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广东省江门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与南海区、顺德区隔江相望,北与高明区相临;南与蓬江区、新会区相近;西与开平市、新兴县接壤,325国道、江鹤、佛开高速公路与江肇公路纵横贯穿全市。中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鹤山于清雍正十年(1732)建县,因市内有山形似仙鹤而得名。建国后曾与高明县合称高鹤县,1982年恢复鹤山县建制。1993年11月撤县设市,下辖10个镇,22个社区委员会,137个村民委员会,10个三峡库区移民村。

鹤山市获得“全国80个小康县(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荣获“全国绿化百佳县(市)”、“省卫生城市”等称号。

历史沿革

蟹眼泉

蟹眼泉位于江肇公路雅瑶镇的陈山与石湖路段之间。因两泉眼状蟹眼而得名。一泉眼喷水量约为399公斤/小时,水温保持在20℃至25℃之间。此泉古已有之,1933年在其旁立一石碑,正面阴刻其名,背侧雕有花瓶图案及竹节纹饰。鹤山市政府斥资18万元,予以修扩,以泉为轴,辟地800平方米,外架石桥,建仿古牌坊,三面垒砌石墙,内砌假山、石阶,再加绿化美化,而内右方有热心人士捐资8万元,建六角石亭一座。

鹤顶亭

江门市鹤山(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1)

鹤顶亭

鹤顶亭为鹤邑名胜,位于旧县城内鹤山之巅,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知县刘继倡导所建,现亭是1998年重建。刘继撰《鹤顶亭记》叙其建亭宗旨,意谓鹤为仙禽,外形俊美,品性高洁,愿后世登亭者顾名思义,以鹤自勉,懋著循迹,勿作贪官污吏,其立意至佳。

大凹关帝庙

江门市鹤山(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2)

鹤山境内曾有20余座关帝庙,保存尚好的只有共和大凹村的一座。它是清光绪丙申年(公元1896年)由当地绅民集资在旧庙基础上重建,并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修葺过的。庙宇包括主座、左右青云巷及左右厢房,面积357平方米。其营造法式与佛山祖庙相仿,体现清代后期岭南庙宇的建筑特点。这座小小的关帝庙汇集着建筑、雕塑、书法、楹联、图书等艺术,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1994年,市人民政府把它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画阁留芳

铁夫画阁位于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它是为纪念著名爱国画家李铁夫先生而于1983年兴建的。李铁夫先生是一位富于正义感而有节操骨气的爱国者,早年投身革命,曾先后加入兴中会和同盟会,并亲自担任同盟会纽约分会书记达六年之久。孙中山先生曾撰文称他为"东南亚巨擎",他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