

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

讲解通俗易懂,轻松学会报表编制,点击了解课程详情>>财务报表基础及编制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