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成语来自历史故事(大都是古人发明)(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流传最久的文明,期间孕育出了许多灿烂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除了众所周知的四大发明,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成语也是中国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之一。

成语是汉语言文学中的一大经典,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五万多个成语,其中大多都是古人发明,新成语没有几个,这不禁让人好奇近现代真的没再发明新成语吗?为何近现代不再发明新的成语了?

源远流长的成语文化

成语文化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留下的精粹,是汉语经过长期使用总结出来的简洁词语。其中,超过96%都是由四字组成,比如“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助人为乐”等等。虽然这些成语只有短短四个字,但是提到每个成语都会在我们心中浮现出一幅画面。

有哪些成语来自历史故事(大都是古人发明)(2)

当然成语不仅局限于四个字,还有很多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三字或者四字以上的成语。比如“一物降一物”、“民以食为天”、“莫须有”、“罕用字”等等,字数最多的成语也能达到十个字以上,这些都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短短几个字就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成语,表达方式简便、表达的意思直白,更加能够让人理解,很多时候白话文进行长篇大论也不能表达意思的时候,成语只要短短的四个字就能让人听懂。写文章也是如此,古人用篇幅简短的文言文就能表达很深的含义,轻易的打动人心。

同时成语也可以委婉的表达很多含义,可以用成语隐晦的表达自己的心意。成语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客套话,显得很有文化也很懂礼貌,比如“却之不恭,受之有愧”这类词语。熟练运用成语的时候,甚至可以骂人不带脏字。

有哪些成语来自历史故事(大都是古人发明)(3)

近现代真的不在发明成语吗

既然成语文化这么源远流长,很多人都好奇为何现代不再发明新的成语了?难道现代是中国人的智慧不如古代、文化素养逐渐降低了吗?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近代也并不是不再发明新成语,只是比较少。古代成语都是来自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等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一些新的四字词语,只是由于很多都没有足够的历史沉淀和打磨,不敢与成语相提并论罢了。

近现代也出现了一些成语,比如“正龙拍虎”,指用欺世盗名的手段获取个人利益,而相关监管部门沆瀣一气指鹿为马的现象;“舍己救人”,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这些成语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被人认可。

有哪些成语来自历史故事(大都是古人发明)(4)

除了新发明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三字词语,比如“磨洋工”,拖延时间、懒散拖沓;“铁饭碗”,指在一个好的部门工作,工作稳定、收入无忧;“装孙子”,奉承别人的嘴脸等等。这些令人熟悉的三字成语也都是随着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只是由于日常使用的过于频繁,没有被我们所留意

此外,我们在网上冲浪时也经常会用到一些新发明的、没有经历过时间打磨的四字成语,比如“人艰不拆”,人生已经足够艰难了就不要再拆穿了;“不明觉厉”,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觉得很厉害;“累觉不爱”,很累、累到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等等。这样的四字词语也很多,流传度也很高,但是说这些是成语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至于这些网络词汇能否流传下来,还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为何现代很少发明新成语

古人发明了近五万个成语,而近代却寥寥无几。因此有很多人好奇为何现代很少发明新的成语?总结起来无非有三个原因。

其中,最大的原因无非就是语言环境的变化。以前很多成语都是从文言文中精简、提炼出来的。古时候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纸张和电子设备,只能依靠竹简和织锦,不仅十分不方便储存、运输、传播,还特别昂贵。受到这些因素的限制,古人无法将心中所想全部记录下来,不得不惜字如金,把心中的白话总结提炼成文言文在进行书写。

有哪些成语来自历史故事(大都是古人发明)(5)

成语又是对文言文的提炼,精简之后再进行精简,往往只要四个字就能直抒胸臆,甚至三个字也可以表达清楚意思,最多也不超过十来个字。简短的成语背后承担着许多的内涵,这种方便又简洁的语言十分有利于传播,因此也就被广大人民发展和使用。

而近年来,随着纸张和电子设备的发明和普及,人们不需要凝练内心的语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长篇大论也无所谓。成语的发明不再是必须进行的,因此新成语越来越少

另一个原因是文化从精英向贫民阶级转移。古时候读书是贵族精英的特权,知识和文化被垄断。而近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不再高度集中,逐渐向贫民阶级转移。此外,随着不断发展,知识需要更直白的呈现在大众面前,书写和传播也要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文言文的晦涩难懂阻碍了文化的传播,因此逐渐被白话文所替代。文言文的沃土逐渐消失,新的成语也就很难再成长。

有哪些成语来自历史故事(大都是古人发明)(6)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成语已经够多了。中国已有将近五万个成语,而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多、比较频繁的也不过寥寥几千,原有的成语已经足够我们使用,不需要再劳心费力的发明新成语。

实际上,现代人十分重视成语的使用,高考是中国的一大考试,几乎大部分的青年人都要经历这一考试。为了使成语文化能够延续下去,我们在高考中也设置了对成语的考核,希望孩子们能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记住并且熟练运用成语,将成语文化不断传承下去。我们要珍惜成语这个中华文明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成语,会使我们更好的感受中华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还可以将成语这个悠久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也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成语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希望我们可以多多使用成语,不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