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成为近期深圳的热门话题起因是8月1日起,深圳在全市开展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未来,未经市公安交管部门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将无法上路行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新买电动自行车在哪儿上牌?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买电动自行车在哪儿上牌
电动自行车成为近期深圳的热门话题。起因是8月1日起,深圳在全市开展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未来,未经市公安交管部门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将无法上路行驶。
电动自行车让人“又爱又恨”。市民既喜爱它的方便快捷,又为因它而起的乱象感到担忧。据估算,深圳现有电动自行车超过350万辆。每年因电动自行车违法直接或间接引发的交通事故约占全市交通事故比例的四成,成为城市治理的棘手难题。
如果说,登记上牌是深圳迈向电动自行车有序管理的第一步。那么,登记上牌之后该怎么走?今后应如何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规范驾驶人交通行为,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一位妈妈骑行电动自行车,载着两名年幼的孩子闯红灯横穿马路,不料被疾驰的小车撞飞。今年7月6日,深圳街头发生了惊险一幕。
横冲直撞、不佩戴头盔、超标改装......谈及电动自行车,或许是市民日常生活中感知最深、反映最强烈的社会乱象之一。事故与乱象频发的背后,是电动自行车高速增长与无序发展带来的管理难题。
近年来,随着深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动自行车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尤其在民生行业末端配送、解决市民短途出行方面提供一定便利,但交通违法乱象突出、交通事故占比居高不下等问题十分刺眼。
据公开数据,2019年,深圳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350万辆,而市公安交管部门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224万宗,占全年现场查处的道路交通违法67.3%。其中,涉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4人,占全年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35.61%。
“上位法的缺失也造成主管部门执法困难,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深圳市司法局在解读《深圳经济特区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试行)》(简称《管理规定》)时指出,从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到省、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处罚条例,仅对电动自行车管理作了一些原则性的、基础性的规定,但不够全面和具体,对电动自行车的定义、停放和充电等具体问题没有涉及。
深圳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2012年,深圳全面启动“禁摩限电”工作,持续至2018年底。原特区内约90%的主次干道、原特区外的中心城区道路均实施限行管理。但对于许多市民而言,“禁摩限电”仍受争议。
现今,如何在保障市民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对电动自行车进行规范化管理,持续推动完善电动车管理立法工作,打造电动车安全骑行生命线,这是深圳交通部门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登记上牌,是深圳交通部门迈向电动自行车有序管理的第一步。
“不同于汽车百年发展史,电动车从无到有,也就20多年的时间。”广东省电动车商会执行会长蓝世有表示,直到2019年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的出台才使电动车行业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为电动自行车立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不难发现,电动自行车普遍存在体积庞大、整车沉重、速度超标的“轻摩化”趋势。深圳市人大代表肖幼美认为,城市禁摩加快了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但无法“减速”的用户需求倒逼市场生产出像摩托车那么大、那么快的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的篡改成本太低了。”深圳市电动自行车产业促进会会长、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杨华对此忧心忡忡。他表示,许多市民嫌速度太慢而违规调限速、加电池。一些改装后的电动自行车跑起来比时速50码的电摩还快。改装后车子整体更重了,制动距离延长且不好控制。
因此,新国标对电动的速度、车身重量、长度、蓄电池标称电压和电机额定功率等方面均作出限制,包括要求具备脚踏骑行功能、整车质量≤55kg、蓄电池电压≤48V、最高车速不超过25km/h等,并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安全技术指标。
而《管理规定》明确,只有符合新国标规定,且具备强制性认证证书及产品合格证的电动自行车才可以登记上牌。只有经市公安交管部门登记后的电动自行车,才可以上道路行驶。
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已开展半月有余。目前,深圳将电动车登记上牌服务窗口前移,在全市95个邮政服务代办网点的基础上,还联合多个街道办推出“社区办”服务模式,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登记上牌首周,深圳全市电动车登记上牌申请数已超3.8万辆,经审核后成功预约2.2万辆,完成现场登记上牌1.7万辆。
(2022年8月1日起,深圳全市启动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时长共1分16秒)
深圳全市启动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
“电动自行车从此有了路权,可以合法上路了。”杨华十分欣喜。他表示,登记上牌措施有效防止超标车违规上路行驶,让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更加安全更有保障。而实名备案的电动车具备防盗、找回功能,进一步保障市民的财产安全。
“电动自行车带来的烦恼,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尽管问题多多,蓝世有仍对电动自行车发展前景保持审慎乐观态度。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但电动车产业毫无国外经验可寻。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市民的使用习惯等,要规范起来任重而道远。”蓝世有表示。
事实上,深圳市人大早已关注到电动自行车问题。近年来,人大代表围绕道路交通乱象、非机动车道建设、非法改装、充电安全等问题进行多次探讨建议。今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的相关建议合并成“关于进一步加大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综合治理力度提升城市交通安全水平”的重点建议,交由市政府办理。
“登记上牌是电动自行车有序管理的第一步。”深圳市人大代表肖幼美表示,健全电动自行车实名上牌和备案管理制度可以引导市民规范行驶,为后续交通违法的整治做好准备。她也呼吁,应将非机动车道建设纳入道路交通建设验收的“必选项”,为电动车安全上路提供必要保障。
就当前而言,如何提高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率是当务之急。“新车价格较高、登记手续麻烦,周边上牌点较少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市民不愿意置换、上牌。而职能部门没有正式启动执法,也让市民抱着侥幸心理,依然我行我素驾驶超标车上路。”杨华表示。
为提高市民安全意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深圳市电动自行车产业促进会、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做了不少努力。协会牵头制定了电动自行车用头盔、智能充电柜、电池的团体标准;与交管部门、街道办等政府单位联名举办活动数十场,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并组织爱心单位向居民免费发放了上万个安全头盔......
“只需充一度电,就可以跑五六十公里,基本满足老百姓买菜、接送小孩、上下班通勤等日常出行需求。电动自行车是一个贴近民生的产业。但从乱到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蓝世友表示。
【撰文】邓子良 丰雷
【作者】 丰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