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对话聊天(生活得是多么丧)(1)

“我的心就像一片落叶,被湍急的水流推向了岩石。” 潺潺流水般细腻的情感,是寒风中的点点火光,是孤独灵魂的相守,是彼此的快乐之城。

影片《打开心世界》的整体风格感人至深,通过内敛的情欲表述,不亚于任何情侣的牺牲,时代总是让这些爱人只能变成彼此的回忆。

心灵对话聊天(生活得是多么丧)(2)

拍得很文艺的女同片,但好像只剩下文艺了。导演好像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牢笼,让两人在牢笼里享受片刻的爱。黑土,油灯,牧场,暴风雪......这些景象构成一副灰暗的北方劳动家庭的画卷,一切都是孤立的,一切都是疏远的。

说实话个人不太喜欢这种日记式叙事,内心独白太过多了让我看得坐立难安。台词美得像在读诗,但每一句都让我窒息,太抑郁了,这样的生活到底怎样才能坚持得下去?

心灵对话聊天(生活得是多么丧)(3)

在这种外部环境的寒冷与静谧下,人的内心也愈发孤独。就像雪夜下的屋子一根蜡烛,火光跳动,试图将自己消磨殆尽。但在这种消磨的孤独下,双方看到了另一只蜡烛,她们有相似的困境。但爱对于她们来说只能是短暂的生活调味品,奢求过多即是结束的开始。

可惜爱情本就是一种欲望的奢求,让人惊喜的同时也让人盲目。这种盲目,让她们忘记了一直存在的外部重压。所以这个故事以其中一方的死告终,因为如果以一方的死亡为终的话,双方的蜡烛可能还没烧完,就都被窗外的风雪吹熄了。

心灵对话聊天(生活得是多么丧)(4)

从《卡罗尔》到《烧女》到这部,一部比一部更“纯粹”,贬义的“纯粹”。整个社会的背景都被淡化了,导演不想探讨什么深刻的东西,他就要展现展现这种情感的“纯粹”,就是要编织美好的幻梦,然后再让幻梦碎掉。

试着想一下,把两个女主换成一男一女,或者两个男的——主角变成两个女主她们老公,哇,故事没有任何变化,这不是一个空洞的故事吗?卡罗尔和断背山的导演明白,对于社会背景的刻画是必须的,爱情是要在社会背景中展开的,可是这部社会背景什么都没有了。

心灵对话聊天(生活得是多么丧)(5)

为了写爱情而写爱情,反而把爱情变成空洞的爱情,没有内核的爱情了。

一个因女儿死了,而伤心;一个是因为无法怀孕而被冷落;两个相遇了,友谊也越来越好,慢慢地发展成了爱情。其中有个片段,有户人家因为大女儿弄翻了油灯,然后被烧死了,女主真的是撕心裂肺的哭,就像自己女儿一样。

心灵对话聊天(生活得是多么丧)(6)

可能是同性恋相关的电影已经看了不少了,目前真正满意的恐怕也就《烧女图》,恰巧也是展现两位被压抑的女性然后走到一起后来又不得不分开的故事,说实在的,无论是对情绪的表达、节奏的把握都不如《烧女图》。

除了有点雷同《断背山》的思路,其余还可。特别适合女孩子独自看,两个女主其实并不是特别美的女子,但导演可以神奇地拍到无死角的优雅气质,在渲染的作用下美到升华,有灵气。

心灵对话聊天(生活得是多么丧)(7)

“我怕我传染你感冒”,“你闻起来像小饼干”文字美到死掉了。有时候在想,生活得是多么丧,才让两个女生变成了蕾丝,爱情是有多美好才让两个女生陷入漩涡相爱。

唯一感到不满的是,配乐太满,独白太多,难道通过镜头可以说的东西非要一大段独白来解释?白雪,火烧房,在19世纪的同性恋就像是作死。同一个病失去了两个最爱的女人,音乐确实是让我昏昏欲睡。

心灵对话聊天(生活得是多么丧)(8)

两女主的美好都还没有沉浸够,一起拔鸡毛,洗衣服,晒太阳,美好总是太短又太少。感觉比燃烧女子的肖像要更好。自己跟阿盖很有共鸣,对爱情的敬畏又恐惧,害羞又热情。

生活的定义从此有了不同,痛苦带来的伤痕得以弥补。然而这却只是短暂的梦呓带来的欣喜与沉溺的一瞬。反复的折磨,只会不断认清现实的真相,与难以逃脱的桎梏。

心灵对话聊天(生活得是多么丧)(9)

文学气息浓郁,台词像诗一样,充满了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在荒芜冰冷的世界里,她们创造了一种没有先例的爱。自然是好电影,但这个题材太多悲伤和眼泪了,什么时候美女们可以开开心心谈场恋爱呢?

心灵对话聊天(生活得是多么丧)(10)

谢谢观赏,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娱乐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