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渊源流长,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给世界留下一个神秘且灿烂的文化宝库,那么如此璀璨的文明,我们的起点在哪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华夏文明从什么地方起源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华夏文明从什么地方起源的(华夏文明的起点在哪里)

华夏文明从什么地方起源的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给世界留下一个神秘且灿烂的文化宝库,那么如此璀璨的文明,我们的起点在哪里?

这是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黄河流域的上古历史中就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文初祖-黄帝,考古发掘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长江流域虽然在考古的发现的数量以及密度相对低于黄河流域,但极具代表的三星堆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昭示着中华文化在长江流域也有着早期发端。

图为三江源

1.需要理清楚华夏文明的起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华夏文明。

华与夏两字同义,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像在《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也。”所以华夏寓意就是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

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载一起的实体。

而华夏文明,实际上是以中原为中心,是多种部落文明的集合,炎帝/黄帝部落,蚩尤部落等等各个族群间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学习的灿烂文明。

九州

2.黄河流域考古发现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仰韶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距今八九千年的贾湖文化。 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

百度百科-仰韶彩陶

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年,是新石器晚期文化,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自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以来,考古学家分别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尽相同,所以又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类型龙山文化,通称之为龙山时代文化。这一时期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城址的发现。两城镇遗址位于东港区两城镇,是第一个龙山文化的典型遗址,总面积112万平方米,1934年发现,1936年发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牛津大学《世界史便览》记载:“公元前2800年—前2000年的两城镇为亚洲最早的城市。”发现龙山文化和周、汉时期遗址400多个,出土各类文物标本3000余件。出土的陶器以黑陶为主,胎薄质坚的蛋壳陶水平最高,造型优美,附加堆纹。后来被发掘的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宝墩古城、石家河古城超越。

还有更早的大地湾遗址就不一一概述。

3.长江流域考古发现

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距今约7021----5021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

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和玉钺等诸多器型。此外,良渚陶器也相当细致。不少学者认为良渚文化可以算得上中国的第一个王朝了,据《韩非子·显学》,虞代延续了一千余年,推测良渚文化便是虞朝的考古学文化。陈剩勇、吕琪昌等强调良渚文化是夏文化的源头。

百度百科-良渚玉琮

笔者结语:华夏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多个文明摩擦,学习,结合的璀璨文化结晶,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伟大共同体,是华夏族共同创造的文明。

真要争论一个发源地笔者比较认同渭河作为发源地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