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无数贤人志士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除此之外还有数不尽的民间传奇、野史笔记,这些都是编剧们的无尽宝藏将千百年来祖辈们从生活中汲取的智慧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也是编剧们的责任与使命不过素材故事好像满山奇石,有的人踩到只觉硌脚,将它一脚踢开,有的人拾起却能发现它隐含宝光,因而爱不释手是买椟还珠,还是开石见玉,这便是编剧的能力差别所在了怎样的素材是好的戏剧素材?好素材要怎样才能处理成一部好剧本?近日读郑怀兴老师剧作《借新娘》,似有所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莆仙戏借新娘片段3?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莆仙戏借新娘片段3(从素材到剧本看莆仙戏借新娘)

莆仙戏借新娘片段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无数贤人志士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除此之外还有数不尽的民间传奇、野史笔记,这些都是编剧们的无尽宝藏。将千百年来祖辈们从生活中汲取的智慧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也是编剧们的责任与使命。不过素材故事好像满山奇石,有的人踩到只觉硌脚,将它一脚踢开,有的人拾起却能发现它隐含宝光,因而爱不释手。是买椟还珠,还是开石见玉,这便是编剧的能力差别所在了。怎样的素材是好的戏剧素材?好素材要怎样才能处理成一部好剧本?近日读郑怀兴老师剧作《借新娘》,似有所悟。

《借新娘》的创作素材来自于清代学者俞樾在《右台仙馆笔记》中记录的一则民间故事:赌徒邬三败光家产后,设计伙同一个妓女,假装结婚以骗取姑母的礼金婚费。其姑母是富商,不仅资助了婚费,还赠与房屋土地。故事最后妓女之父见邬三有田有屋,便真的将女儿嫁给了他。

俞樾在记录故事时,没有加入个人评价,我们也无从得知他的褒贬态度。从编剧的视角看,这则故事有戏剧开头、戏剧转折、戏剧结尾,本身就已经显露出一个大致的戏剧框架,确实是一则很好的戏剧素材。但是这则素材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故事停止的地方并不像是真实的结尾。读者很容易便会提出许多疑问,例如邬三行骗成功后戒赌了吗?他之前就败光家产,如今能保住这房屋田地吗?他娶的妓女是持家之人吗?最重要的是,他的姑母要是发现这是个骗局,会怎么样呢?

如此多的问题,素材本身并没有给我们答案。如果以编剧思维思考,存疑之处便大有文章可作。第一眼看到这个素材时,我曾尝试以续写的方式构思接下来的情节:邬三大计得逞,不思悔改又去豪赌,结果赌输了房屋土地,又输掉了老婆,妓女之父前来悔婚,姑母也发现是骗局……这样的续写也许可以把整个故事补充完整,还有劝人戒赌的教育意义,但冗长的情节不仅冲淡了戏剧冲突,也不符合戏剧篇幅的限制,原素材的韵味也没有了。而怀兴老师由此素材改编而成的《借新娘》,则堪称戏剧写作素材发掘与应用的范本。

怀兴老师首先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与重塑。素材中的男主角邬三(剧中名为郭小保),是一个嗜赌成性的赌徒形象,怀兴老师则对其“嗜赌”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他是因为心智还未成熟时父母便早亡了,独自成长中受老赌棍“老赖”的引诱哄骗而误入歧途。素材中的妓女之父并无姓名,但他是一个将女儿卖到妓院来给自己赚取赌资的十足的恶人。这个老赌棍到了怀兴老师笔下,不仅多了一条诱骗年轻人赌博的罪行,甚至还是出主意让男主角行骗姑母的始作俑者。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成色十足的恶人,怀兴老师却把他处理成丑角的形象,体现了深刻的行当意识。素材中姑母的“富婆”形象略显单薄,怀兴老师添设了富商姑父这一角色,在第三场中,姑父姑母因是否要资助“赌徒”侄子而产生了争吵与冲突,这一场次的设计不仅交代了姑母常常惦念着落魄的侄子,使之后的捐金相贺顺理成章,还使得全剧到了第三场就迎来了第一个小高潮,大大增强了故事前半段的戏剧冲突。

