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想继续和你说一说冠心病。

冠心病,中医称之为“胸痹”。胸痹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肝郁气滞。

所以用中医思维来思考,冠心病根在心脏吗,不!其实病根在肝。

肝郁气滞气虚冠心病(冠心病多是肝郁气滞)(1)

中医讲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所以肝为母脏,心为子脏。正所谓“母病及子”。

也就是说:肝出了问题,紧接着心也会遭殃,肝郁气滞影响到心脏的健康。

而且这种冠心病患者,一般还有这些特点:

1、冠心病发作在情绪波动时,比如生气、激动时发作更明显;

2、发作的时候,胸闷、疼痛,连及肩背和两胁;

3、平时容易嗳气,失气,嗳气,放屁之后感觉会舒畅一点;

4、发病的时候,感觉呼吸困难、有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当然,若你或者家人,也可对照下。

如果占2条及以上,那冠心病,多半也是因肝郁气滞、血瘀阻络所致。

这样的冠心病人,就得想办法疏肝解郁了。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源上化解此类冠心病的病根。

肝郁气滞气虚冠心病(冠心病多是肝郁气滞)(2)

分享一则验方,请了解:

柴胡、广郁金、枳壳、紫苏、川厚朴、丹参、赤芍、桃仁、红花。

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一剂。

此方择选自《中华名医名方薪传》。其中的柴胡、郁金、枳壳、紫苏、厚朴,都是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之品。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用于活血化瘀。两相配合,标本兼治。

在《灵枢·口问篇》里面记载明确:“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就是说,整日忧思,肝郁气滞,引发心系紧急,从而令气道“约”。这就是有气道狭窄感的由来。

所以说,这样的冠心病人,就得想办法疏肝解郁了。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源上化解此类冠心病的病根。

肝郁气滞气虚冠心病(冠心病多是肝郁气滞)(3)

另外,再给大家分享两个穴位,可帮助疏肝理气。

1、太冲穴

肝郁气滞气虚冠心病(冠心病多是肝郁气滞)(4)

太冲穴,为肝经的原穴,可以疏肝理气、清肝平肝。

2、期门穴

肝郁气滞气虚冠心病(冠心病多是肝郁气滞)(5)

期门穴,为厥阴肝经经气汇聚之处,可以疏肝理气、消痞散结。

两者配合,虽然不治心,但是可以调肝,因此经常揉按,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防治冠心病。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我是@中医郭选贤教授 你的中医朋友,如有问题,欢迎留言。

若喜欢中医,喜欢我的分享,一定点个关注,在此表示感谢,我也将分享更多精彩、有趣的中医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