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开封相国寺内有两座戏院非常知名的戏院,分别以“工人”和“和平”冠名,今天说的是侯秀珍,就单说和平戏院了。成立于1948年3月的开封和平剧团,是我小时候常看戏的戏院。虽然是席棚搭建,破破烂烂,但这里却聚集了李志贞、李春芳、谢顺明、王根保、侯秀真、牛得草等知名豫剧演员。昔日这座戏院多半演日夜两场戏,戏院内外往往熙熙攘攘,门庭若市,直到夜场戏散场后才收敛它白天的喧嚣。

侯秀珍的戏,粗略估算起来也至少在十出以上。侯秀珍是和平戏院的挂二牌的顶台主演,说她“顶台”,一是因为她几乎天天登台,还经常日场演主演,晚场演配角;二是因为她是生旦两门抱的全才演员,她戏路宽广,佘太君、樊梨花、窦氏,没有旦角戏能难住她,文武小生也得心应手。说她是和平戏院的“戏补丁”也很妥切,哪个角色没人演她就往哪儿顶。她以团为家,啥事都管,难怪她后来当了由和平戏院组建的开封市豫剧二团的副团长、团长等职。

豫剧郭永章简介(昔日挂双头牌的豫剧演员)(1)

王敬先饰演陈妙常,侯秀珍饰演潘必正

自从关灵凤1952年到和平戏院后,后来她患有眼疾,双目几乎失明,侯秀珍还经常替她化妆,帮她打理后台事物,在关灵凤的眼里,侯秀珍是给她过多关照的姐姐。

侯秀珍无论是饰演小生、还是青衣、老旦、刀马旦她都显得游刃有余。她主演的《老羊山》、《战杨胆》、《刀劈杨藩》、《三上关》、《青铜山》等以樊梨花为主演的扎靠戏,以及《杨八姐游春》中的佘太君,与李志贞合作的《张羽煮海》,与关灵凤合作的《桃花庵》、《白蛇传》等戏。再一点突出印象是她的嗓音特点,可能是经常日夜演出连轴转,嗓子太过于疲劳的缘故,她的嗓子总是带些沙哑。而那哑,不是高音上不去的、低音又下不来的“哑”,而是靠本嗓,靠气息控制,要高能高,要低能低的,那种带有透着一种钢音、浸渍一种磁性的沙哑。别的演员嗓音嘶哑或许是一种缺陷,而侯秀珍的“哑喉咙”却是一种特色。细品她的唱腔,那沙哑不但能润色唱腔,还能添加韵味,使她的唱腔娓娓动听,别具一番风格。

侯秀珍已驾鹤西去,但我回想起她时,首先想起的是她那亦旦亦生的多个艺术形象,以及那标志性的沙哑唱腔。虽然当时只是个挂二牌的演员,但与当今的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甚至包括某些梅花奖得主,比较起来丝毫不差。当今挂有艺术家头衔的演员多的到处都是,可能太多的缘故,就不值钱了。

这里引用宋桂玲回忆录《艺海钩沉》的一段文字,看看是怎样对她评价的。文中写道:“特别提及的是侯秀真,她是位德艺双馨的好演员,但除了抗日战争中曾被大汉奸杨世卿掳走几年以外,可以说拉了一辈子‘二套’,其奶师是艺名‘水上漂’的张芳金,自幼练就一身过硬的台步,嗓子虽微微有点发沙,但唱来却能以声传情。她初攻刀马,兼及花旦,以后又应工小生,兼演老旦。难得的是她无论和谁配戏,都能起到绿叶红花,水乳交融的作用。再加扮相漂亮,身段潇洒,演主角的如果稍差,还真有点让你下不了台哪!”

下面从网上搜索到侯秀珍的生平简介,介绍如下:

侯秀真原名李玉洁,1924年腊月二十二生于山东省长山县胥家庄,幼年时,母亲带着她改嫁到开封城北柳园,继父侯金学是一个四处搭班的须生演员。7岁时,侯秀真进入招讨营卢殿元科班,跟随有“水上漂”之称的男旦演员张广金学戏,主工刀马旦,兼演花旦。侯秀真声音先天并不好,偏低微沙,但她刻苦磨练,寻找到一条以情为主,以声传情,唱做结合,扬长避短的路子,终于学有所成。

1936年9月,侯秀真来到开封,先后在华光舞台、醒豫舞台和国民戏院搭班演出。侯秀真做工细腻传神,形象清秀娇媚,受到很多观众追捧。1938年开封沦陷后,大汉奸杨世卿强行把其觊觎已久的侯秀真纳为妾侍,刚露峥嵘头角的名伶被当做一只美丽的鸟儿养在金丝笼中。直到1944年,才放她重返舞台。

开封解放后,侯秀真加入和平豫剧团,20世纪60年代,侯秀真先后任开封豫剧二团的副团长、团长。侯秀真后来改唱小生戏,扮相潇洒飘逸,观众把她和著名女生演员王素君并称为“女生双星”。侯秀真的代表剧目有《三上关》、《老羊山》、《陈妙常》、《状元媒》等,于1981年正当盛年时去世。

在后台见过侯秀珍一面,她眉目清秀,衣着朴素,那时深秋季节,她穿一身褪了色的毛呢衣服,倒也显得非常得体。

侯秀珍生前没有留下什么音像资料,从网上搜索到她的三幅剧照,让我们回味照片中流露出的信息,体现她舞台上的风姿,以作为本文的结束。

豫剧郭永章简介(昔日挂双头牌的豫剧演员)(2)

关灵凤和侯秀珍分别扮演牛郎和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