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之前,世界上种植的主要香蕉品种叫“大麦克”,英文名称为Big Mike。

该香蕉品种口味绝佳,深受消费者和香蕉种植者的喜爱。大麦克香蕉在当时香蕉界的地位,就如同今日红富士苹果在苹果界的地位。

可以说是“一蕉独霸”!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香蕉园里都充斥着这个叫“大麦克”香蕉的品种。

香蕉里的飞虫是怎么来的(香蕉灭绝了一次)(1)

然而,好景不长,一种叫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的真菌疾病如同丧尸病毒一样,席卷了全球的香蕉园。所有的“大麦克”香蕉植株由于都是无性繁殖下的产物,基因和抗病能力都如出一辙,对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没有一丝一毫的抵抗力。

在病菌的感染下,全世界的大麦克香蕉很快就“灭绝”了。

如今人类能吃得香蕉都是香蕉的另外一个分支“华蕉”系列。

华蕉同大麦克香蕉一样,也都是人类利用无性生育技术来繁殖的。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种针对华蕉的“病毒”来袭,华蕉也很有可能像大麦克香蕉一样,走向灭绝。

我们这里之所以提香蕉,因为香蕉是人类驯化最成功的水果,同时它也是人类驯化最失败的水果。

很多人吃香蕉的时候会好奇为什么香蕉没有种子?像火龙果、草莓等虽然也是一口就能吃掉,但是里面明显是有很多小籽,那香蕉为什么没有呢?

香蕉里的飞虫是怎么来的(香蕉灭绝了一次)(2)

实际上,香蕉是有“种子”的,不仅仅有,而且还很多。在很久以前,野香蕉实际上是不能吃的,因为野香蕉里面全是硬邦邦的种子,人吃起来非常困难,只有鸟类能啄一些。

所以,以前的香蕉对人类来说真不是用来吃的。

后来,香蕉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得到了进化。进化出了“籽粒”较少的香蕉品种。再后来,随着人类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香蕉就彻底被人为选择性的“绝育”了。

香蕉里的飞虫是怎么来的(香蕉灭绝了一次)(3)

如今我们吃得华蕉,也都是不能进行自然繁育的。

通过无性育种技术来对香蕉进行育种,好处是显然易见的。这样种植出来的香蕉,就像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大小、个头、口味儿等等都不会差距太大,所有的香蕉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对于蕉农来说,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吃得到美味的标准化的香蕉。

香蕉里的飞虫是怎么来的(香蕉灭绝了一次)(4)

大家都是有利的。

唯一的弊端是,香蕉很憋屈。

所有的香蕉因为基因的一致性,无法通过杂交等产生异变后的抗病基因,一旦病毒来临,就是该品种的世界末日。

如今的华蕉品种也不是在“和平”的日子里安享晚年,华蕉面对的病虫害不下十几种。不过还好,在现代农业的“精心呵护”下,各种预防病虫害的农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各种药物的防治,华蕉还能在一种较为安全的环境里存活下去。

只是,靠药物来对抗各种病菌,只能说是一种权宜之计罢了,充其量是扬汤止沸,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

从不能吃的“野果子”被人类驯化到“吃香蕉不用吐籽”,对人类而言,这种驯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可谁也没有想到,将有性繁殖变成无性繁殖后,日益趋同的基因序列带来得“灭绝危机”会来的那么快。

香蕉里的飞虫是怎么来的(香蕉灭绝了一次)(5)

从大麦克香蕉的繁荣,到大麦克香蕉的灭绝,只不过短短几年的事情。大麦克香蕉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水果品种的灭绝不会是你想象得那么漫长,哪怕这个品种遍布全球各地,要灭绝也是一瞬间的事情。

在大麦克香蕉灭绝事件之后,给人类最大的警醒之处在于,它让人类更加的重视野生果树资源的保护。

当一种水果经过人类不停的驯化,基因序列日益趋同后,人类只能从野外的野生果树中挖掘更多的基因,来改善当前的主栽品种的性状。

香蕉,看似是一种永远不会消失的大众水果,却很容易消失。

人工选育的水果对大自然的抵抗力,比咱们人类想象得要弱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