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初名李以文,汉族,生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因其功勋卓著,故被天王洪秀全封为忠王,称“万古忠义”。1864年6月,湘军攻陷天京,李秀成于被俘后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李秀成自述》),8月7日遇害,年仅四十一岁。

太平天国的王爷怎么死的(太平天国忠王真不忠吗)(1)

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后期政治军事核心人物,因被俘后狱中镌写的《李秀成自述》而颇受后人非议。有人认为他战功彪炳,又宅心仁厚,是太平天国诸将领中难得的人才。而有人却认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叛徒,对不起“忠王”的封号。作为一个史学酷爱者,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给世人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李秀成。

因留自述书,而致名节争议

毛主席同志曾评价李秀成: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晚节不保,不足为训。一直以来造成李秀成“忠王不忠”的争议皆因其自述而致,他的那份供词也成了后人指责他投降变节的证据,且迄今为止所提供《李秀成自述》均出自曾国藩修改删减后版本,其李秀成真实自述想法早已成历史之谜。

太平天国的王爷怎么死的(太平天国忠王真不忠吗)(2)

李秀成自述

不少史学家都在一味解读李秀成在自述中流露出的乞降求抚之意真假,或者揣测李秀成的自述是为了麻痹敌人,意在效仿蜀汉大将姜维伪降钟会,以图恢复太平天国,更甚至有人认为李秀成被俘后,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对封建势力产生幻想。为何不能跳出思维定势怪圈来分析历史人物呢?其一,李秀成写这份5万多字的自述并不代表这是他向清廷的投降书,在国破家亡、身陷囹圄之际,他痛定思痛,如骨鲠在喉,总想在临死之前,把太平天国从军以来的情形记录下来,留给后世,只是难免会在自述中倒苦水、发牢骚,其文字不可避免会有些情绪化,对太平天国主要成绩和失误,以及洪秀全、杨秀清、洪仁玕等人缺乏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史料记载已然证明,李秀成狱中原原本本的大约5万多字的自述,并未出现在世人面前,如今我们史学研究所依据的是经曾国藩及赵烈文闭门删改,最后形成了一份只有27818字的版本,一边上报清廷,一面在安庆刊印,供各地官员们及百姓阅读,以致流传至今。读过书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一篇文章经修改字句后并可重新再造,更何况是一篇带有政治色彩的文书呢,胜利者必会从有利于自己的立场角度反复斟酌修改,直至最后出现在世人面前。

历史的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结合人物性格时代背景,细读推敲《李秀成自述》,不难发现该文真假。透过自述回到那间狱房,你可以看到里面关押的是一位充分愁绪、心死灯灭的中年男子,他满脸血迹、伤痕累累,拖着早已疲惫不堪的身子坐在微暗的青灯下,似乎在伏案执笔写什么东西,字里行间投射着他一声声哀叹、惋惜、伤感之情。走近一看,他竟是太平天国赫赫有名的“忠王”李秀成。他对天国是有感情的,誓与天国同生死,如今不幸被俘,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奈何身死国灭,倘若我就这样去了,天国数十年来的事迹如何为后人所知晓呢?我当为天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为此就出现了他带着伤,每天都坚持写出大约7000字,最后仅八到九天,就写出5万多字,奈何忠王缺乏敏锐的政治嗅觉、欠缺长远考虑,最终他所原原本本书写的关于太平天国的事情并未展现在世人面前,反而成为了他不忠不义的铁证。

真实的《李秀成自述》应该是这样的:一是详细分析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写下了“天朝十误,前四条是他认为太平军在战略及作战方向上所犯大错,第五至十条则是国家从胜利走向败亡的六大主因,计有丙辰之变、翼王出走、天王倚宗亲不信外臣、天王倦勤、立政无章和株守天京。除此之外,他对晚期天国以及洪秀全、洪仁玕确实有看法、有异议甚至对洪秀全本人充斥着抱怨,诸如:“京城穷家男妇俱向我求,我亦无法,主又不问此事”“我主如此,我真无法”。 但这决不能说他对天国不忠,甚至为了谈好曾国藩而全盘否定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王爷怎么死的(太平天国忠王真不忠吗)(3)

二是同意只要清廷赦免部下罪过,遣散他们回家,愿意招降旧部。在李秀成看来,天国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事,继续抵抗下去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无辜的生命逝去。所以他主动提出招降太平军余部,与其说是“尽义对大清皇上”,不如说是“尽仁对黎民苍生”。这与石达开后来兵败大渡河愿意和四川总督骆秉章谈判,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士兵性命如出一辙,奈何清王朝言而无信。

身为忠王的他,其实并没有不忠?

一是湘军攻破天京城后,李秀成火速赶到天王宫殿护驾。此时洪秀全已死,天京城也已被破,李秀成自身难保,却抛下一家老小毅然去为了幼天王舍命突围,将自己的战马让与幼天王,自己改骑劣马。如果说忠王不忠,那么他这样做到底有何目的?

二是为了回救苏杭,李秀成不得不将自己的家眷留在天京作为人质,为此在苏州“不理三日政事,不开三日府门”,而天京被围后,他的堂弟侍王李世贤驻兵溧阳,劝他别作他谋,不要回京,他不听。李世贤要带兵前来,逼他去溧阳,阻止他回京。李秀成知道后,连夜轻骑赶回京。如果真要投降,那为什么‘天京’没沦陷之前,为什么不“弃暗投明“换取高官厚禄呢?反而兵败被俘,摇尾乞怜、卑躬屈膝,这与李秀成个人性格不符,情理说不通。

三是他在写自述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曲段,当写到三万七八千字时,用完了纸,写坏了笔,便提出再要一本纸簿和一支好笔,同时表示“烦各位师爷转禀老中堂及中承(丞)大人宽限,我亦赶写”。可见他已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

四是李秀成攻破杭州时,浙江巡抚王有龄不跑不降,于饷源断绝、援师阻隔之下坚守两月,城破,从容殉节,李秀成也敬他三分:“在其亲兵之内,点足五百人,送其棺木,由省动身,给舟十五条,费银叁千两,路凭一纸,送其回乡。各扶其主,各有一忠,念其忠志之故,惜看英才义士,故用此心。”自古英雄惜英雄,根据人物性格李秀成如此敬重王有龄视死如归的精神,其自己断不可能投降,弃名节不顾。

参考文献:

《李秀成其人》

《再论李秀成被俘后的“变节”问题》

《太平天国通史》

《李秀成自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