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层指的是什么(不再有共同回忆)(1)

26年前的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35周年台庆晚会上,由郭达、赵丽蓉、蔡明、汪文华共同主演的小品《追星族》,因其独特、新颖的题材,成了整场晚会上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节目之一。那时,热衷于“追星”的年轻人,哪怕在同龄人中也只能算是少数,而与从未追过星的长辈相比,更显得势单力薄,似乎是十足的异类。因此,当这个小品首次将“追星族”这个充满争议的新族群,以诙谐的方式呈现到全国观众面前之时,许多人的感受都是新鲜、好奇,以至于对“追星”充满了或正面、或负面的奇妙想象。

26年过去了,对今天的社会而言,“追星”早已司空见惯,并渐渐从“非主流”走进了“主流”。然而,有趣的是,尽管“追星”已经成为几代人的共同经历,但代际之间的“代沟”却并未因为这种共同经历而弥合。就像80后、90后的父母不理解他们的子女为何“追星”一样,今天的80后、90后,对95后、00后的“追星”习惯也充满了不解。而其中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人们“追星”的对象发生了变化——过去,大多数人“追”的都是同一批光芒万丈的“超级巨星”,因此几乎所有同龄人都是“追星”路上的“同道人”。而今天年轻人的“追星”格局,却愈发显得“各花入各眼”,以至于不同明星之间的粉丝,要么“老死不相往来”,要么互相“敌视”。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作追星的“分众化”,其背后的主要成因,便是年轻人成长环境的变化。

曾几何时,在“追星”成为主流之前,“追星”是一整代年轻人追求个性解放,释放叛逆情怀,与他们眼中古板、拘谨的成人世界对抗的方式。因此,那时的年轻人追逐的,往往是一批具有高度同一性的偶像。提起崔健或是窦唯的大名,即便是不追星的70后也难免有所触动;而刘德华、周润发、张国荣、张曼玉等黄金时代的港星,则几乎是所有80后的共同回忆;周杰伦、蔡依林、李宇春……这些名字伴随着绝大多数90后长大成人。对那时的“追星族”而言,这些人不仅是他们喜爱的明星,也是一种区分“我们”和“别人”的精神图腾,在这些共同偶像的指引之下,同一代人被凝聚、感召了起来,建立起了只属于这一代人的共同回忆,也为他们自己的“精神国度”划定了边界。

然而,今天的年轻人,在精神需求上早已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对过去的“追星族”而言,促使他们“追星”的最大动力,是保守的成年人世界与相对匮乏的文化资源,那么,对今天的“追星族”而言,这些问题则几乎已经不复存在。他们最需要的,不再是与同龄人“抱团取暖”,与不理解自己的成年人“战斗”,而变成了在同龄人中彰显自己独特的个性,避免“泯然众人”。

与此同时,造星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能够“供给”给年轻人的明星数量和种类,远远超出了过去几代人所能追逐的明星总和。也正因如此,许多“追星”领域的“老家伙”,才会有“今天的明星不如过去的明星厉害”的感觉——无关业务能力,那种一呼百应的“天王”“天后”,从根子上便已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其实,不仅是“追星”,许多其他的文化领域,也都走进了“分众化”的时代。这种“分众化”的本质,其实是文化资源从匮乏走向丰富,年轻人从追求同龄人认同到追求独特个性的变化。我们会发现,曾经为70后、80后、90后津津乐道的“共同回忆”,对今天正在成长的这一代人而言,似乎正成为一个越来越捉摸不清的空洞概念。同样年龄的年轻人,小时候看的动画片不再是同一个电视台上播出的节目,而是各家的家长为他们挑选的不同碟片;长大一些之后,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网上搜索自己喜欢的文化内容,而不再像过去一样,主要依赖同龄人之间的人际传播获取讯息。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会发现,同一代人的认知环境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同温层”时而碰撞、时而远离。

不论我们喜欢或是不喜欢,我们都应面对一个现实趋势:我们生活的社会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与异质化。当人们拥有的选择越来越多,自然就会分化出更多的小圈子、小群体。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现,类似“x0后”这样的标签将会失去对之后几代人的描述力,那时,我们的社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必然远比“追星”这件小事重要得多。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