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时代,最尊贵的莫过于是那把至高无上的龙椅,所以大多数的皇室兄弟感情都非常的薄弱,甚至常有阋墙之事发生。
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兄弟阋墙之事中的一员,他身为嫡次子,凭借着自己的功劳和名正言顺的太子嫡长兄李建成斗了个你死我活,最后在玄武门之变中直接把李建成送上西天。
那唐太宗李世民对于这个死在自己手底下的兄长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样的呢?是恨之欲其死,还是争夺大位不可不为?这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谜团。
在2005年,这个谜团终于有了答案,因为国家在这一年发现了李建成的陵墓,陵墓中出土的墓志铭,上面短短的55字,揭开了李世民对这个兄弟的真实态度。
长子嫡孙,表现出色
李建成出身高贵,是唐国公李渊和其妻窦夫人的嫡长子。
那个时候李渊还没有推翻隋朝,自立为帝,但是身份也极其尊贵,他是关中豪族陇西李氏的家主,隋朝亲封的唐国公,独孤皇后是她姨母,隋文帝是他姨夫,隋炀帝杨广是他表弟,这些都让他成为了隋朝贵族里最顶级的那一波。
李建成的母亲窦夫人出身也不简单,她是北周上柱国窦毅与襄阳长公主的女儿,从小就很受舅舅周武帝的疼爱,虽然后来隋朝推翻了北周,但是他们这些前朝皇族还是很受厚待,窦夫人依旧是贵女中的顶流。
所以在窦夫人要选夫婿的时候,整个隋朝的贵族都闻风而动,李渊凭借着自己出众的外表和高贵的家世一骑绝尘,最后雀屏中选,娶回了这个出身高贵的美娇娘,两人结婚后极为恩爱。
不久之后,两人就生下了长子李建成。
自从周朝以来,中国就一直奉行着嫡长子继承制,李建成身为陇西李氏的长子嫡孙,自然是无可争议的继承人,所以在李建成很小的时候,李渊就上书隋炀帝,将他封为唐国公世子,将来继承李家的爵位。
李渊既然决定要让李建成继承整个李家,自然对他的教育非常的上心,李建成刚刚三岁,李渊就为他请来了当时关中有名的大儒作为老师,教授他经史典籍,琴棋书画。
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李渊也没有放松对李建成的武艺的要求,他亲自上阵,带着李建成骑马射箭,立志把他培育成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顶级人才。
李建成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待,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熟读四书五经,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是个典型的文武双全的世家公子,在同阶级的贵公子中极受追捧。
最难得的是,李建成虽然出身高贵,自身又极其优秀,但是他并没有世家子弟身上的那种纨绔气息,反而温文尔雅,待人谦和,凡是与他交往的人,就几乎没有不喜欢他的。
在精心培养李建成的同时,李渊和窦夫人又接连生下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继承了父母的良好基因,都是长相俊俏,聪明伶俐的世家佳儿,其中次子李世民聪慧刚强,最受李渊宠爱。
不过李渊虽然又有了那么多优秀的儿子,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动摇长子的位置,毕竟李建成也是一个合格且优秀的继承人,他对这个儿子一向满意,所以他谋划着要让其他几个儿子担任隋朝的官员,做长子的左膀右臂,将来兄弟齐心,一起把李家发扬光大。
如果一切都按照李渊的设想来的话,李建成就是个妥妥的爽文男主,出身高贵,继承家业,兄弟齐心平定天下,这是何等美哉!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本来指望着儿子把家业发扬光大的李渊遇到了一个发癫的表弟杨广,最后不得不举旗造反,以五十多岁的高龄走上了人生巅峰。
杨广
异军突起,明争暗斗在李渊造反称帝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几个儿子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
长子李建成自不必说,他觉得自己是正经的唐国公世子,如果老爹造反成功的话,将来就妥妥的太子,天下的下任皇帝,人生简直爽歪歪,但是太子的位置可要比世子诱人的多,他对几个兄弟可要防备起来了。
巧了不是,次子李世民就是那个觉得太子之位太诱人的兄弟,他自小聪明果敢,天生就是个明君的料子,就因为比大哥晚出生那么几年,就要和世子乃至太子之位失之交臂,心态很难不炸啊。
而且在这段打天下的历程中,李世民表现出了自己高超的军事素养,他跟随着父亲李渊到处出战,每次上阵都一马当先,斩杀了无数敌军将领,所以在后期他所到之处,敌军都望风而逃,根本不敢与之为敌。
李世民打仗的本事这么高,李渊对这个二儿子是刮目相看,于是在打仗的过程中,父子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李世民也觉得父亲看自己的眼神跟看大哥差不多了,那自己争取一下大哥的位置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吧?
李渊
李建成觉得很有问题,周朝以后这么多朝代,哪怕是蛮夷入主中原建国之后,也是乖乖的奉行嫡长子继承制,老爹当唐国公的时候自己还能安安稳稳的当着世子,没有道理说老爹登基之后自己做不成太子吧。
而且虽然李世民在李渊打天下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李建成也不是一直在后方吃干饭的呀。
李渊起兵造反之前,李建成就在河东地区到处招募贤才,像什么魏征啊,薛万彻啊这样唐初有名的文臣武将,都是李建成在那个时候找到的。同时,李建成还四处奔走替李渊到处拉拢那些世家大族,向他们借钱借粮,给李渊提供了一个安稳的大后方。
李渊造反之后,李建成也没有当缩头乌龟,他也是跟着父亲到处征战,他虽然比不上李世民勇猛,但也立下了不少战功,而且他一直与将士同甘共苦,对他们管束的极为严格,在军中很有威望。
所以从哪方面来说,李建成都觉得自己一点毛病都没有,弟弟李世民仗着立下了战功,就想来挑战传统,抢夺自己应得的太子之位,简直不可饶恕。
但是太子这个下任皇帝的位置何等的诱人,李世民觉得自己的综合素质高过大哥,自然应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让贤者居之。而且嫡长子和嫡次子都是嫡子,条件必要卡的那么死嘛。
于是乎,这分毫不肯相让的兄弟俩就开始了为期十余年的明争暗斗,今天你给我下个黑料,明天我给你上个眼药,斗得不亦乐乎。
图穷匕见,玄武之变说起李建成对李世民的防备,那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李世民的野心从来都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一点都不加掩饰,他能不觉得后背发凉吗?
