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的战略制定。波特认为在任何行业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无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竞争的规则都包括在五种竞争力量内。这五种竞争力就是企业间的竞争、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潜在替代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这五种竞争力量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最高级的竞争策略(竞争战略分析模型)(1)

• 竞争对手

企业间的竞争是五种力量中最主要的一种。只有那些比竞争对手的战略更具优势的战略才可能获得成功。为此,公司必须在市场、价格、质量、产量、功能、服务、研发等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影响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因素有:产业增加、固定(存储)成本/附加价值周期性生产过剩、产品差异、商标专有、转换成本、集中与平衡、信息复杂性、竞争者的多样性、公司的风险、退出壁垒等。

• 新进入者

企业必须对新的市场进入者保持足够的警惕,他们的存在将使企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这样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公司投入相应的资源。

影响潜在新竞争者进入的因素有:经济规模、专卖产品的差别、商标专有、资本需求、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行业内企业的预期反击等。

• 购买者

当用户分布集中、规模较大或大批量购货时,他们的议价能力将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决定购买者力量的因素又:买方的集中程度相对于企业的集中程度、买方的数量、买方转换成本相对企业转换成本、买方信息、后向整合能力、替代品、克服危机的能力、价格/购买总量、产品差异、品牌专有、质量/性能影响、买方利润、决策者的激励。

• 替代产品

在很多产业,企业会与其他产业生产替代品的公司开展直接或间接的斗争。替代品的存在为产品的价格设置了上限,当产品价格超过这一上限时,用户将转向其他替代产品。

决定替代威胁的因素有:替代品的相对价格表现、转换成本、客户对替代品的使用倾向。

• 供应商

供应商的议价力量会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尤其是当供应商垄断程度比较高、原材料替代品比较少,或者改用其他原材料的转换成本比较高时更是如此。

决定供应商力量的因素有:投入的差异、产业中供方和企业的转换成本、替代品投入的现状、供方的集中程度、批量大小对供方的重要性、与产业总购买量的相关成本、投入对成本和特色的影响、产业中企业前向整合相对于后向整合的威胁等。

2、SWOT分析模型

“SWOT”是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这个模型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挑战来概括企业内外部研究结果的一种方法。

S-优势:

比较分析企业在外部市场环境、内部经营方面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

W-劣势:

比较分析企业在外部市场环境、内部经营方面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劣势;

O-机会:

分析在目前的市场竞争态势下企业存在的发展机会;

T-挑战:

分析在目前的市场竞争态势下企业存在的威胁和挑战。

最高级的竞争策略(竞争战略分析模型)(2)

这种方法的主观性比较强。SWOT分析所涉及的结果是人的认识和理解。如果人们的理解和认识根植于事实,那么SWOT分析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它可以用来对各种群体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将分析进行比较。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不完全是事实。因此在使用SWOT的模型过程中应该比较谨慎。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多人打分和设立权重的办法来全面分析企业的内外状况。

3、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

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Strategic Position and Action Evaluation Matrix,简称SPACE矩阵)主要是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及企业应该采用的战略组合。

SPACE矩阵有四个象限分别表示企业采取的进取、保守、防御和竞争四种战略模式。这个矩阵的两个数轴分别代表了企业的两个内部因素——财务优势(FS)和竞争优势(CA);两个外部因素——环境稳定性(ES)和产业优势(IS)。这四个因素对于企业的总体战略地位是最为重要的。

最高级的竞争策略(竞争战略分析模型)(3)

建立SPACE矩阵的步骤如下:

1)选择构成财务优势(FS)、竞争优势(CA)、环境稳定性(ES)和产业优势(IS)的一组变量;

2)对构成FS和IS的各变量给予从 1(最差)到 6(最好)的评分值。而对构成ES和CA的轴的各变量从-1(最好)到-6(最差)的评分值;

3)将各数轴所有变量的评分值相加,再分别除以各数轴变量总数,从而得出FS、CA、IS和ES各自的平均分数;

4)将FS、CA、IS和ES各自的平均分数标再各自的数轴上;

