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叫利弗莫尔的6号消防局的昏暗角落里,悬挂着一个非凡的……电灯泡,没错就是电灯泡。这个电灯泡是全世界最长寿的电灯泡,至今仍在持续运作中。这颗灯泡从1901年安装完成后就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工作(中间关过几次但每次都没超过1周),以其超长寿命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2001年这颗灯泡满100岁的时候,当地民众还为此举办了盛大的派对为灯泡庆生,近1000人齐声高唱“Happy birthday dear light bulb”。百年灯泡甚至拥有自己的专用网络摄像头,因此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确认它确实还在向世界发光。
这个灯泡有什么特别之处?
研究者在探寻一番之后,并没有发现它有什么过“灯”之处,设计结构也是传统灯泡(扁平结构)的特点,至于灯丝选用的是碳纤维比当今灯泡的钨丝更粗壮、更坚固。不过不管是材料还是结构都是目前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可以再造出一个百年灯泡的。
灯泡背后的商业历史
到了现代,尽管白炽灯泡已被紧凑型荧光灯和LED灯所取代,但是使用寿命却让人疑惑:为什么我们用了所谓的更先进灯泡,寿命却被上个世纪的白炽灯秒杀?这要感谢一个上世纪的灯泡产业联盟:卡特尔。
1920年初,电气化的推广使得灯泡产业空前繁荣。但这盛况没有持续多久,在需求订单满天飞的那几年全球数百家大大小小的灯泡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就加剧了竞争并让每一家灯泡公司的市场份额被压缩。
本来说技术进步是好事,但是对灯泡企业好像并非如此,那时的灯泡寿命已经达到了2500小时。当时的情况大概是:可能今年你们灯泡买的好,但是你们的灯泡质量好到用户可能要等几年后才会更换灯泡。这对灯泡产业绝不是好事,比如当时的德国灯泡巨头Osram,该公司的销售额在1922年至1923年之间暴跌了55%以上。
于是在1924年,各国灯泡制造业巨头在日内瓦组成企业联盟——卡特尔,他们决定联手控制灯泡制造业。这个联盟对外是这么说的:
确保在灯的生产中有利地利用其制造能力,确保和维持统一的高质量,提高电照明的效率并增加光的使用,从而使消费者受益。
可实际上卡特尔做的是:规定了全球灯泡的价格,并对其成员设置了严格的生产配额,对超过其指定上限的任何成员处以高额罚款。
举几个比较直接的例子:全球灯泡价格方面,技术进步使得灯泡成本降低,但卡特尔规定价格不变;生产配额方面,现在灯泡寿命能达到2500小时,但卡特尔规定对灯泡实行“质量监管”,所有成员公司都必须将其灯泡提交瑞士中央实验室进行严格测试,任何超过1000小时标准的公司将被罚款。
于是在卡特尔的“消费者计划”强制推行下,从1926年到1933年,灯泡的平均寿命从1800小时减少到1200小时,到1934年,几乎没有商用灯泡的使用寿命超过1500小时。同时,卡特尔的成员销售额增长了五倍。不过好景也不长,钱赚多了就开始内部为了利益竞争。通用电气公司的基本灯泡专利权在1930年到期,之后发生了二战,一系列的时间就想钉子一样钉死了卡特尔的棺材板。1940年,该组织正式解散。
阴魂不散的“卡特尔”
卡特尔虽然解散了,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二战之后的消费主义横行,人们认为消费能帮助国家恢复元气。一批批“卡特尔”死灰复燃,越来越多产品走上当年灯泡的后尘,新商品不断地推陈出新、换上不同的外貌,功能却没有差太多,而且寿命越来越短。比如打印机的“修理比买个新的成本更高”,苹果手机那不符合性价比的电池寿命等等。
回到那个百年灯泡,因为白炽灯效率低近些年来逐渐被荧光灯、LED灯等取代。可能以后这只灯泡的同伴(白炽灯)会越来越少,今年是它工作的第120个年头,也提醒着世人:之后的厂商们可以造出它,只不过他们的选择是利益。
,