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的故事全集(百姓故事拾穗人)(1)

头戴草帽,身挂竹篓,右手持镰,走三步,一弯腰,再起身,一把稻穗放进竹篓。在刚刚被收割机收割完的稻田里,一位老妪不断机械的重复着一个动作,眼神锐利,她跟随收割机辗转于田块间,用镰刀割下收割机遗落下来的谷子,最大限度让付出辛苦汗水的成熟稻谷颗粒归仓,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勤俭节约。

老妪名叫唐枚英,中方县桐木镇丰坡村人,今年刚到古稀之年,子孙孝顺,她本该是在家休息安享天伦,不必再操劳,却因为小儿子潘福一次机械收割水稻,让她有了挂上竹篓、重拾镰刀、捡拾稻穗的想法。

“我看到收割机收割的不彻底,很多地方有遗漏稻穗,如果不去捡拾,就会造成浪费。”唐枚英不抬头,一步一步往前寻去,不时将一把稻穗放进竹篓。

唐枚英世代务农,与稻田、农作物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稻田里拾捡遗落的稻穗,是很多人熟悉的事情,也成了唐枚英对那个年代美好的回忆。

粮票的故事全集(百姓故事拾穗人)(2)

唐枚英说,自己5岁读书,16岁考上农业中学,但是由于母亲生病无人照料,自己辍学回家,至此开始一人挑起家庭的重任。

“那个时候条件不好,经常吃不饱,我一个人要到人民公社去赚工分养家。水稻收割后,还经常和母亲一起捡拾稻穗,虽然不多,但是可以解决一点是一点。”唐枚英的话似乎打开了记忆的一扇门,双眼坚毅而明亮起来。

过去,温饱依旧是农村家庭的头等大事,虽然家家都有一两亩薄田用于耕种,但是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来说,仍然入不敷出,农村人的收入就指望着那几亩田了,自然能省则省。

“我们从小饱尝过饿肚子的滋味,深知辛勤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时刻注意节约和珍惜每一粒粮食。”唐枚英不光自己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还经常教育子女节约粮食从点点滴滴做起。

拾穗靠的并不是气力而是眼力,在收割一空而且秸秆和野草泥土混杂一片的田间,找到遗漏的穗头,要非比寻常的眼力劲。这一点,唐枚英已经驾轻就熟了。

拾穗,似乎零碎,但它可以集少成多,颗粒归仓。半天下来,唐枚英可以捡上十来斤。“打成大米还有6、7斤哩!”唐枚英见到竹篮里逐渐增多的稻穗,满足感溢于言表。

如今,脱贫攻坚让他们摆脱了世代贫困的穷根,乡村振兴让他们品尝了现代农业的甜果。

小儿子潘福勤劳踏实,2015年成立了中方县材兴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和代耕代收服务。2019年在桐木镇丰坡村和桐木村等地承包土地,其中连片经营300余亩进行生产;代耕土地37亩,总收入达59200元。

“袁隆平院士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是高产和优质的结合,让我们牢牢端稳饭碗的同时,日子越来越富裕。 ”今年潘福将承包土地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余亩,平均亩产近1300斤,实现了大丰收。

其实,唐枚英完全没有必要再来捡拾稻穗,感受头顶烈日、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已经年过七旬的她有点吃不消了。“现在日子已经好起来了,家里也富裕起来了,没有必要再去田里吃苦啊!”小儿子潘福反复劝说。

“机器收割是比以前快多了,但地里掉落了不少稻穗,就这么丢掉太可惜了,每一粒粮食都应该被珍惜。” 唐枚英回应道。

家人们看到唐枚英如此执着,慢慢也就由着她,潘福每次收割都会把她带上,让她在一旁慢慢捡拾,还不忘提醒几句,要她注意身体。于是,就有了金黄的稻谷、轰鸣的收割机与弯腰拾穗的唐枚英互相映衬,构成了一道别样的田园“丰”景。(记者 张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