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思达

和其他大多数人类早期城市一样,罗马城的建立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今天的传世史料大多被掺入了神话传说,让人们难以知晓真相,但从一些罗马流传的习俗细节之中,后世学者还是能够得以一窥罗马诸山逐渐联合和扩大的过程。

李维曾经提到,在他生活的时代罗马还流行“牧神节”(Lupercalia,亦称驱狼节)。节日是为了祭祀牧神,祈求神灵帮助驱逐野兽,保护牲畜。每年2月15日,祭司会在帕拉蒂尼山丘西侧一个卢波卡尔(Lupercal)的洞穴中举行仪式,他们会先宰杀一只羊作为牺牲,然后让被选中的两组男青年赤身裸体以此处洞穴为起点,围绕帕拉蒂尼山丘赛跑。青年一边奔跑一边还要手持用牺牲羊皮切成的皮条抽打沿途围观的妇女,认为这样可以让人丁兴旺。习俗中,青年们无需跑遍罗马全城,仅围绕帕拉蒂尼山丘奔跑,而且让人在意的是,出发点卢波卡尔洞穴传说就是罗慕路斯和雷穆斯婴儿时藏身之处。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暗示,帕拉蒂尼很可能就是罗马城最初发祥地,为传说中罗慕路斯最早建立的罗马方城(Roma Quarata)所在地,因而会在牧神节中受到特别的重视。

罗马时代都有哪些城市(漫长的联合和扩大)(1)

《萨宾妇女》,1799,雅克 -路易·大卫,布面油画

除“牧神节”之外,后世罗马一直保留有一个名叫“七丘节”(Septimontium)的庆典,故老相传的此节日是为了纪念早年间存在于罗马的“七丘联盟”。瓦罗在他的《论拉丁语》中便明确指出,此“七丘”非后世罗马城区七山,而是帕拉丁和凯马路斯(Palatium,Cermalus,均位于今帕拉蒂尼);地势较低的维利亚(Velia,今维米那勒);奥庇乌斯、契斯庇乌斯、法古塔尔(Oppius,Cispius,Fagutal,均位于今奎里纳尔);以及凯利乌斯(今西里欧)。他表示:“七丘节因罗马城所在的山头而得名,这个节日不是全体人民的,只是住在七座山头上人们的节日。”从此说法中人们大致可知,罗马先民在建立罗马方城之后就开始向外扩张,建立了所谓“七丘联盟”。但此时罗马的七丘联盟范围很小,既不包括北方萨宾人居住的诸山,也不包括山岗间的低地,因为此时诸山岗之间还是无人居住的溪谷。后世考古学家在山冈低地发现了存在于公元前670—前660年之间的茅屋村落痕迹,从侧面证明了至迟在公元前7世纪中叶前,罗马城已经从最初的帕拉蒂尼扩张到邻近的山头,进入到“七丘联盟”阶段。

无论是从什么角度来看,“七丘联盟”之后的罗马与萨宾的融合都是早期罗马重大事件之一。据传罗慕路斯宴请邻邦萨宾人,趁着客人们酒酣耳热的时候率兵打入萨宾城,将那些年轻貌美的萨宾女子抢回罗马。两个部落就此结仇,战争连绵不断。后来,萨宾女性抱着刚刚诞生的幼子走上战场,阻止了自己的萨宾父兄和罗马丈夫之间的争斗。按狄奥尼修斯的说法,抢夺萨宾妇女之后,罗慕路斯在面临由提图斯·塔蒂乌斯(Titus Tatius)统率的萨宾人的报复时,获得了来自阿尔巴·隆伽以及伊特鲁里亚人的支持。拨开传说的迷雾,看上去更像是“七丘联盟”时代的罗马对外扩张时,在拉丁人和伊特鲁里亚人支持下同盘踞在北方山头的萨宾人爆发部落联盟战争。战争虽然最终以北部诸山并入罗马,罗马得到进一步扩张作为结束,但同萨宾人的争斗与合并却深刻于罗马人的记忆之中,甚至作为传统反映在节日的细节之中:在“牧神节”中,参加奔跑的青年会被分成两组,一组名叫昆提里尼(Quinctiliani),另一组叫作费边尼,非常明显来自拉丁氏族名昆提西亚(Quinctia)和萨宾氏族名费边(Fabia),两者的对抗象征着当年的萨宾战争。每年3月和10月,罗马都以帕拉提诺和奎里纳尔为队名,选出两队战士手持剑、盾,按节拍相击,绕行罗马全城一圈,象征昔日两个部落的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