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时候,我省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部署开展了“团圆行动”。这期间,已经有多个受害家庭成功团聚,我们的记者也记录了这些感人的团聚时刻。当然,成功团聚的案例都离不开公安技术部门的帮助,今天,记者就来到了我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共同体验、记录了一次DNA比对的全流程。

记者 程瀚:

今年早些时候,我省公安机关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开展了“团圆行动”,这项行动,简单来说就是帮助失散的家庭团聚,这当然是离不开DNA比对技术的帮忙。

走进科学记者(记者带你走进实验室)(1)

记者 程瀚: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吉林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这里就是我们的民警进行DNA比对的地方,今天我们跟随我省公安机关刑侦局侦查一处的民警来到这里,进行一份刚刚取得的血样比对。

走进科学记者(记者带你走进实验室)(2)

吉林省公安厅刑侦局侦查一处打拐支队 民警 钱明喆:

是有一份我们“团圆行动”中的血样,这份血样在线上已经盲比成功了,我们让民警把父母的血样和儿童的血样,又重新再采了一遍,然后送到物证鉴定中心,进行二次复核确认。

走进科学记者(记者带你走进实验室)(3)

记者 程瀚: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进入实验室之前的信息采集,如果有非实验室日常的工作人员想进入实验室之内,需要进行一个全信息的采集,这也是为了防止在进入实验室之后,对我们民警的相关采集信息进行污染,其实就是对我们的唾液进行一次采集。

走进科学记者(记者带你走进实验室)(4)

记者 程瀚: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实验室的区域内,这里就是我们民警进行DNA数据比对的区域了,一会我们的民警将拿着警方送来的相关信息进行DNA比对。这个DNA比对简单来说就是将血样信息做成数据,上传到全国的大库当中进行一个比对。

走进科学记者(记者带你走进实验室)(5)

记者 程瀚:

今天的比对指向性要强一些,是亲子双方的血样都已经拿来了。此前是民警通过前期的盲比,才能比中这一对亲子。

走进科学记者(记者带你走进实验室)(6)

吉林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DNA室 副主任 钱程:

我们这个打拐DNA数据库,成立于2009年,这个数据库本身是带有自动比对功能的。在2019年时,这个数据库进行了升级,与我们日常检案的大库进行了对接,数据量就大大增加了,大概有1亿多条数据。

走进科学记者(记者带你走进实验室)(7)

吉林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DNA室 副主任 钱程:

机器一次会比出很多,有的时候会成百上千,我们需要人工的在这大量的比中信息里面进行筛选,最终确定究竟哪条是有用的数据。今天是父母和儿童的血样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检验完成之后,直接通过图谱就可以判断是否能够比中。

走进科学记者(记者带你走进实验室)(8)

记者 程瀚:

刚刚我们也在警方处了解到两条关键信息,这对失散亲子的父母是在我省的梅河口市,而儿子是在南方。这对失散的亲子已经失散了28年之久。我们看到,血样比对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

走进科学记者(记者带你走进实验室)(9)

记者 程瀚:

想要将这份血样转化成DNA数据,大约需要一个工作日左右的时间,接下来还需要我们民警非常复杂的人工比对工作,才能最终确认这到底是不是当年失散的亲子。

走进科学记者(记者带你走进实验室)(10)

吉林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 副主任 金留钦:

截止3月20日,全省公安机关已成功研判、认定了7名被拐儿童。建议家里有孩子走失的家长,在发现孩子走失的24小时内,尽早去公安机关报案并采血,为寻找孩子争取有利时机。

走进科学记者(记者带你走进实验室)(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