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间一壶酒

中国是陶瓷之乡。提起历史上最有名的瓷器,不得不提汝瓷文化。汝瓷烧制始于唐中后期,兴盛于宋朝,所谓“青瓷之首,汝窑为魁”。汝官窑烧制历史前后仅有二十年左右,金兵入侵后,技艺失传。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1)

汝瓷是宋代"汝、哥、官、定、钧"五大名瓷之一,全世界传世品仅六十余件,分别珍藏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英国、日本等国大型博物馆内,以清雅素静、蕴蓄秀美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2)

汝瓷因产于汝州市而得名,而今天提到的河南省宝丰县也是汝瓷的重要发源地与传承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就在宝丰县境内,其分布范围之广,为河南瓷窑址所罕见。其中心区域在村内的中北部,烧造的御用瓷器以天青色釉为主。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3)

宝丰县,隶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在两汉魏晋时期称父城县。父城故址在今县城东18公里李庄乡古城村。此地在秦以前为城父邑。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4)

宝丰地扼古雅路,为宛(南阳)、洛(洛阳)交通要冲,又是豫西山区和豫中平原的接连处,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宝丰所辖的自然村村名,有41个带“营”字的。据考证,这些村皆是古代相对较长时间驻扎过部队的村,其村名亦皆因兵营而得。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5)

宝丰之名的由来很有一番故事。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因当时县境内有白酒酿造、汝官瓷烧制,冶铁工场等,物宝源丰,宝货兴发,奉敕赐名“宝丰县”。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6)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宝丰县灿烂的文化。境内古遗址有清凉寺、汝瓷窑址、庄科洞穴遗址、东关新石器时代遗址、父城遗址、贾复城遗址等;古碑刻有塔里赤墓碑、香山大悲观音菩萨传碑、重修香山大悲观音大木塔记碑等。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7)

香山寺位于中岳嵩山之南约百公里,位于宝丰县闹店镇境内,巴山山脉香山峰顶,全称香山普门禅寺。历史上因行政区划归属之变迁,曾称“汝州香山寺”、“宝丰香山寺”,是现在已知的中国早期佛寺之一。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8)

文峰塔,又名文笔峰塔,位于城南25公里文笔山上。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塔高1434米,塔身石碑上面刻有建塔时李自成大顺政权天佑殿大学士牛金星之名及捐款,为研究牛金星身世提供佐证。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9)

宝丰县民间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拥有中国曲艺之乡、魔术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观音文化之乡、汝瓷文化之乡、酒文化之乡、长寿之乡、孝文化之乡等10多张特色文化名片。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10)

宝丰魔术起源于唐宋,繁衍于明清,兴盛于当今。全县拥有近千家民间演出团体,民间艺人5万多人,表演团体总数和从业人数均占全国的一半。他们农忙务农、农闲从艺,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每年创收超亿元。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11)

马街书会,流行于河南省宝丰县的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为书会的会期,届时来自河南省和外省市的说书艺人负鼓携琴,汇集于此,说书亮艺,河南坠子、道情、曲子、琴书等曲种应有尽有,规模壮观。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12)

宝丰酒,中国名酒之一,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大麦、小麦、豌豆混合制曲,陶瓷地缸发酵,采用“清蒸二次清”的酿造工艺,具有清香纯正、绵甜柔和、甘润爽口、回味悠长等特点,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汝阳县文化遗产(河南一县古称父城)(13)

观音堂花椒是宝丰县大营镇观音堂村特产。观音堂花椒个头大,颜色好,味道浓,质量好。

参考资料:《宝丰县志》等。喜欢文章,请点关注、收藏或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