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曲鹏

1974年,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女知识分子之一苏珊·桑塔格在41岁时被诊断患有乳腺癌,经历了一系列治疗,她写出了《疾病的隐喻》这部著作,对疾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2014年,同样处于41岁黄金年龄的美国诗人安妮·博耶也被确诊乳腺癌,她写出了《未死之身:一位乳腺癌病人的生死独白》,记录关于现代疾病的沉浸式身心体验。这本书被誉为“21世纪的《疾病的隐喻》”,并于2020年获得了普利策奖,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

为什么身边很多人得乳腺癌死了 普利策奖作品未死之身记录一个乳腺癌病人的生命体验(1)

《未死之身:一位乳腺癌病人的生死独白》

[美]安妮·博耶 著

李宜然 方歌 译

译林出版社

41岁生日刚过完一周后,诗人安妮·博耶被诊断出患有三阴性乳腺癌,这是乳腺癌中极凶险的一种。对于一位单亲妈妈来说,她一直以来都是照顾者而不是需要被照顾的人,但面对疾病,她必须接受脆弱,承受疼痛,开始战斗——“为了活下去,我愿意尝试任何事”。

这灾难性的疾病既是一场危机,也是一次重新思考死亡及疾病的性别政治的崭新契机。她纵身跃入女性作家书写自身疾病与思考死亡的历史长河中,与奥德莱·洛德、凯西·阿克、苏珊·桑塔格和所有饱受身体之痛的女性共游。如同美国作家萨莉·鲁尼对这本书的评价:“这是一次对疾病与健康、艺术与科学、语言与文学、生存与死亡的紧急干预……至此,安妮·博耶创作了一部记录生命体验本身的作品,引人深思,久久回响。”

为什么身边很多人得乳腺癌死了 普利策奖作品未死之身记录一个乳腺癌病人的生命体验(2)

诗人安妮·博耶

经历了痛苦的癌症治疗后,安妮·博耶继续写作,“我失去了一些神经线粒体,失去了昔日容貌,失去了许多记忆与聪明才智,失去了乐观估计五至十年的寿命,这一切都归功于医学治疗那摧枯拉朽的能量。失去这一切后,我发现自己仍是自己,甚至被摧毁成了更强烈的自己。仿佛对于人类而言,失去,才能使我们终于变得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