而《借新娘》全剧最出彩处,便是对素材中“妓女”这一人物的改编。素材中对这一人物的描写只有“善于承迎”四个字,这四个字似褒非褒,似贬非贬,便给编剧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怀兴老师笔下老赖的女儿“赖莲儿”并不是妓女,或者说尚不是妓女:以老赖的赌法,已经输掉了老婆,输掉女儿是早晚的事。老赖也正是谎称自己以她作注赌输了,才骗得女儿做“假新娘”,再去富商处行骗。赖莲儿常劝父亲戒赌,后又严词拒绝老赖行骗的主意,甚至到最后都不愿收下骗来的礼金,自始至终是一个是非分明、洁身自好的正面形象。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是男主角浪子回头的重要动因,更会深受观众的喜爱。将一个人物写得可爱、可敬,这一人物便是鲜活的、具有艺术生命力的。

赖莲儿的成功重塑与其余四个主要角色的形象树立后,更重要的是将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以男主郭小保为核心,包括老赖与郭小保的关系、姑母与郭小保的关系、赖莲儿与郭小保的关系,这三条主要联系建立后,全剧就显得骨架结实、筋肉强健。此外还有数条次要老赖与郭小保之父的早年恩怨、姑父对郭小保的赌徒印象、姑父姑母对老赖的印象等,这些次要联系则是全剧的血肉组织,使得故事丰满充实、真挚动人。

在人物重塑与关系梳理之后,《借新娘》的故事框架便建构完成,但距离她成为一部成功的剧作还差关键的一步:细节及人物情感的把握。怀兴老师以他出色的把握人物的能力,不仅为每一位人物设计精妙的对白、唱词,还要设计奇巧的场景,给剧中原本平淡无奇的段落平添生趣,剧中人物形象也因此显得丰富而饱满。如剧本第四场,写的是老赖、郭小保、赖莲儿三人去姑母家的路上,三人赶路的场景。这一场,是赖莲儿与郭小保这对“假夫妻”的第一次见面,也是他们互相间的第一次交流。赖莲儿在出发时还并没有完全被父亲老赖说服,但在这一场中,老赖前前后后的反复劝诱、逼迫,加之于郭小保的交流,才使得赖莲儿最终下定决心前往姑母家。这场戏要搭建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关系,要改变女主人公的心境心态,还要自始至终保持女主人公反对行骗的坚定立场,任务不可谓不重。不过如果整场都是对白、说教,这一场会十分的枯燥乏味。怀兴老师巧妙地将这场戏安排在赶路途中,还安排了妙趣横生的“老赖赶驴”的场景,既为演员增添了表演空间,又为男女主人公独处交流设计了合理的场合。类似这样极富戏剧性的细节和桥段在怀兴老师的其他剧作中也比比皆是,他总是将深刻的戏剧主题蕴含于妙趣横生的戏剧场景之中,他的剧作雅俗相生,正如雨果评价莎士比亚时所说:他既属于奥林匹克神界,又属于市场上的剧院。

如果说《借新娘》的原素材是书山里的一块奇石,那么赖莲儿就像是怀兴老师从这块璞石之中开出的一块温润宝玉;而剧中每一条人物关系之间、每一个可以细化的故事细节之间的生花妙笔,更使得这块奇石不仅孕育了一块宝玉,还在石缝间绽放了朵朵奇花。

一部好作品一定是在打通主题与结构、灵感与技巧之后才能诞生,但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就成了摆在创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借新娘》在这一问题上为后辈晚生树立了榜样。《借新娘》的创作素材只是一则简短的笔记小说,但怀兴老师处理起这个素材,匠心独运,字里行间处处可见他的创作灵感,这部喜剧也因此超越了一般的娱乐功能,具有更多人性上的意义。

《借新娘》是怀兴老师早在1989年创作的莆仙戏剧本,同年由著名导演朱石凤执导排演,一经上演便引起轰动,并获得大奖。只可惜我生得太晚,只看过《借新娘》的剧本,而无缘在舞台上一睹此剧芳容。近日怀兴老师重新修改了《借新娘》剧本,并将由著名导演刘作玉执导,莆田市仙游县鲤声剧团重排,参加今年的福建省第28届戏剧会演。这意味着这台妙趣横生而又发人深省的精彩剧目,将会再度被搬上舞台,我终于有机会一饱眼福了!

(来源:湄洲日报 作者:王小农 编辑:许亦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