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打好球,一支合适的球拍必不可少,除了以体验不同器材为目的的发烧友外,大多数乒乓球爱好者还是希望拥有一支能为实战带来助力的球拍。

一支底板,两片套胶,在若干种搭配与选择中,迷茫、痛苦都是常事。每一次的搭配,必定要用时间去适应、用自己的技战术考量。一旦不适合,非但没找到想要的感觉,就连原来的手感也被搞得七上八下,在不断的追寻中,发现自己也成了发烧友。

其实,选择与搭配并非无规律可循,发烧多年的国球汇君就跟大伙讲讲一些选球板的经验,帮你在选球板上少走弯路。

乒乓球板选择(选球板的2大原则)(1)

选板原则一:自身力量与底板的弹性要互补

选板原则二:打法与性能相配

最典型的,例如削球打法,使用蝴蝶朱世赫、TSP松下浩二等板面大、厚度薄的削球板,容错高、能吸收冲击力,让防守的稳定性大大加强。

现在纯弧圈或是纯快攻打法很稀少了,弧圈与快攻相辅相成才更容易打出优势,但每个人偏重的方向也未必相同。

若是快攻较多、经常在中近台活动,主打落点与摆速,使用一些轻快、硬挺的7夹板,或是类似风格的外置纤维板会较为合适,轻快、出球干脆的球板能提高你的速度与击球的精准程度。

若是偏向于弧圈,则使用具有一定形变和吃球、又具有韧性的球板(例如玫瑰5等5夹板,或是龙5等内置纤维板)会更占优势,吃球的性能可以保证充分摩擦,而韧性则会增强球拍的蓄能喷射感,也就是更有底劲,让你的暴冲具有穿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