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是很热门的一种方式,湖北利川也在逐步发展,在种植管理上有很多地方还是区别于露地栽培,就拿茄子来说,还是有很多方法值得学习的。如果你也想在农村发展大棚蔬菜(茄子),可以看看二妹子这篇文章,可以让小伙伴们在种植中少走很多弯路。

茄子的种植管理要素(茄子栽培要点:定值时间要把握)(1)

一、大棚栽培蔬菜首先要将大棚进行修整

大棚应在冬季来临前及时整修,并在定植前一个月左右抢晴天扣棚膜,以提高棚温。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深翻30厘米左右。

二、结合整地施入足量的基肥及作畦

一般每亩施腐熟堆肥5000千克、复合肥80千克、优质饼肥60千克,2/3翻土时铺施,1/3在作畦后施入定植沟中。

6米宽标准大棚作四畦,宜作高畦,畦面要呈龟背形。

有条件的可在定植沟底纵向铺设功率为800瓦的电加温线,每行定植沟中铺设一根线。覆盖地膜前一定要将畦面整平。

三、应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定植

定植规格一般采取宽行密植栽培,即在宽1.5米包沟的畦上栽两行,株行距(30~33)厘米×70厘米,每亩定植3000株左右。一般安排在2月中下旬定值。

定植前一天要对苗床浇一次水,定植深度应与秧苗的子叶下平齐为宜,若在地膜上面定植,破孔应尽可能小,定苗后要将孔封严,浇适量定根水,定根水中可掺少量稀薄粪水。

茄子的种植管理要素(茄子栽培要点:定值时间要把握)(2)

四、定值后进行保温

秧苗定植后有5~7天的缓苗期,基本上不要通风,控制棚内气温在24~25℃,地温20℃左右,如遇阴雨天气,应连续进行根际土壤加温。

五、对棚内进行通风降温

缓苗后,棚温超过25℃时应及时通风,使棚内最高气温不要超过28~30℃,地温以15~20℃为宜。

六、第一次浇水追肥

定植缓苗后,应结合浇水施一次稀薄的粪肥或复合肥。

七、保温防寒

生长前期,若遇低温寒潮天气,可适当间隔地进行根际土壤加温,或采取覆盖草帘等多层覆盖措施保温。

八、保花保果

当气温在15℃以下,光照弱、土壤干燥、植株营养不良及花器构造有缺陷时,就会引起落花落果。生长早期的落花,可以用2,4-滴和对氯苯氧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来防止。

(1)处理花器: 处理适宜时期是在花蕾肥大、下垂、花瓣尖刚显示紫色到开花的第二天之间。对花器处理可分别采用喷雾器逐朵喷雾、药液蘸花和用毛笔涂抹果梗三种方法。

(2)处理浓度: 2,4-滴20~30毫克/千克;对氯苯氧乙酸25~40毫克/千克,温度高时浓度低,温度低时浓度高。

处理时,应严格掌握浓度和喷雾量,避开高温时喷药,喷药时不要喷向树冠上部,第二次应在第一次喷药后3~4天进行,以后的间隔时间以7~10天为标准,注意不要重复喷药。

茄子的种植管理要素(茄子栽培要点:定值时间要把握)(3)

九、第二次浇水追肥

进入结果期后,在门茄开始膨大时可追施较浓的粪肥或复合肥。一般每亩每次施用复合肥10~15千克或稀薄粪肥1500~2000千克。

十、整枝打叉

一般采取“自然开心整枝法”,即每层分枝保留对杈的斜向生长或水平生长的两个对称枝条,对其余枝条尤其是垂直向上的枝条一律抹除。

摘枝时期是在门茄坐稳后将以下所发生的腋芽全部摘除,在对茄和四母茄开花后又分别将其下部的腋芽摘除,四母茄以上除了及时摘除腋芽,还要及时打顶摘心,保证每个单株收获5~7个果实。

整枝时,可摘除一部分下部叶片,适度摘叶可减少落花,减少果实腐烂,促进果实着色。在我们当地一般将打下来的叶子扔在十字路口,这样发叉更多,有利于提高产量。

茄子的种植管理要素(茄子栽培要点:定值时间要把握)(4)

十一、中耕培土

采用地膜覆盖的,到了5月下旬至6月上旬,应揭除地膜进行一次中耕培土。中耕时,为不损坏电加温线,株间只能轻轻松动土表面,行间的中耕则要掌握前期深、中后期浅的原则,前期可深中耕达7厘米,中后期宜浅中耕3厘米左右,中后期的中耕要与培土结合进行。

十二、通风降温

进入采收期后,气温逐渐升高,要加大通风量和加强光照。当夜间最低气温高于15℃时,应采取夜间大通风。

十三、摘叶

为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摘除一部分衰老的枯黄叶或光合作用很弱的叶片。摘叶的方法是:当对茄直径长到3~4厘米时,摘除门茄下部的老叶,当四母茄直径长到3~4厘米时,又摘除对茄下部的老叶,以后一般不再摘叶。

茄子的种植管理要素(茄子栽培要点:定值时间要把握)(5)

十四、撤棚膜

进入6月份,为避免35℃以上高气温危害,可撤除棚膜转入露地栽培。

十五、第三次浇水追肥

结果盛期,应每隔10天左右追肥一次,追肥应在前批果已经采收,下批果正在迅速膨大时进行。设施栽培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和0.1%尿素的混合液进行叶面追肥。

在水分管理上,要保持80%的土壤相对湿度,尤其在结果盛期,在每层果实发育的始期、盛长期以及采收前几天,都要及时浇水,每一层果实发育的前、中、后期,应掌握“少、多、少”的浇水原则。

每层果的第一次浇水最好与追肥结合进行。

每次的浇水量要根据当时的植株长势及天气状况灵活掌握,浇水量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进程逐渐增加。

文/乡下二妹子 图/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