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我们知道,当时社会中的人分布在一个金字塔当中,底部的基数比较大,处于顶端的人数较少。他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等级划分,底层的人是没有尊严的,生活同样是极其艰难,所创造的价值根本不属于自己。

人与人之间有明确的划分,这条线是看不到的,是无形的。但各类人群居住的地方也有着明确的划分,这是能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内城为城,外城为,一个城郭已经把人在地理位置和人身地位做了详细的划分。那么同为建筑,一字之差的城和郭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城位于中心区域,占据更好地理位置,设施更加完善

1.城有更好的地理优势,建造更豪华有气势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为民”,古代的君主不仅要从身份和权利上区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而且要在居住场所上有所体现。为了展现自己的地位,他选择居住在一个地区的正中央位置,但是会以这个区域的地形和资源做衡量。

卫城与外城的关系(内城为城外城为郭)(1)

城和郭共同组成一个城市,中间由一道城墙作为划分。从表面上来看,城外围的墙壁更高大一些,它不仅有外观的作用,而且在军事上起着一定的作用。防御机制在城外面的墙上已经具备了,高高的楼台上,每时每刻都有专门的人把守。

较高的位置不仅可以观察外围的敌情,而且还可以在防守上占据优势。所以这道墙在坚固程度上要比其他地区高很多,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

参与这个工作的人往往是城外的人,他们是城内主人的免费劳动力。郭内的人不仅有着这方面的义务,而且还要在规定的日期之内完成。

除了建造方面的工作之外,其他需要劳动的地方都需要这些人参与。城内的建筑极其豪华,特别是一个王或者居住居住的区域更是耀眼。金碧辉煌是这个时期建筑的重要特点,从建筑的装饰以及高度上面可以彰显一个人的地位

其他士大夫们是城里重要的居民,他们的家建造的也极具特色。虽然在表面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可以从家庭内部的修饰,以及仆人的配比上面看出这个人的家世。

艺术文化是城中人生活的一部分,参与表演的人员虽然没有人身自由,但是他们在家中可以为主人增添荣耀。有的时候,城中人攀比的不是大厦的豪华程度,而是是否有培养艺术团队的能力,同时彰显自己的品味也是重要的对比内容

一个家庭有演出的时候,往往会邀请其他家的人前来观赏,这是城中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2.城中人的职责与生活方式更多

早在封建大国没有建立之前,城郭已经存在,这时的士大夫们有着一定的权利。他们可以挑选适合的王来担任重要的职务,同时可以根据大家的意见让不合格的人下台

卫城与外城的关系(内城为城外城为郭)(2)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定的职责,那就是做王的守护者。王自身是没有军队的,而是要依靠城中人的保护。有作战需要的时候,城中人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出军的任务。这个时候两者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们更看重的是王的品行和能力,选举出来的人物往往是大家一致认可的。

后来这种制度被废除了,王可以在一个家族内部无限沿袭。这就形成了许多破败不堪的局面,没有自我约束能力的王经常挑战大家的底线,灭亡重建变成了历史空间中的重要内容。当新的国度形成之后,城依然存在,君主的权力变得更大。

为了发展经济,城中人的数量有所增加,一些从商的人加入了这个队伍当中。虽然他们的地位非常低,但是可以为一个社会提供有利的资源,为封建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润。市民阶层在朝代的发展中不断扩大。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的范围逐渐变大。从繁华程度上,可以看出哪里是中心区域,哪里是边缘区域。但他们都是城中的市民,是组成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国家税收来源的重要部分。

市场在后来的朝代中开始逐渐建立,它是城中的特有产物。在相关政策的辅助之下,它的发展力度越来越大,相关制度越来越完善。繁荣的经济面貌给社会带来了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

郭在外围区域,郭内之人地位低下

1.郭为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始终被阶级压迫

对最原始的城中人而言,城以外的人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他们生来就是需要为城内的人服务的,自己根本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在这种制度和思想的影响下,城郭两个区域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卫城与外城的关系(内城为城外城为郭)(3)

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在这个地方苦苦挣扎,每天要从事大量的劳动。作为受奴役的一方,他们出现在各种需要劳动力的场所。

生活条件和饮食极差,居住的地方和城中根本没有办法比较。更残酷的是,他们的后代也要一直生活在阶级的阴影之下,想要翻身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当城中有的人犯了致命的错误之后,他们会被逐出城,和郭内的人生活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他们不能去往城中。如果有需要的话,需要进行全面的搜身。城外的大门是一个重要的关卡,不仅对待外敌上面有防御的作用。对本地人来说,也起着筛选的作用。

由于没有资源来源,且一直受压迫。他们在物质上和内部的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从穿戴上面有着明确的要求。这些人不能穿戴和城中人一样的衣物,而且饮食上也有很大的限制。

2.郭内之人生活较为艰辛

如果不同区域的人出现在了大街上,郭部的人不能和其他人同行,甚至不能超越其他人。总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的居民都受着很大的限制

卫城与外城的关系(内城为城外城为郭)(4)

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这样的制度逐渐被打破,郭之外了更多行政区的建立。以大都市为中心,层层包围,让外围区域衍射出不一样的行政单位。从前的郭中人在生活条件上起起伏伏,人身自由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整体上依然处在封建的底层。

在严苛的社会环境中,当时的人们想要改变地位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科考。从他们的生活困境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此类考试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有的人宁愿用一生的精力去完成身份的改变,一辈子都在从事相关学习和考试。

从他们的事迹当中,我们虽然能感受到一些愚昧,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给这群人留下的狭小空间

城郭在防御机制上不同

1.城防御能力更强,针对性更强

城接近一个国家的核心区域,重要的人员和财富聚集在里面,所以在大门的建造上面格外重视。对于工业和科技落后的时代来说,把石头一块块堆砌出一定的厚度和高度是极其困难的事情,这需要很大的付出。

这种工程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奇迹,但是这不可思议的工程出现在各个时代,各大城池的外部区域。

卫城与外城的关系(内城为城外城为郭)(5)

从楼台的建造方面来看,这个防守地非常注重射箭功能,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做到好的隐蔽和高的击中率。

它在地理位置的选择,和功能的建造方面有着很高的智慧和科学性。一些遗落的建筑至今能很好地为大家呈现当时的规模和气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精神和智慧。

2.郭防御值低,但其力度广

郭以外也有一定的对战布局,但是它的精细程度远远不如城。虽然城墙有非凡的抵御能力,但是外围的布局同样重要。郭根据下方区域的划分,有多个不同的布防。这会让敌人来进犯的时候,最大程度地起到反击,当抵达城池的时候,敌方将受到不小的损失

卫城与外城的关系(内城为城外城为郭)(6)

这些布防是根据每个区域的人口多少来制定的,在紧急情况下,较多的人口对国家来说就是绝对的财富,是最重要的资源。这样的布局对郭内的人来说,有着较强的冲击力,但是对于城内的人来说,可以减缓冲击力度。

结语: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从古代城郭的不同特点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形成之前的雏形。它们的产生,在地理和环境上面都有着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受制度的限制,两地人们的生活状态存在很大不同。

总体来讲,这是特定制度下形成的产物。而在了解它们的差异之后,也可以帮助我们去更好地学习相关的时代人文,制度以及社会发展情况。

参考资料:

《先秦城郭制研究》

《汉代的城郭》

《中国古代城郭研究》

《历史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