而且李世民又不是个空想的废物,他的文治武功都不在李建成之下,甚至还多有超越,李建成要不是身为嫡长子,天然就占据道德高地,早就被李世民给掀下去了。
对李建成来说,更糟糕的是,他的父亲李渊在两个儿子的争斗之间一直和稀泥,甚至还火上浇油,到处捣乱。
李渊觉得长子李建成又没做错什么事情,当太子是妥妥的嘛,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次子世民也立下了不少功劳,理应得到封赏啊。
于是乎,李渊给李世民封了大唐最富裕的秦地作为封地,允许他不去封地就藩,允许他和太子一样开府收纳官员,允许他享有太子和皇帝才能享有的下达政令的权利,凡此种种,无法细数。
李建成都要吐血了,再这样下去的话,就算自己能熬死父亲当上皇帝,也是个被李世民谋权篡位的料。
为了破坏李世民在李渊心中的形象,李建成不惜花重金贿赂了他身边的宠妃,让她们天天在李渊面前给李世民上眼药,长此以往,李渊终于对李世民有了些隔阂。
李建成趁胜追击,在府中一众谋臣魏征等人的建议下,向父亲哭诉秦王无礼,李渊为了稳固太子的位置,把李世民府中的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通通外放,让李世民几乎成了个光杆司令。
这下子秦王府中剩下的人都知道李建成这是要搞把大的了,如果不反抗,将来迟早是要和秦王一家一起上西天的下场,于是他们力劝李世民赶紧造反,杀了李建成后逼李渊退位。
刀已架于颈侧,不战何为?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秘密上奏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密谋造反,两人还秽乱后宫,和李渊的妃子有不正当的关系。
李渊听了之后大惊失色,立刻就传召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自辩,兄弟俩接到命令之后就立刻赶往宫中,但是他们一到玄武门就察觉到了不对,再一看,李世民已经带着自己的一众小弟埋伏在那里了。
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孤身进宫,身边连一个侍卫都没有,所以他们也不敢和早有准备的李世民硬拼,直接就转头往宫外跑去了。
但是李世民今天就是冲着两人的命来的,怎么会那么轻易就放过他们,他一边让人拦住他们,一边弯弓搭箭,一箭就将李建成送上了西天。
李建成死后,李元吉也成了强弩之末,没反抗几下就被李世民身边的勇将尉迟敬德给砍了。
两个兄弟都死了,李世民下一个要解决的就是自己的父亲,他假意痛哭,告知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图谋造反,已经被杀了。
李渊痛苦不已,手足相残的惨剧终于还是发生了,但是此时李世民已经掌握了整个宫廷,他为了保命,也只能顺着李世民的话把造反的罪名推到了两个死去的儿子身上。
不久之后,李世民就直接掀掉老爹上位,史称唐太宗。
墓志出土,水落石出当时的大唐史官一直对这段血腥的夺位史讳莫如深,含糊其词,就算有记载,也只是对唐太宗歌功颂德,指责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不是,这也让人拿不准唐太宗李世民对他这个跟他争斗了一辈子的兄长李建成的真正态度。
毕竟李世民对李建成的态度的确非常矛盾。
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立刻派人搜捕了东宫和齐王府,李建成所有的儿子都被李世民杀害,他的妻妾也被李世民占为己有,这个处理方式算是极为凶残了,很难不让人怀疑李世民是对李建成恨之入骨。
而且李世民登上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诏除建成、元吉属籍”,把两个兄弟直接从自家的族谱踢了出去,不再承认他们是皇族的成员,从根本上抹去自己杀兄灭弟的恶行。
但是在两年后,李世民居然又下令将李建成的坟墓重新修造,并给他追封了王爵,谥号“息隐王”,这两个字虽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美谥,但也没有任何指责的意味,算是个平稳中正的谥号了,这就与我们印象里唐太宗对李建成的厌恶相悖。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各朝各代的历史学家都没有定论,直到2005年,我国出土了李建成的墓葬,在其中发现了一块墓碑,这块墓碑上的墓志铭极短,就只有55字,但也能反映出唐太宗李世民对李建成这个兄弟的真实态度。
“王讳建成,武德九年薨于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于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比起同时代的其他人吹的天花乱坠的墓志铭,李建成的这段墓志铭格外短促,只是简单的交代了一下他的死亡和安葬,至于他的出身、功绩、罪孽和死因,墓志铭上都没有提及。
其实如果唐太宗真的对李建成恨之入骨的话,大可以在墓志铭上对他大加斥责,可是唐太宗却只写了这几个字,可见他对兄长并没有多大的恨意,两人弄的你死我活,只不过是因为权力争斗不得已而为之。
说起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争斗,其根本原因自然是兄弟俩对权势的渴望。
兄弟两人各有自己的优势,可皇位却只有一个,为了争夺那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不得不抛弃兄弟感情。
争斗归争斗,兄弟两人之间并不是没有丝毫感情,在李建成下葬之后,唐太宗李世民还曾经为之痛哭,只不过这点微薄的兄弟之情,在那冰冷的权力世界里不值一提,也实在是让人为之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