5)将X轴的两个分数相加,将结果标在X轴是;将Y轴的两个分数相加,将结果标在Y轴上;标出X、Y数轴的交叉点;

6)自SPACE矩阵原点到X、Y 数值的交叉点画一条向量,这一条向量就表示企业可以采取的战略类型。

SPACE矩阵要按照被研究企业的情况而制定,并要依据尽可能多的事实信息。根据企业类型的不同,SPACE矩阵的轴线可以代表多种不同的变量。如,投资收益、财务杠杆比率、偿债能力、流动现金、流动资金等。

最高级的竞争策略(竞争战略分析模型)(4)

向量出现在SPACE矩阵的进取象限时,说明该企业正处于一种绝佳的地位,即可以利用自己的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选择自己的战略模式,如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混合式多元化经营等。

向量出现在保守象限意味着企业应该固守基本竞争优势而不要过分冒险,保守型战略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集中多元化经营等。

当向量出现在防御象限时,意味着企业应该集中精力克服内部弱点并回避外部威胁,防御型战略包括紧缩、剥离、结业清算和集中多元化经营等。

当向量出现在竞争象限时,表明企业应该采取竞争性战略,包括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及组建合资企业等。

4、战略钟

“战略钟”是分析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一种工具,这种模型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咨询顾问提供了思考竞争战略和取得竞争优势的方法。

战略钟模型假设不同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适用性基本类似,那么,顾客购买时选择其中一家而不是其他企业可能有以下原因:

1)这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比其他公司低;

2)顾客认为这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更高的附加值。

最高级的竞争策略(竞争战略分析模型)(5)

战略钟模型将产品/服务价格和产品/服务附加值综合在一起考虑,企业实际上沿着以下8种途径中的一种来完成企业经营行为。其中一些的路线可能是成功的路线,而另外一些则可能导致企业的失败。

低价低值战略:

采用途径1的企业关注的是对价格非常敏感的细分市场的情况。企业采用这种战略是在降低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的同时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低价战略:

采用途径2的企业是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典型途径,即在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的同时,包装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但是这种竞争策略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也降低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将价格降低到竞争对手的价格以下,或者顾客由于低价格难以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做出准确的判断,那么采用低价策略可能是得不偿失的。要想通过这一途径获得成功,企业必须取得成本领先地位。因此,这个途径实质上是成本领先战略。

差别化战略:

采用途径3的企业以相同和略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可感受的附加值,其目的是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通过稍高的价格提高收入。企业可以通过采取有形差异化战略,如产品在外观、质量、功能等方面的独特性;也可以采取无形差异化战略,如服务质量、客户服务、品牌文化等来获得竞争优势。

混合战略:

采用途径4的企业在为顾客提供可感知的附加值同时保持低价格。而这种高品质低价格的策略能否成功,既取决于企业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又取决于是否有保持低价格策略的成本基础,并且难以被模仿。

集中差别化战略:

采用途径5的企业可以采用高品质高价格策略在行业中竞争,即以特别高的价格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但是采用这样的竞争策略意味着企业只能在特定的细分市场中参与经营和竞争。

高价撇脂战略:

采用途径6、7、8的企业一般都是处在垄断经营地位,完全不考虑产品的成本和产品或服务队 附加值。企业采用这种经营战略的前提是市场中没有竞争对手提供类似的产品和服务。否则,竞争对手很容易夺得市场份额,并很快削弱采用这一策略的企业的地位。

5、波士顿分析矩阵

波士顿矩阵是由波士顿公司提出的,这个模型主要用来协助企业进行业务组合或投资组合。

最高级的竞争策略(竞争战略分析模型)(6)

在矩阵坐标轴是的两个变量分别是业务单元所在市场的增长程度和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每个象限中的企业处于根本不同的现金流位置,并且应用不同的方式加以管理,这样就引申出公司如何寻求其总体业务组合。

金牛:

在低增长市场上具有相对高的市场份额的业务将产生健康的现金流,它们能用于向其他方面提供资金,发展业务。

瘦狗:

在低增长市场是具有相对低的市场份额的业务经常是中等现金流的使用者。由于其虚弱的竞争地位,它们将成为现金的陷阱。

明星:

