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计划#

宝宝脾胃功能本身就娇弱,如果吃的过多,过杂,没有规律,或者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很容易导致积食,肚子疼,这时候爸妈要给宝宝及时调整饮食,坚持给宝宝做推拿。

以下为真正的大家,小儿推拿专家李德修先生的孙女整理的配穴,我在应用的过程中觉得效果特别好,给宝妈们分享一下。

1.

肝穴

定位:位于食指掌面,从指尖到指根处。

手法:推法

操作:推拿左手,从食指指根推向指尖,4岁以下300次左右,3-5分钟,5岁以上1000次,8-10分钟。

婴儿积食推拿肚子手法(宝宝积食肚子疼)(1)

选穴原理:肝主疏泄,分泌胆汁,参与消化。见脾之病需疏肝,脾胃功能弱影响肝的疏泄功能。积食也容易引发内热,肝火旺,情绪容易烦躁不安。选此穴,取其开郁解烦,除热,平肝,和肝脾,养气血之效。

2.

胃穴

定位: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处(手心手背的连接处)从腕横纹到拇指根。

婴儿积食推拿肚子手法(宝宝积食肚子疼)(2)

手法:推法

操作:推拿左手,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处 。4岁以下300下左右,3-5分钟,5岁以上1000下左右,或者8-10分钟。

婴儿积食推拿肚子手法(宝宝积食肚子疼)(3)

选穴原理:积食所处本穴,对于恶心呕吐,胃内积热,消化不良,食欲差等问题都有很好的效果。

3.

脾穴

定位:拇指指根到指尖,桡侧面,赤白肉际(俗话:拇指掌面和背面相接的地方)

婴儿积食推拿肚子手法(宝宝积食肚子疼)(4)

手法:推法,顺推为清,逆推为补,一顺一逆为平补平泄。积食腹痛采用清脾。

操作:推拿左手,单纯积食,用清脾法,从指根推向指尖。如果脾虚消化不良则用清补脾。4岁以下300下左右,3-5分钟,5岁以上1000下左右,或者8-10分钟。

选穴原理:脾胃相互表里,此穴健脾,消滞,对于消化不良、脾虚,小儿伤乳食均有良效。

4.

八卦穴

定位:属于面状穴位,位于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到中指横纹的三分之二处为半径。画圆。八卦即乾卦、坎卦、艮卦、震卦、巽卦、离卦、坤卦、兑卦依次分布在此圆之上。

婴儿积食推拿肚子手法(宝宝积食肚子疼)(5)

手法:运法

操作:推拿左手,从乾卦推运到兑卦为一次。4岁以下300下左右,3-5分钟,5岁以上1000下左右,或者8-10分钟。

婴儿积食推拿肚子手法(宝宝积食肚子疼)(6)

选穴原理:升清降浊,调整胃的升降气机,调和五脏,消宿食,清内热,调整消化不良。

注:有动离卦小儿容易受惊一说,因离卦对应心,主安神。可用拇指食指握住。

5.

板门穴

定位:经外奇穴,即鱼际穴,小儿的面积小,只要大人拇指一上,就包含在内了。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记载板门在大指节下五分处。

《幼科推拿秘书》记载,板门在大指下,高起一块平肉如板处,属于胃脘。

婴儿积食推拿肚子手法(宝宝积食肚子疼)(7)

手法:揉法。拇指螺纹面推揉。

操作:推拿左手,用拇指螺纹面揉大鱼际。4岁以下300下左右,3-5分钟,5岁以上1000下左右,或者8-10分钟。

选穴原理:《小儿按摩经》记载“揉板门,除气促、气攻,气吼、气痛,呕胀用之。”按揉本穴可消食化滞,健脾和胃,对乳食内积,食欲差、易呕吐、小肠寒气等有很好的效果。

6.

大肠穴

定位:线状穴,食指桡侧,与肝穴相对,从指根到指尖。

手法:顺为清,逆为补。用推法,拇指或者食指螺纹面直推。

婴儿积食推拿肚子手法(宝宝积食肚子疼)(8)

操作:推拿左手,从食指桡侧指根推到指尖。4岁以下300下,3-5分钟,5岁以上1000下左右,或者8-10分钟。

选穴原理:消食导致,促进代谢,清热。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我把原文附上来,大家参考。

婴儿积食推拿肚子手法(宝宝积食肚子疼)(9)

需要注意

幼儿皮肤娇嫩,气血弱,感觉敏锐,推拿次数选穴不宜过多。次数和时间,具体应用要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症状虚实来灵活调整。

手法要沉稳,保持一个轻重节奏。

在应用中不断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