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纵队起如飞,印缅桂来自鼓吹。

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变成废铁堆,

快速纵队今以矣,二十六师汝何为,

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这首《鲁南大捷》是陈毅在鲁南战役胜利后,即兴发挥而作。这场战役是在中央命令下,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正式合并以后的第一场仗,打的大获全胜,战果颇丰。

就是这样一场让华野一夜之间暴富的战役,身为真正的军事总指挥的粟裕,之前却一直反对,甚至还和刚刚合兵的陈士渠争执不下,让身为总司令的陈毅在中间左右为难。

为何粟裕要一直要反对打这一仗呢?

()(1)

两大野战军会合

1946年6月,当全国人民沉浸在和平的喜悦中时,已经准备许久的国民党公然撕毁了刚刚签订的停战协议,开始调集重兵向我中原解放区进攻,随后慢慢的把战火推向所有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当中原的解放军全部突围时,蒋介石将目光放在了与南京一江之隔的苏中解放区。

苏中地区是抗日战争我新四军主要的活动范围,之前我军曾在江南地区敌后作战,1941年1月,蒋介石在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时期发动了皖南事变,我军伤亡惨重,被迫从江南撤到了江北地区。

由于担心我苏中地区的解放军随时可能南下,蒋介石忧心至极,于是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渡江北上,进攻苏中

此前,中央已经下令让陈毅带着一部分新四军指战员北上,苏中只剩下粟裕所带领的三万多人了,而蒋介石动员的部队有12万。

从1946年7月13日开始,粟裕率军主动出击,先打宣泰、再打如皋、三打海岸、四打李堡、五打丁堰、六打黄桥、七阻邵伯。苏中七战七捷,粟裕一战成名

七战七捷取得的战果是巨大的,在自身仅仅只有3万人的情况下,歼敌5万3千人,粉碎了国民党的进攻占领苏中解放区的战略意图,也极大的鼓舞了我解放区军民。

()(2)

甚至使敌人内部开始分裂,战后不久,黄埔一期的李默庵就与40多名国民党高官公开声明,与国民党彻底决裂。

之后国民党继续重兵压进。由于我军在涟水和淮阴的接连失利,到11月,国民党已经占领了苏中、淮南、淮北等地。

同时,国民党拟定了一个大规模作战计划“结束苏北战事”,分四路大军向苏北和山东进军。企图迫使我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主力撤出江苏,然后在山东境内进行决战。

由于之前9月份陈毅在泗城之战失利时,中央派粟裕前去救援。陈毅和粟裕都主张联合作战,但因为国民党进攻激烈,在之后的两个月两支野战军又被迫分开。

时间来到12月13日,国民党整编69师和11师从宿迁出动,这次粟裕来到山东野战军指挥,第一次以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的名义发布战役预备命令,署名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渠。

当晚,粟裕和陈毅直接到沭阳的前线,一起指挥宿北战役。

12月19日,宿北战役胜利结束。这次是名义上联合作战,粟裕只身到山东野战军指挥,这时两军作战单位并未合并,只是名义上的合并

()(3)

12月25日,毛主席来电,赞扬了他们的战斗胜利,下一步的作战任务是集中华东野战军主力,将敌歼灭于鲁南,同时指出华野和山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收支。

随即粟裕把华野指挥机关和指战员带到鲁南,进行会合。

虽然部队合并的很顺利,但接下来攻打那里却有了分歧。

打鲁南还是苏北

主席的命令是接下来的作战区域是鲁南,只说消灭鲁南区域的敌人,但没有具体说打谁,他把这个选择权给了前方的指挥员。

这就导致了粟裕和陈士渠之间的矛盾。

粟裕的主张是进攻苏北,找机会打一下整编74师,同时找机会收复淮阴。粟裕之所以提出南下苏北,是因为这个74师是老冤家,之前在淮阴和涟水他们都吃了大亏,部队上下都希望能够报仇。

()(4)

而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渠却表示反对,他认为粟裕的想法太大胆了,目前74师已经占领了两淮,周边还有其他国军协防,何况黄河改道后淮北地区河流众多,部队机动作战有很大困难,如果打的胶着,会面临着打又打不下,撤又撤不走的局面,很被动。

随后陈士渠去找了司令员陈毅汇报,陈毅觉得陈士渠说的有道理,而且还有主席的电令在,觉得先打鲁南比较稳妥。

陈毅为这个问题去找了粟裕,粟裕和底下的众多纵队首长都坚持打74师,陈毅看着这么多指战员强烈的求战,他觉得自己不能打击下面指挥员的信心,也不能忽视他们的仇恨,陈毅犯了难,说要再商量下就先走了。

陈毅此时心下也犯难了,他觉得粟裕的想法太大胆了,但是战士们的求战心切他也不能无视,自己也左右为难。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但具体打哪里陈毅这个总司令一直没拍板,陈士渠担心贻误战机,就找了华野政治部主任唐亮,两人联名向主席发电报,电报中呈请了两种作战计划的利弊,让主席定夺。

()(5)

陈士渠是从秋收起义就跟着毛主席的,一直到上井冈山和建立苏区,也是老红军,而且一路走来,他特别听毛主席的话,作为“嫡系”,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陈士渠能够成为野战军参谋,他的军事能力自然很强,他的意见也有道理,但是撇开上级,越级向上报告,任何时候都是大忌。

两支野战军刚刚合并,作战风格完全不同,山东野战军原先是八路军居多,而华中野战军则是新四军为主,陈毅一天也忙的焦头烂额。

但当陈毅知道这件事后,脾气不错的陈毅罕见的大发雷霆,在电话中对陈士渠怒斥到“你们有电台,你们能发报,你们告我的状!”