在高增长市场上具有相对高的市场份额通常需要大量的现金以维持增长,但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并将产生较高的报告利润,它们有可能处在现金平衡状态。

问题:

在迅速增长的市场上具有相对较低市场份额的业务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入,以便为增长筹措资金。

波士顿矩阵有助于对各公司的业务组合投资组合提供一些解释,如果同其他分析方法一起使用会产生非常有益的效果。通过波士顿矩阵可以检查企业各个业务单元的经营情况,通过挤“现金牛”的奶来资助“企业的明星”,检查有问题的孩子,并确定是否卖掉“瘦狗”。

但是这个矩阵的假设基础是经验曲线在市场中起作用,并且具有最大的市场份额的公司将是成本最低的生产者。这个矩阵模型过于简单,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要复杂得多。

6、竞争视窗:全结构竞争分析

竞争视窗是由中国战略专家许战海提出,这个模型主要用来协助企业明确竞争方向。今天,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传统竞争分析工具已无法洞察竞争全貌,竞争视窗给出更适应新时代的全结构竞争分析框架。

最高级的竞争策略(竞争战略分析模型)(7)

竞争视窗根据许战海咨询提出的竞争三原则演化而来,即明确竞争方向、通过优势展开竞争、通过竞争扩大优势,通过八个竞争视角展开全结构竞争分析,从而明确竞争方向,帮助企业通过优势展开竞争,通过竞争扩大优势。

趋势——未来的竞争

分析显而易见的技术迭代和新技术标准、明显的消费趋势、新国货趋势、人口趋势、政策趋势等五个方面,找到竞争趋势。

产业——当下的竞争

主要对企业品牌在产业内主要矛盾方向(品类内战还是外战)、所处的竞争形势(领导者、进攻者、存在者)、市场判断(增量、存量、缩量)、心智区隔(主要竞争品牌的认知区隔)等四个方面进行当下的品牌竞争分析,从而找到更适合自身品牌的竞争方向。

场景——替代者的竞争

随着竞争的加剧,新场景层出不穷,很多产品可以通过场景展开一场替代者的竞争,重新定义竞争方向,例如菲诺通过咖啡馆与牛奶在局部场景展开竞争,跳出了与椰树、欢乐家的同产业对抗,短期内就成为天猫双十一前四名的饮料品牌。

产品——产品力的竞争

通过四个象限分析行业产品力的竞争,招牌产品、趋势产品、多系列产品、价格段产品,从而发现是否具备从产品力出发的竞争方向。

视觉——视知觉的竞争

视知觉竞争分析是饱和竞争时代最重要的视角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形状和形态,颜色,符号以及在竞争对手已经验证的视觉成果上创造竞争方向。大脑接受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视觉信息获取、正确解码是人类认知加工的基础。视知觉包括视觉接收和视觉认知:视觉接收是看见、察觉光和物体存在;视觉认知是了解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有没有意义、大脑怎么做解释。

渠道——中间方的竞争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革加剧,对中间方的竞争分析,往往决定了大多数企业竞争方向和竞争机会。通过势能渠道、企业亲自创新一个渠道、抖音等新渠道、细分渠道、特殊渠道、紧挨对手的竞争性渠道、场景渠道等七种方法,洞察渠道带来的竞争方向和战略机会。

人群——受众层的竞争

竞争视窗给出了势能人群、专业人群、特殊人群、新人群四个象限,其中新人群往往是一些非成熟顾客。成熟客户对产品功能利益有分辨力,非成熟客户没什么自主分辨力。当下竞争变革(社会变革、经济变革、技术变革)导致大量成熟顾客和非成熟顾客并存的局面,拼多多、蜜雪冰城、奥铃青春版……等都抢先占据了从大量涌现的非成熟顾客带来的竞争方向和战略机会。

供应链——生态链的竞争

供应链上的企业间关系与生物链类似,在“草—兔子—狼—狮子”生态链中(假设生态链只有四个物种),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企业可以从整体供应链领先、细分供应链领先、供应链整合与合作等三个方面在生态链角度创造竞争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