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黎族·作家日记

胡竹峰:走七仙岭

七仙岭又名七指岭,以七个状似手指的山峰而得名,我却看它如笔搁。笔搁,搁笔之具也,放在案头,属于书房雅器一类。宋人说远峰列如笔架,山势或陡峭或平缓,峰峦多达十几二十个,少则三五个。杜甫早有诗道:“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

原始森林里的黎族(走进黎族作家日记)(1)

山下遥看七仙岭,又斯文又玲珑,像旧年曾用过的笔搁,天然生成的一方灵璧石,山岚消瘦挺直,不独雅器,更近乎名器。

七仙岭上白云掩映,石头也是白色的,光照熠熠有神。莫名觉得这一座山斯文在兹,心想,要登上顶哩。

我辈来此为寻文气,有人为寻仙气,有人为寻闲气,有人为寻山气。

以格调论,文气不如仙气,仙气不如闲气,闲气不如山气。七仙岭有大好山气,因为是秋日,山气敛而风露长,沁人心脾。

原始森林里的黎族(走进黎族作家日记)(2)

到了七仙岭,几乎每一尺都在爬坡。走过一个陡峭,前方更陡峭。文似看山不喜平,像七仙岭这样山峰的文章我写不出。好文章一波三折,此地三波九折,反复几次。

山陡峭,上山的人弓腰弯背,大口喘气,热汗淋漓,下去的人则勾起头斜着身体,一步步不敢松劲。

人越走越高,快到山顶时,风大了,清幽有些许凉意。风鼓荡着衣衫,想把人吹走。又感觉登到了高处,风助人意——乘风归去一般,一阵通透。

终于到得山顶,岂料还有更高的石峰,陡峭如墙,壁石瘦骨嶙峋,左右牵铁链攀岩而上。爬了一半,心想,人生哪有个圆满,不妨留一分余地,一步步又退了下来。找块石头坐着,看看落日,看看山石,晚霞正好。人到高处,离夕阳也近了,陡然有些伤感,于是下山。不多时天已黑透,举亮穿行石阶,山中秋虫乱叫,一只蟾蜍过路,几个跳跃,钻进落叶深处。

2022年10月31日 保亭

作家简介

胡竹峰,著名散文家,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五卷本“胡竹峰作品”,《击缶歌》《民国的腔调》《中国文章》《不知味集》《闲饮茶》《雪下了一夜》《惜字亭下》《黑老虎集》等作品集近三十种。曾获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刘勰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和三毛散文奖等,部分作品译介为多种文字。

原始森林里的黎族(走进黎族作家日记)(3)

原始森林里的黎族(走进黎族作家日记)(4)

>>点击查看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