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1)

如今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首都莫斯科在世界上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其中的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更是成为了俄罗斯文化的代表。

不过莫斯科虽然一直被视为斯拉夫人的发源地,但是其在近代却曾经失去了沙俄首都的地位,而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才是那时俄罗斯最繁荣的地方。

自从彼得大帝在1712年宣布迁都命令之后,圣彼得堡一直都是俄罗斯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直到十月革命后,列宁等人才将首都迁回了莫斯科,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放弃沙俄营建了两百年的圣彼得堡呢?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2)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一、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在我们的印象中,苏联红军仿佛是无所不能的钢铁洪流。

他们在极端苦难的环境下顶住了纳粹德国的进攻,完成了在东线战场上的大逆转,这才彻底改变了二战的走势,之后他们更是将红旗插在了柏林城中,终结了欧洲战场的战事。

不过那是在苏联发展二十多年后的红军。

在十月革命的时候,红军们虽然有着比白军更强大的战斗意志,但是他们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依然处于劣势,新生的苏联政权依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3)

十月革命中的红军

而且那时苏联面对的国际形势也十分危险,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当中,沙皇俄国作为协约国的一员正在前线厮杀,列宁等人很希望将这些兵力带回国内,以帮助自己稳定局势,并且为之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但是苏联代表们和协约国盟友之间的谈判却最终破裂,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盟友突然离去。

无奈之下,苏联代表们只好找到了同盟国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希望他们能够对苏联的外部安全作出保证。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4)

布列斯特和约签约仪式

在和德国进行谈判的时候,德国代表看穿了苏联人的急迫,为此他们在谈判桌上狮子大开口,提出了许多过分的要求。

除了高额的战争赔款之外,他们要求苏联放弃对于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并且还要承认乌克兰和芬兰的独立国地位。

这样的要求相当于让苏联政府放弃圣彼得堡以西的三百多万平方国力国土,这是许多苏联政府人士所不能接受的。虽然列宁表示无论如何苏联必须要和德国签订和平协议,为国家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但是托洛茨基等人始终认为这样的条件实在太过分了。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5)

托洛茨基

因此担任谈判代表的托洛茨基最终做出了不签订和约的声明,并离开了谈判地布列斯特,德国此后立即对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这给新生的苏联政权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迫于巨大的外界压力,苏联政府高层们在1918年2月再次举行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中托洛茨基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苏德和谈也很快重启。

最终两国签订了著名的布列斯特和约,苏俄割让323万平方公里领土并赔款60亿马克。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6)

列宁画像

虽然这一和约的签订让苏联损失了许多利益,但是其确实让苏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功脱身,并为其之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外部基础,列宁也因为这一决策的成功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二、圣彼得堡地位的变化

在失去了西部的土地之后,圣彼得堡在苏联的地位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1712年迁都之前,沙俄一直都将莫斯科作为自己的首都,这主要是因为斯拉夫人大多将莫斯科视为民族的起源地。

在沙俄建立之后,这个庞大的帝国便一直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他们也很快成为了亚欧大陆上的庞然大物,立足于欧洲列强之列。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7)

彼得大帝画像

随着疆域的不断西进,沙俄和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他们看到了近邻们高度发展的文明和科技,这让沙俄统治者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他们明白沙俄在庞大的疆域背后是落后的制度和生产力,长此以往自己势必会被欧洲国家所击败。

因此彼得大帝在上位之后,他很快便确定了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方针,而此时远离西方国家的莫斯科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了,为此彼得大帝下令在涅瓦河流向波罗的海的入海口处修建新城,并将其作为沙俄新的首都,这就是圣彼得堡。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8)

波罗的海沿岸

在修建过程中,圣彼得堡的建筑和街道布局都吸取和借鉴了西方文明的特点,这让其和莫斯科的风格迥然不同。

在新城建立好之后,彼得大帝便宣布迁都于此,自此开始了沙俄向西拓展的历史时期。

彼得大帝之所以选择迁都圣彼得堡,除了能够更好地学习西方文化之外,也是为了摆脱莫斯科地区的贵族集团。

这些人大多都是沙俄的旧勋贵,他们不愿放弃自己的利益,因此对于彼得的改革措施十分抵制,如果彼得不离开莫斯科,那么沙俄的改革将举步维艰。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9)