陈士渠反而不紧不慢,完全没有受影响,回答道:“你是司令员,我是参谋长,我服从你的指挥,这次意见分歧,不是我和你之间的个人恩怨,最终都是为了胜利。我看到了先打74师的方案存在重大缺陷,我如果不反对就是不负责!”

两人的争议在延安电报到来后画上了句号。毛主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鲁南战役关系全局,此战若胜利,即使苏北各城全部丢失也有办法恢复。

毛主席明确指出第一仗先打26师的3个旅

粟裕接到电报也没说话。陈毅对陈士渠说道:“之前,华中的不愿意来鲁南,山东的不愿意去苏北,这次一合并,大家甩掉包袱,好好打。”

()(6)

随后陈毅召集了所有高级将领商量作战计划。

鲁南战役

1947年的元旦,东野各纵队按照预定部署秘密的集结到指定区域,同时做战前的准备和战斗的动员。

1月2日晚上10点,我军突然从两面对在马家庄的敌军整编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发起猛烈攻击,炮火不时的照亮天空,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

3日上午,我军已经成功对敌整编第26师进行了分割和包围,同时也消灭了敌军44旅的大部,陈毅和粟裕下令询问在峄县、枣庄方向的的阻击部队是否到位。得到肯定答复后知道在马家庄的26师已经成为案板上的肉了,是彻彻底底的一支孤军。

3日晚上,时值风雪交加,尽管天公不作美,但华野依旧展开了全面攻击,在我野战军的炮火强攻和战士英勇冲锋下,直接歼灭了26师的指挥部,使剩下的26师残部成为无头苍蝇。随后在太子堂驻守的敌第44旅也被成功歼灭

4日上午10时左右,号称“国军精华”的敌军26师剩余残部和第一快速纵队开着坦克向峄县突围,因为一晚上的风雪交加,道路满是泥泞,敌军的机动化作战受很大影响,完全没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左右纵队抓住时机,开始对敌军进行穿插,切割。同时大力破坏其坦克。到下午3时左右除了7辆坦克成功逃脱外,其余的部队都被消灭了。

至此,鲁南战役的第一阶段成功结束,我军消灭了敌军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同时缴获了各种火炮100多门,汽车300多辆。

在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后,华东野战军开始了战役第二阶段。

1月9日晚,我军右纵队首先发起了对峄城的攻击,并迅速开始对外围的清扫,在10日拂晓的时候,完成了对峄城外围敌人的肃清。

10日晚我军开始发起总攻,在连夜的强攻下,终于在11日清晨,我军成功收复了峄城,并且俘虏了马励武等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同时第一阶段战斗时跑掉的坦克也全部被我军缴获。

在我军右纵队强攻峄城的时候,左纵队也没闲着,陶勇带人攻打枣庄和齐村,同时分兵阻击支援之敌。

()(7)

13日至16日我军先后攻入枣庄东、西等重要据点,但没想到打枣庄的时候却屡屡受挫,进展缓慢。

城内的守军是整编51师,他们虽然是杂牌军,但因为原先的底子是东北军,所以战斗力比一般的杂牌军强多了。

加上他们在枣庄城内修筑了很多坚固的防御攻势,使我军进展不是很顺利

但我军的优点在于集思广益,在战斗中学习战斗,马上组织学习爆破技术,同时研究最佳攻城方案。

()(8)

19日下午我军对枣庄守敌发起总攻,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我军爆破小组很快便炸出5个突破口,大部队迅速攻进城内。

20日下午2时,敌整编第五十一师被彻底歼灭,包括师长周毓英在内的俘虏有3700多人,并收复了中国重要能源煤矿——枣庄煤矿。

到此,历时18天的鲁南战役胜利结束,鲁南战役的战果是十分惊人的。

我军消灭敌军5万3千多人,打掉了敌军两个师,同时缴获了坦克24辆、汽车480辆、以及其他的枪炮若干

()(9)

鲁南战役胜利的最大意义在于:这是我军大规模做攻坚战的一次尝试,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打运动战和游击战,其次我们知道了攻城时需要提前准备爆破小队,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减少伤亡。鲁南战役还开创了我军一个歼敌数字最多的新纪录,同时用缴获的武器装备迅速武装了一个特种兵纵队

而华中和山东野战军的配合默契也给我军树立了典范,可以朝着大规模的兵团作战方向发展,打大歼灭战。

鲁南战役的战果我们固然兴奋,但按照当时粟裕的想法打是否可行我们不得而知。毕竟粟裕一向爱用险招,出其不意的取得胜利。

至于粟裕念念不忘的74师,在4个月后的的孟良崮战役中,将会被华东野战军彻底消灭,至于一年后的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更是让粟裕声名大噪。但这一切都离不开陈毅的支持,陈毅让粟裕尽管放心的指挥,其他的都交给他。

()(10)

而陈士渠虽然瞒着陈毅越级上报,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他回应陈毅的话也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不愧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