圣彼得堡风光

另一方面,彼得虽然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其对于沙俄的发展思路依然和自己的前任们十分相似,那就是继续依靠武力扩张领土。

因此距离西方前线更近的圣彼得堡显然是更合适的指挥所,彼得和他的继任者们也确实将沙俄的领土向西推进了很多,对欧洲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威慑力。

但是在苏联建立的时候,一切都反转了过来,圣彼得堡作为沙俄政府经营了二百多年的首都,大量保守势力盘踞在这里,对新生的苏联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且那时圣彼得堡的邻近地区中还有不少依然被白军所把持,这让圣彼得堡变得极不安全。

在布列斯特和约签订之后,圣彼得堡更是成为了苏联的门户所在,虽然德国承诺不从芬兰方向进攻苏联,但是将首都放在边境线上依然是一个相对危险的决定。

而且那时苏联的海军力量还十分孱弱,如果敌人的舰队开进波罗的海,那么圣彼得堡就将面临灭顶之灾,这显然是苏联所无法承受的。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10)

圣彼得堡海港

与此同时,在圣彼得堡地区还有一批和列宁政见不同的革命党人,他们在当地和党内都有不俗的声望,如果苏联建都在圣彼得堡,那么他们就会对列宁的执政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

基于以上的综合考虑,列宁最终做出了迁都的决定。

三、苏联迁都后莫斯科的发展

在列宁选择迁都莫斯科的时候,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和圣彼得堡之间已经存在很大的差距了。

和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圣彼得堡不同,处于内陆的莫斯科已经被沙皇俄国改造成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虽然其经济不够发达,但是工业基础却十分完善。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11)

列宁对工人阶级的演讲

鉴于苏联共产党的兴起的依靠就是工人阶级,共产主义思想在莫斯科得到了快速传播,并赢得了大多数工人阶级的支持,因此苏联政府在这里可以拥有更好的统治基础。

当时在苏联国内,除了共产党之外还有一些资本主义政党,以莫斯科为首都可以更好地集中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和他们进行抗争。

最关键的是,在苏联成立之后,列宁等人决定放弃之前沙皇俄国采取的扩张政策,他们打算先完成对于苏联的工业化改造,快速提升国力。

相较于圣彼得堡,处于内陆地区的莫斯科显然可以更好地对周边落后地区进行支援,加速改造的进程。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12)

工业化改造中的苏联工厂

之后的实际发展也印证了他们的想法,在苏联的工业化改革中,有着良好工业基础的莫斯科率先完成了工业化建设,也将自己的资源分散到了周边地区,促进了全苏联的工业改革,让这个疆域庞大的农业帝国转型成为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而且相较于圣彼得堡,在列宁迁都的时候,莫斯科的周边地区都已经被红军所占领,因此即使发生战争,莫斯科也可以为苏联提供可观的战略纵深,这对于一个脆弱的新兴政权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进行工业化改革的同时,苏联政府也对莫斯科进行了大量的改扩建工程,将这座工业城市改造成了集文化政治功能于一体的大型都市,俄罗斯的人口也开始向莫斯科集中。

其影响力逐步超越了圣彼得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苏联最大城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莫斯科的位置也确实影响到了战局的发展,在苏德战争初期势如破竹的德军始终没有办法深入到苏联的腹地,莫斯科的相对安全为苏联红军的妥善指挥提供了条件,最终促成了苏联红军的大逆转。

苏联从何时走上不归路(苏联换首都的背后)(13)

如今的莫斯科街头

现如今莫斯科无论从人口还是城市规模上都已经将圣彼得堡远远甩在了身后,其也成为了俄罗斯不可替代的首都,这足以说明当时苏联高层的迁都选择是多么明智。

#苏俄为何要将首都从圣彼得堡迁回莫斯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